文章转自线上自媒体-芭蕾世界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

这图芭蕾世界的粉丝都很熟悉了,她是2015年,华为启动了一项全球宣传活动,任正非亲自挑选了“芭蕾脚”的摄影作品来代表公司形象。曾一度引发争议。图上,一只脚穿着舞鞋优雅光鲜,旁边的另一只脚却赤裸并伤痕累累,显得有些触目惊心。这幅构图对比鲜明、充满冲击力的画面,是美国摄影艺术家亨利·路特威勒(Henry Leutwyler)的摄影作品。华为将其作为广告图,广告语是:“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

这张引发争议的芭蕾脚图片,风靡了网络很多年,这到底是谁的脚呢?今天终于揭秘了,这张著名的照片是NYCB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独舞Megan LeCrone的脚。芭蕾舞演员Megan LeCrone 和带有她的脚照片的滑板。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2)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3)

华为宣传这双芭蕾脚,本意上表达美背后的付出,美与付出是均衡的,对等的!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芭蕾脚能立足尖,很有力量。这其实体现了:力量是根本,唯有建立在力学原理基础上的万事万物,才可能有和谐之美,均衡之美。

芭蕾脚的极大误解

随着这双脚的广泛传播,很多人误解了芭蕾,尤其是误导了热爱芭蕾的家长和孩子们。导致他们,认为只要学芭蕾的孩子,以后的脚都会变成这样,这是极大的误解。一般孩子学芭蕾,不学个好几年基本功,是不容许穿足尖鞋的,更不会有一双这样“难看”的芭蕾脚。更别说业余学芭蕾的孩子。

其实,业余的训练量不会改变脚型!更何况现在足尖鞋和足尖套的制作工艺已经在不断进步,只要你选的鞋子合脚型,平时的训练方法规范正确,又注意保养,脚是不会像网上流传的那些图一样变形、磨破皮!

专业的芭蕾舞者因为训练时间的强度非常大,身体容易有各种运动损伤,而脚是芭蕾舞者的灵魂,超越常人的训练脚受伤,有些舞者的脚轻微变形、受伤等等这个是情理之中。但也因人而异,很多职业舞者的脚都是正常的…

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质变,是量的积累。学习芭蕾没有大量的训练积累,脚要变型也很难。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专业科学的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脚虽不容易变型,但肌肉是有记忆的,如错误不专业的训练只会让学习者南辕北辙,或者导致受伤等等。所以业余芭蕾学习者,只要以正确的方式打开芭蕾学习之路,脚是不会轻易变型的!大小朋友们大可放心的操练起来!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4)

图片:

慕尼黑国家芭蕾舞团舞者Margarita Grechanaia

摄影:Alisa Aslanova 下同

正真的芭蕾是什么?毫不正经的角度说,芭蕾的真相是从小培养优雅人生的一剂良药。

药名

芭蕾舞 (Ballet)

主治

抠肩、驼背、没自信,内向,没礼貌,胆小,行为习惯差,懒惰,身体不协调,肥胖,爱哭等。

功效

端正体态、培养气质。增肌,减脂,提高自信,强化协调,不受欺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彰显精、气、神。

适用人群

3周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等

使用说明

不迟到,不请假。

用法用量

持之以恒!

副作用

练成会太美,粉丝会太多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5)

从科学的角度说,优美、高雅的芭蕾舞, 以“开、绷、直、立、轻、准、稳、美”为特点的学习基础体系,培养出来是是身姿端正、高雅高贵的气质。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八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6)

1、“开”就是指舞者不分男女,均需肩、胸、跨、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的外开,特别是两脚向外180度的展开,最大限度的延长了舞蹈者的肢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运动范围,增强了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7)

美国著名舞蹈评论家珍妮·科恩指出“芭蕾的古典风格是以脚的五个位置为基础的动作。这五个位置中表现出外开的本质是指两腿以髋关节处向外旋转。表演时,在舞台有限的空间内炫耀和张扬贵族的气派。”(正象有人所说,芭蕾舞脚位的一位表现重视,二位表现自信,三位是谦虚,四位是自豪,五位是艺术效果。)贵族气度不仅是芭蕾重要的历史体现,也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使身体达到非职业舞者所不能的境界,使身体理想化、职业化。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8)

2、“绷”是指舞者踝部脚背的绷直,是古典芭蕾审美的根本标准之一。绷直的训练主要是通过Battement tendu(擦地)的练习,以及在各种跳跃的过程中下肢收紧,脚跟、脚掌、脚尖依次推地向高空跳起,使身体线条延长。以Battement tendu(擦地)为例,动作时脚跟推动脚背、脚尖向外擦出,一直到脚趾尖擦到最远的点,脚趾尖勾向脚心,同时仍然保持延伸的感觉,好象要穿破地板继续延伸。

芭蕾是一种线条性艺术,只有各部位的绷直才能使观众有延长肢体线条的视觉感,只有通过绷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肢体末稍具有放射性,使舞姿更加舒展。芭蕾曾在一段时期内追求“灵空”,舞者要有使舞姿轻盈飘逸的艺术魅力,也只有通过绷才能使肌肉收紧,产生上升的动势。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9)

3、 “直”是指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伸直,后背的垂直,换句话说就是把全身肌肉拉长,使芭蕾的舞姿达到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视觉造型。这是古典芭蕾审美的根本标准之一。还有一种指芭蕾是直线艺术,在舞台中的运动路线多呈直线形,这也与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一致。

这一点与中国的“圆、曲线”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不同。身体与地面垂直也是古典芭蕾技巧所必须的,如旋转技巧,动作时除了全身收紧向高空发射外,更重要的是颈、背、腰、臀垂直于地面,使力量集中在体内的中心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旋转运动起来,否则所有的旋转无从谈起。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0)

4、 “立”是指身体要直立、挺拔,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其空间占有感像古典的宫殿似的傲然挺立和气宇轩昂。这和古典芭蕾发源于皇家宫廷的风格是一脉相成的,其目的在于显示皇家贵族气派,不是佣人和平民的风味。要求演员收腹,挺胸、重心上提,向高空层面发射使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准确的完成。是古典芭蕾审美的根本标准之一。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1)

5、 “轻”是指舞者动作轻盈、自如,如:跳跃动作,起跳和落地时加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全身看起来很放松动作自如,特别是落地时,需要脚趾、脚掌、脚跟依次落地并微微下蹲,就象小猫脚上带有肉垫一样,没有声音。就像前苏联芭蕾大师乌兰罗娃所说的:“使舞姿轻巧的是跳舞匠、轻盈才是舞蹈家”。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蹈家即使在很累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气息,总是把优美、轻盈的舞姿展现给观众。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2)

6、 “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姿的规格要求,使动作运动路线和位置准确。有人做过实验,一名技术过硬的舞者在训练时,做了100次的Battement tendu(擦地)他的脚尖每次都擦至在一个点上,其路线也丝毫不差。即使技术性很强的动作也毫不例外。又如:空中转两圈(720度),舞蹈者五位脚起跳在空中保持良好的舞姿后,落地时还准确地落在五位上,在古典芭蕾中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即使技术含量再高的动作,也要表现的准确无误,否则古典芭蕾的动作规范会变形,也即将失去光彩。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3)

7 、“稳”是指动作要做得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比如芭蕾中有许多双人舞的托举技巧,需要男女演员默切,不要让观众感觉到女演员快要掉下来一样,动作做得东倒西歪,让观众提心吊胆观看,这样的话还不如去看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还有做旋转动作时要求演员在旋转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束时要使舞姿准确地、稳稳地停在一个点上,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会让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4)

8、 “美”芭蕾舞和其它舞蹈一样也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视觉艺术,需要一举一动都要有美感,芭蕾舞对美的要求是极高的。是“流动的音乐、活动的雕塑”。象音乐一样受时间的限制,象雕塑一样受空间的影响,编导家们通过发现美,运用美的舞蹈形式反映美的生活,而观众通过对舞蹈美的感知进行想象创造,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儿童芭蕾足尖鞋靠墙练习(请不要再拿这双)(15)

城市芭蕾

延用拥有百年历史的英皇芭蕾考级课程作为基本教学体系

每个年龄阶段芭蕾舞课程均不同

通过合理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让学员体会芭蕾中的美妙和乐趣

从而爱上芭蕾,传播芭蕾!

· E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