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独立片黄孝片、赣方言,其中西南官话是主体。
开栏语:穷乡僻壤,市井之间,凡夫俗子,贩夫走卒,通用乡言俚语。
乡言俚语大多浅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幽默诙谐,或鞭辟入里,往往一语惊人。
最是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那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的穷女婿范进摸门不着。开头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打开了乡言俚语的闸门。
还有那鲁迅笔下的阿Q,一句“孙子打爷爷”,把人逗乐了,笑中含泪。
回到现实,听重庆掌掴男司机被扇回的保时捷女司机说“我打个电话全改”,知道女司机眼里有一套社会潜规则。
生活之中,于人群之间,倾耳细听,天长日久,能听到冒着烟火气的乡言俚语,与身份匹配,却又意味深长,隐含的信息五花八门,细细咀嚼,能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不时用心记下一丝半点,偶尔博自己一乐,往往自顾自笑个不停。
笑得久了,终究不肯独享,遂提笔记下,于晨早之时,奉上开心早点,合成《乡言俚语》。
是为序。
【乡言俚语71】湖北方言│你胳膊肘往外拐
乡下人眼里的胳膊肘往外拐者宁帮外人不帮自家。
胳膊肘往内拐天经地义,这是人的肘关节特征。肘外翻是一种畸形,可能是先天性关节异常,或者小时候肘关节受伤留下后遗症。
于是,在人们认知里,胳膊肘往外拐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符合常理,属于病态反应。.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一句“你胳膊肘往外拐”,就打开了抱怨的闸门,接下来可能是一通数落,直至悲愤离去。
常见的场景是,有人跟外人吵架了,家里人不帮着自家说话,反倒帮对方腔,遂心生不满,责怪家里人胳膊肘往外拐;有人发迹了,带外人一起发财,却不给家人或亲戚机会,引起愤怒,被斥责胳膊肘往外拐。
严重的时候,女人眼泪汪汪,指责家中发迹者嫌贫爱富,狗眼看人低,宁帮外人,不帮自家,末了撂下一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从此割袍断义,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乡间见过亲兄弟姐妹,因为胳膊肘往外拐分道扬镳,再也坐不到一起,发展到刻意回避对方,几成仇人。
看着这些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反目成仇,身边乡邻往往唏嘘不已,感叹血缘亲情终究敌不过利益纠葛。
在乡土社会的认知里,家里人帮家里人,亲戚帮亲戚理所当然,就像胳膊肘往里拐,乃天经地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
几年前农忙时回家乡,正是插秧季节,在主家餐桌上见到主人给雇来的插秧客支付当天每人140元工钱,其中有亲族,坚决不肯收工钱,说家里人没有收工钱的道理。
家乡老一辈还保留着亲族互助不谈钱的传统,但不少新生代已经不认识亲族了,他们要么早早离开家乡,或者在异地他乡出生长大,成为家乡的过客,只在年节时随家人返乡,成为“六亲不认”的一代。
在老一辈眼里,眼下的农村新生代多胳膊肘往外拐。偶尔回乡见了多年不见的亲戚,找不到一点亲人的感觉,却对着手机屏幕,跟不相干的外人长时间热情交流,乐在其中。亲族里的孩子走来吵闹,或者扰动他们的电子产品,他们心生不快,乃至当面发飙,亲族之间闹个大不快,不欢而散。
在家乡的寿宴上,见过两兄弟的孩子,玩着玩着,就发生了以大欺小的事。小孩子的妈妈当面斥责大孩子,大孩子的妈妈觉得孩子受了委屈,抱怨一通,然后带着孩子连夜离开,让寿星老人伤心不已。
这是乡土社会瓦解的亲情代价,农民大规模进城,告别熟人社会,融入城市陌生人社会,亲情逐渐淡漠,许多新生代已经不理会七大姑八大姨了。
从家乡湖北到广东久了,带着孩子,教孩子见了已婚长者称叔叔阿姨,见了老人称爷爷奶奶,早就不区分叔伯关系了。
知道这是一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年代,许多人在血缘之外找到了信任,却在血缘之内感到了厌烦。
2021-11-12
【乡言俚语72】湖北方言│你这个皮筲箕
皮筲箕多是吝啬鬼守财奴。
昔日农村人用筲箕洗菜淘米,滤干水分。因为是日用品,人们极为熟悉,说起来都知道。
筲箕形状像簸箕,以前是篾制的,后来出现塑料的乃至金属的。
在湖北孝感应城,人们调侃对方吝啬,说一声“你这个皮筲箕”,对方往往涨红了脸,争辩起来,难免反唇相讥,皆因这是个贬损的说法。
生活中,皮制筲箕是不存在的,却被人臆想出来,以其密不透风,只进不出,形容一个人吝啬,爱占便宜。
在文学作品中,吝啬鬼是人们嘲讽的对象,远的如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近的如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小时候在乡下,确乎见过不少皮筲箕似的人。
农村家庭互借农具是常有的事,大到犁耙耖风柜,小到镰锄铲镬锹,却有人农具不外借。
农村孩子玩具稀罕,一个孩子有了玩具,往往大家伙轮着玩,但总有孩子不肯分享。
农村家庭缺衣少食,大方者惦记着兄弟姐妹,小气者却喜欢吃独食。
这样的时候,人们送吝啬者一句“你这个皮筲箕”,有贬斥之意,大家伙便对其敬而远之,吝啬者被孤立。
偶尔听人说起姐妹之间,小时候一人一个抽屉,将自己珍藏的宝贝玩具锁起来。姐姐大方,妹妹小气,偶尔姐妹因为分享玩具起了矛盾,妹妹振振有词:“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后来姐妹都大了,姐姐常拿这句话调侃妹妹。
在我的人生履历中,也有做皮筲箕的时候,那是好不容易得了好书,被同伴借去,却弄丢了,或损毁了。后来同伴再来借时,便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搪塞过去。
皮筲箕是乡村送给小气鬼的性格标签,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变成当事人的名誉负资产,影响其在熟人社会的发展空间。
后来进了城,发现皮筲箕无处不在,只是与农村皮筲箕谋求蝇头小利不同,城里皮筲箕图的多是不劳而获。
最记得1995年在巨人集团工作期间,跟同事合租套房,一位新来的同事拿不出租金,说是原单位的待遇没有结清。我慷慨垫付,但到了发薪的日子,同事没有归还借款的意思,却见他花天酒地。直到辞职离开巨人,对方也没有还钱。后来旧地重游,回公司见了这位同事,说起欠款,对方仍以没钱为由拒绝还款。我知道遇人不淑,就放弃了追讨欠款。
类似的遭遇多了,便思考起皮筲箕的成因,大家都是受着传统美德教育成长的,人和人何以如此不同?
后来跟朋友聊起来,骇然发现,许多夫妻都AA制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甚至婚姻之初就公证财产。
直到见到年轻人的饭桌上,饭后平摊费用,谁也不欠谁,终于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不知道皮筲箕生存的土壤已被人为铲除了。
回到家,跟“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说起皮筲箕,感叹人心不古。“家长”忽然睁大警惕的眼睛,逼问:“你是不是私下把钱借给别人了?把你身上的钱都交出来!”
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寒噤,叹息一声,其实“家长”就是个皮筲箕。
2021-11-13
【乡言俚语73】湖北方言│闹眼子勿扰
湖北话“闹眼子”一指不诚信、欺骗,二指胡闹、瞎闹。
跟着朋友进了家乡一些行业群,看到群里人经常发一些交易信息,如送气点买卖群里发出送气点转让信息,劳务中介群里发出招募信息,信息发布者往往在末尾添上一句:“闹眼子勿扰。”或者直言不讳:“非诚勿扰。”
“闹眼子勿扰”与“非诚勿扰”意思是一样的,“闹眼子”用的是湖北方言,听上去极亲切。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听大人说话,说到紧要处,往往将不相干的人支开,加上一句:“不要闹眼子。”
那时没有朋友群,人们喜欢聚在村里办公室、树荫下、屋檐下、堂屋里乃至田间地头,先是海空天空,七嘴八舌。渐渐转入正题,交流圈缩小,一些人成了碍事的人,不受欢迎,有人识趣自行退去,有人意犹未尽继续搅和,成了惹人不快的闹眼子者。
这“闹眼子”,据说本来读音为“绕眼子”,意思是在穿针眼时,故意绕着针眼,并不把线穿进去,暗指不实在的人或事物。因为湖北方言里“绕”与“闹”同音,遂俗称闹眼子。
一个“闹”字,字面上是关在门里的市场,指市场上的争吵、喧闹,像是为闹眼子者度身订做的。
“闹”的家族里有闹鬼、闹荒、闹架、闹气、闹腾、闹心、闹灾之类,搅人好事,基本是贬义词,不招人待见。
记忆里,家乡闹眼子的人和事并不多,兴许因为当年经济活动少,商业贸易不频繁,人们没有多少生意可以交流,也就缺少闹眼子的机会。
而今,家乡进城农民多了,许多人亦工亦商,一些人发迹了,成了乡村能人。乡亲见了面,成功者受到追捧,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生意上去了。听得最多的是:帮忙提携一下兄弟。
不管是在亲戚、朋友的饭局上,还是在同学、老乡的聚会上,生意话题往往能调动大家情绪,许多人习惯向成功者求经问道,不少生意就在觥筹交错中完成,人们迷信酒场就是生意场。
凭直觉,生意场上容易出现闹眼子者,因为无时无处不在的利益诱惑。
在家乡行业群里,确乎见过闹眼子者,本来无意跟生意信息发布者谈生意,为了套取对方信息乃至商业秘密,以商谈者身份与对方交流,假戏真做,然后找个借口脱身。待对方醒悟过来,发现自己的商业秘密已经泄露,只能叹息自己过于轻信。
在这样的行业群里,我有足够的好奇,希望打听尽可能多的行业信息。有时,看到乡亲群发出的送气点转让价格,武汉月送气量千瓶左右的送气点转让费四五十万元;西安月送气量千瓶左右的送气点转让费不足10万元,我就疑惑,同样是送气,行业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就想逮住一两个信息发布者问个虚实。
只是,鉴于自己不参与生意,不敢冒昧向陌生人打听生意上的事,只能潜伏其中,静观群里信息满天飞,找到关键点,转而找熟悉的乡亲一探究竟。
不过,偶有不知根不知底的热心群友找来申请加微信好友,然后要求将其介绍到别的群。这样的时候,我就起了警惕,自己觉得遇到了闹眼子者,便冷落了对方请求,自己不能将不信任带进朋友群,毕竟,生意圈诚信规则不容损害。
2021-11-14
【乡言俚语74】湖北方言|尽说些无油盐的话
无油盐的话等于废话。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几个人聚在一起闲扯,有人废话多,旁边的人看不惯了,揶揄他:“尽说些无油盐的话。”
被揶揄者便觉得失了面子,或者自己闭了口,或者抬起杠来回敬对方,甚至闹个不欢而散。
这“无油盐的话”,拿话语跟菜肴作比,追求的是语言的味道。
眼下的年轻人没有缺油少盐的经历,可能理解不了无油盐的饭菜是什么味道。
有过短缺经济年代记忆的人都知道,在食不果腹的年月,饭菜寡淡,食之无味,人们一日三餐只求温饱。
农村俗语有云,人无钱财不如鬼,汤无油盐不如水。将人们对味道的追求跟钱财类比,可见味觉的重要。
如果说美食带来的味觉愉悦是物质享受,美言带来的听觉愉悦就是精神享受。
在家乡农村,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是很吃得开的,因为绝大多数人喜欢甜言蜜语,也喜欢听能吹善侃者指引人生。
乡间最甜的舌头大约长在媒婆嘴上,她们能将帅哥靓女捧成天造地设的一对,能把门当户对的青年描绘为前世缘定,能让残疾双方相信互为人生拐杖。传统乡间婚姻多不出县甚至不出镇,巧舌如簧的媒婆功不可没,她们欢笑着把双方的中介费收了。
更多口才好的人,是乡人心目中的能人,他们凭借拍胸脯的信誓旦旦,或勾肩搭背的情感笼络,带领乡亲走出村庄,在别人的城市呼风唤雨,打出一片江山,蹚出一条农民进城路。他们可能是包工头,可能是挑头人,可能是开拓者。
在家乡的饭桌上,确乎见过能言善辩者,滔滔不绝,满嘴喷饭,把一桌人吹得晕晕乎乎,三寸不烂之舌是他们的人生本钱。
当年,年轻气盛的我,对夸夸其谈的乡邻颇有些不屑,觉得他们华而不实。后来发现,当年看走了眼,小看了他们的口才价值。再回首,发现他们凭借语言魅力建立人设,为自己贴上了能人标签,于是知道,口才是一种叫得响的才华。
乡下人掂量了口才的价值,以口才论短长,评价口才不好的书呆子有内才无口才,夸赞能说会道者通天入地有板眼。
乡下人用婚姻为口才优劣者投了票,那些口齿木讷的闷葫芦在婚姻市场备受冷落,那些八面玲珑的鼓动者成了婚姻市场的香饽饽。
在乡下,见到一些常年行走江湖的能人,在外有了新欢,回乡闹起离婚,乡亲瞠目结舌,也暗暗惊叹他们舌头底下有红颜。在家乡农村,许多年里,人们接受不了乡邻抛妻弃子。
离开家乡的日子,再听不到无油盐的话,偶尔听人呵斥“少废话”,知道被斥者说的是无油盐的话。
只是,对说废话的人并不关心,一阵风就过去了。
而今重回乡村,跟留守乡亲无止境地闲聊,打破砂锅问到底,恨不得把乡亲的家底掀个底朝天,自己成了那个尽说无油盐的话的人,却见乡亲睁大眼睛,露出惊喜的神色,拉住我不让走。
2021-12-01
【乡言俚语75】湖北方言|吃着碗里,护着锅里
“吃着碗里、护着锅里”藏着饥饿年代特征。
农村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曲里拐弯,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以当面揭短为乐事,令对方颜面不保,留下许多伤人自尊的乡言俚语。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指责一个人多吃多占,往往评价他“吃着碗里,护着锅里”,就是不懂分享,爱吃独食。
追溯这句话的来历,却是一个家里家外广泛存在的事实。
多子女家庭,到了吃饭时间,往往先下手为强,要么将饭碗装得严严实实,要么抢着添饭,生怕自己吃少了,图的是吃个肚子饱。
集体水利工地上,流传一个吃饭的秘诀,排队打饭时先盛半碗饭,甚至站着扒拉几口吃下去,然后飞快地重新排队打第二碗饭,装满一大碗,将饭压实,这样就吃了两碗饭。更多的人没有添饭的机会,因为工地吃饭定量供应,不允许所有人添饭。
于是,吃着碗里,护着锅里,成为短缺经济年代的独特景象,大家都想在大锅饭里多分一杯羹,这是人性使然,毕竟,你不能要求一群饥饿的人,在食物面前做谦谦君子。
回忆小时候,一边吃着饭,一边盯着锅里剩下的饭,生怕兄弟姐妹吃独食,只有父母,永远把锅里剩下的饭留给孩子。有些内疚的是,当年没有把剩下的饭留给半饥半饱的父母。
小时候兄弟姐妹争吵,多数是为了争食。最痛的儿时记忆是,贴墙邻居兼小学同班同学铁山,放学回家吃饭时,母亲为他凉好的粥,被抢先回家的姐姐吃了,他一气之下,在房间上吊自杀。我看着大人把他放在门板上抢救,终究回天乏术。
饥饿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代人,把吃挂在嘴边,见面问候语是“吃饭了吗”;养育后代时,永远希望孩子多吃一点,生怕孩子挨饿,饥饿是他们永远的忧虑。
跟家乡同龄人久别重逢,说起儿时记忆,总离不开舌尖上的乡愁。
满满一桌家乡味端上来,却吃不出当年的口感,于是叹息,今天的食材烹不出昨天的味道。
归来长思,知道饥饿年代的味觉,能把寻常土菜吃成美味佳肴,吃什么都是有滋有味的。而今,甜腻的日子钝化了味觉,我们已经品不出生活的真味。于是,人们把野菜当珍馐,把大鱼大肉当健康拦路虎。
终于知道,物以稀为贵,稀缺的食物才是美味的,老一辈走不出走不出饥饿的阴影,因为吃不饱的痛烙进了灵魂深处。
对眼下的孩子嘘寒问暖,把取之不尽的美食留给孩子,他们并不领情,家中长者追着孩子:“小祖宗,你再吃一口吧。”
孩子躲着食物走,从他们身上找不到饥饿的感觉,也难怪,他们没有饥饿的记忆,没有吃不饱的恐慌。
在别人家,看“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给别人家四五岁孩子喂饭,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利诱,“再吃一口,就带你下去玩。”“吃完这碗饭,就带你去买玩具。”
我跟在“家长”后面争食:“孩子不饿,给我吃吧,我还没吃饱。”
“家长”不为所动,终于将最后一勺饭喂进孩子嘴里。我忍不住揶揄“家长”:“孩子的食欲被你破坏了,你该为孩子吃不饱负责!”
2021-12-03
【乡言俚语76】坦白痞子
被湖北人叫“坦白痞子”,你的人设就崩塌了。
湖北人耿直,直来直去,不太曲里拐弯。把湖北人惹毛了,当面翻脸,甚至反目成仇。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自知犯了错误的人,面对别人的斥责,顺着对方的意思,用更狠的词贬斥自己。末了,对方哭笑不得,送被斥者一个雅号:坦白痞子。说这话时,有孺子不可教也的慨叹。
这坦白痞子,往往是惯犯,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被发现后坦白承认,却屡教不改,是乡人眼里的老油条。
小时候在乡下,见到贪占小便宜的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肯吃亏。
村里的瓜果熟了,路过时顺一个瓜果回去;村里分配粮食,一定要抓最后一把,让秤杆高高翘起;参加村邻宴席,带着孩子吃完还要打满包带走;吃村里的工作餐,把自己撑得肚子疼;掌管一群人的分配,先把大头扒拉给自己。
这样的人自然不受待见,一次次招来批评,却面不改色,嬉笑着认错:“我错了,我改,我这就改。”
常见的坦白痞子在家里,有的是好吃佬,有的是懒汉,有的是谎话精,一旦在家里现了原形,就连连认错,发誓改邪归正,过后却依然故我。
社会上的坦白痞子多游手好闲,偷奸耍滑,偷鸡摸狗,往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劣行败露时也不狡辩,认错态度看上去诚恳。
印象很深的一次,我还在读书阶段,跟一个乡村能人同桌吃饭,我看不惯他绘声绘色描述坑蒙拐骗的生意,就是当年穿州过省贩卖鱼苗,一担鱼苗卖了一路,实打实给客户的鱼苗少之又少。年少气盛的我听过之后大为恼火,站起身来一通数落,指责他不该带着村邻做这种昧良心的生意,挣不干不净的钱。饭桌上,比我大了一二十岁的能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并不争辩,只是尴尬地笑,我读出了能人的愧疚,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诘问改变不了什么。
后来走上社会,跟现实纠缠,发现了自己当年的天真,知道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多元的,在利益驱使下,很多人戴着面具表演,在朋友圈建立自己的人设。
于是,一次次看到,囊中羞涩的人一身名牌,将昂贵的香烟暴露在外口袋里;胸无点墨的人指引人生,在成功学里寻找智慧;德不配位的人高谈阔论,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
依靠伪装建立的人设,若被湖北人拆穿了,可能意味着人设崩塌。于是,跟朋友们交流,说起某个人,往往见人嗤之以鼻:“他啊?不谈这个人!”
不过,对于坦白痞子,湖北人并不只有鄙视。生活中不少坦白痞子诺诺连声、狡猾可喜,凭借油腔滑调和殷勤有加,周旋于人群之间,成为朋友圈的粘合剂。
思忖着回到家门,一头撞见“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正在开小灶,吃的是打包回家的大餐,只剩下一堆骨头渣,厨房里清锅冷灶,没有给我吃晚饭的意思。
我心中不快脱口而出:“你只顾自己吃,不管别人肚子饿。”
“家长”听了,斜着眼扫过来,满不在乎道:“我就是个好吃佬、吸血鬼、虐夫狂。”
我听过之后,心里一阵慌乱,原来“家长”就是一个坦白痞子!
2021-12-16
【乡言俚语77】湖北方言|“挑土”
湖北牌客请看客替自己打麻将叫请人“挑土”。
在湖北孝感应城的麻将桌上,见过无所事事的人,在一旁当看客。偶尔有牌客需要歇一会,召唤看客:“帮我挑土。”
这看客便乐呵呵上桌,用的是原牌客的筹码,输赢跟“挑土者”无关。
回乡见过事业有成的金主,走上同学朋友的牌桌,偏偏不断有电话打来,便请旁边的同学朋友“挑土”,甚至许诺,赢了归“挑土者”,输了不用“挑土者”承担。
对“挑土者”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事。只是,有“挑土者”感到受了委屈,在同学朋友面前矮了一截,觉得被人小瞧了,生出逃离感。
湖北人口里的“挑土”,源自麻将桌,湖北人称打麻将为“修长城”,替人打麻将就像挑土一样,故以“挑土”相称。后来,“挑土”被扩大到出租车司机换班及帮人做事。
观察家乡人的牌桌久了,看出了百态人生。
“挑土者”多是囊中羞涩者,以看客居多,轻易不敢走上牌桌。
请人“挑土”者则形形色色,有的是连续输牌,觉得手气不好,想让“挑土者”顶一下,自己歇一会,换个手气;有的是衣锦还乡的成功人士,千里返乡团聚不改忙碌本色,不得不找“挑土者”帮忙。
那些衣锦还乡的人绝少替人“挑土”,反而成为牌桌上的豪客,做好了输筹码博人一乐的准备。于是,一场久别重逢的麻将打下来,局中人皆大欢喜。
那些不计输赢甚至故意输筹码的人,像极了同学朋友聚会时抢着买单的人,以一掷千金展现自己的实力,在故交面前挣足面子,聚会过后往往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只是,有些事与愿违的是,请人“挑土”和替人“挑土”者,因为不同的人生际遇,心态不一,可能因为“挑土”心生嫌隙,感情反而变得疏远。
隐隐觉得,“挑土”是一道心理鸿沟,在乡亲同学朋友间画出了界限, “挑土者”和“请人挑土者”彼此较着劲,却并不挑明。
这些年返乡,一次次被朋友邀请,希望牌桌上同乐,我都以不会打麻将为由婉拒。
朋友一再鼓动我,说麻将一学就会,甚至无师自通,我却避之唯恐不及,连当看客的兴趣都没有,一次次在朋友麻将正酣的当口悄然走开。
偶尔,朋友请我“挑土”,我坚决推辞,朋友也不勉强,只是觉得我不合群。
在家乡的牌桌上,我看过熟人一晚上输了上万筹码,被家人骂成败家子;有返乡游子走上牌桌,通宵下来输掉5万元,我听了心疼。我知道,这样的麻将已经变味,遂生出忧思,形成《麻将桌上的乡土中国》,记录在拙著《大国空村》里。
一直希望,朋友聚会离开麻将桌,相约回到故地,寻找失落的青春记忆,叩问自己,是否履行了当年的诺言。
只是,精神一次次被哗啦啦的麻将声唤醒,看见一代代“挑土者”前赴后继。
20210-12-18
【乡言俚语78】湖北方言|撑一篙子打一耙子
长舌妇喜欢透露隐私揭人短处。
农村人不喜欢长舌妇毒舌妇,甚至对她们心生畏惧,皆因她们藏不住事,口不择言,不掂量轻重。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两家人闹纠纷,一方借题发挥,数落对方的不是,把对方家丑抖了一遍,泄露许多隐私。
气愤之下,被揭短的一方涨红了脸,责怪数落者 :“你不要撑一篙子、打一耙子。”
以篙子、耙子之类农具入戏,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听上去容易意会,构成乡间语言特色。
这“撑一篙子”的“撑”,发音作“ci”,我一直没弄懂这“ci”是哪个字,只是依着篙子的用途是撑船,觉得可以描述成“撑一篙子”,终究觉得并不准确,说者的原意是伸出篙子打人。
“打一耙子”的意思就明晰很多,既有举起耙子打人的意思,也有倒打一耙的意思。
许多“撑一篙子、打一耙子”的场景,不时在脑海里翻滚起来,颇像鲁迅《故乡》里“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见了面,叹息鲁迅忘了自己:“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言语中,夹杂了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乃至臆想,正是乡下人眼里的长舌妇。
家乡长舌妇都带着侵略性,以毒舌见长,但内外有别。
在家里,一句“你这个窝囊废”,就开始止不住地贬损,“你不看看隔壁老王升职了,楼上老张发达了。”老公听了,顿时心虚气短,生出自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活出个人模狗样,不让老婆小瞧。
到了外面,最毒的长舌妇,往往双手拎了砧板和菜刀出门,冲到对手门前,跳起身来,将菜刀剁在砧板上,嘶吼着用毒辣语言咒骂对方。对方受了辱骂,有时冲出来对骂,有的关起门来躲避。等毒舌妇骂够了,骂累了,抱着胜利的姿态离去,被骂者向左邻右舍诉苦:“你们给评评理,她撑一篙子、打一耙子,说的是人话吗?!”
更多的长舌妇,把嘴凑到乡邻的耳边:“告诉你个秘密,这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不久,某个丑闻像风一样疯传。丑闻败露的人满村打听:“哪个长舌头的到处乱说,我要撕烂她的嘴。”
这样的乡村骂战之后,有的人受不了羞辱,扭打起来,两败俱伤;有的人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以死抗争,留下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那时自己还小,喜欢混在一群孩子中间,专挑热闹的地方,听到人吵架,呼啦啦涌过去,像看一场表演,留下一段时间的谈资。
而今再回家乡,见不到几个妇女,她们多在屋前带着孙辈,偶尔聚在一起,说的是哪家发达了,哪家孩子出息了,多是对成功者的羡慕和膜拜,长盛不衰的话题是村庄首富。
心里不免有些落寞,知道农村劳力多数进城了,乡村的外延扩大了,内涵也就丰富起来,留守者的那点恩恩怨怨已经无足轻重,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2021-12-19
【乡言俚语79】湖北方言|翻翘
湖北人责你翻翘,你可能要收敛了。
湖北人是在“翻翘”声中成长的。
小时候,父辈祖辈责怪孩子“翻翘”和“劣古翻翘”,言语中有爱意,甚至正话反说,把孩子活泼好动说成翻翘,内心里是夸自家孩子聪明。
印象很深的一次,同事在办公室聊孩子,有人说孩子内向不好,翻翘的孩子才好,就是让孩子外向一点,方法是让孩子多接触人,将孩子性格盘活。
我生性怯懦,小时候是个闷葫芦,见了大人不敢作声,听过同事的高论后心有戚戚。
只是,到了成人的世界,听到翻翘,却是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评价某个人翻翘,就是嫌这个人折腾,大伙就等着看笑话。湖北人责你翻翘,你可能要收敛一点了。
典型的一幕是,某个人辞了工作,准备外出闯荡,身边的人都不看好,背地里议论他:“他翻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像极了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面对借乡试盘缠的女婿范进,胡屠户啐了一口道:“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想当年,我辞去家乡机关工作南下赶海,独自闯荡,也翻翘了一回,亲友轮流来劝我回心转意,大意是出去给人赶工不值得,不如留在机关吃香喝辣,兴许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直到今天,回到家乡见了故旧,说起我当年出走,还一连声为我惋惜,“当年要是不走就好了,现在就发达了。”
我从中体会到,一个人一旦有翻翘的历史,似乎就给人留下了穷折腾的印象,若没有范进中举一样的大成功,就难以挽回形象。
然而,生活中的翻翘者,后来多数翻出了名堂。
小时候见过乡村的投机倒把者悄悄出村,做起低买高卖的营生,回村时被拉进学习班,甚至被批斗。后来政策放开了,这些人大多成了乡村能人,带出了第一批走南闯北的乡亲,为当地趟出一条致富路。
后来在珠三角勤勤恳恳打工,却看到许多同事辞职单干,更见一批批打工仔打工妹离厂创业,心里责怪了他们许多次,就像当年反对我辞职的亲友一样,嫌他们翻翘,等着看他们铩羽而归的笑话,结果却是我没有料到的,许多人折腾过后实现了人生弯道超车。
这些年,因为乡土调查的原因,走过了全国各地许多地方,每到一地就寻找乡亲,接触更多的是洗脚上田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多见的小老板是送气工,守着城中村一撇小店,随时等候用户一声召唤。
跟送气工深度交流过,建议他们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过安稳的生活。听过之后,他们习惯性请我帮忙找份这样的工作,然后打探工钱。当我报出三五千元的工资标准时,他们往往摇摇头:“那点工资不够家用。”
我在心里掂量他们送气的收入,往往超过我的工资,自己没了底气。
转头反思,自己还有没有当年辞职南下般的勇气?终于知道,翻翘是一种宝贵的人生品质,只是因为不同的人生际遇,有人翻翘成功了,有人翻翘失败了,却都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人生。
2021-12-20
【乡言俚语80】湖北方言|提携兄弟一把
湖北人请你“提携兄弟一把”,他是在拜大哥。
乡村是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在湖北孝感应城家乡,听得很多的一句话是,提携兄弟一把。
初听的时候,觉得是句客套话,心里没有当真。
后来看到许多乡亲亲带亲、友带友,借道乡情亲情友情进城,在某个地域、某个行当扎堆,做的是相似的营生,知道这是亲缘社会的特征。就像著名学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面说的“亲酬定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也在《乡土中国》里专门描述血缘和地缘。
这些年,在家乡了解到,家乡进城农民的营生明显扎堆,这是相互提携的结果。
职业选择上,许多家乡人在全国各地经营送气点、出租房、小饭馆、建筑工、装修工等。
地域选择上,他们往往在省会城市扎堆,有的一家几个兄弟姐妹、一个家族几十人都在一座城市,做的是相近的生意,互相照应,抱团发展。
这些缺少知识技能的进城农民,凭借相互模仿,在某个行业、某个地方近亲繁殖,成行成市。于是,我们看到,这些年出现了许多专业村、专业镇乃至专业县市,一个地方的人扎堆从事一个职业,如监利人做杭州小笼包,应城人做送气点,天门人生产口罩。
我曾在春节后的乡村看到,成群结队的建筑工奔赴北方,乘坐建筑工专列。我曾借出差哈尔滨的机会,夜晚潜入当地城中村新发屯,那里高峰时住着家乡两三万名建筑工人。
追溯他们扎堆的源头,往往发生在家乡,发生在年节。
小时候,在家乡的年节饭桌上,亲朋好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事业最成功的那个人往往声音最大,说的是自己的成功秘诀。说到后来,推杯换盏之际,桌上人轮流举杯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套近乎:“你提携兄弟一把,这杯酒我敬你,我干杯,你随意。”
我在一边看得多了,心里思忖,这哪里是敬酒,分明是拜大哥。
于是,一次久别重逢的饭局过后,一群人可能就改变了人生方向,跟着带头大哥开启了新生活。
不过,有时天不遂人愿,一群人走在同一条路上,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演绎出人生悲喜剧,也在人群中生出嫌隙,有时不免把成败原因归咎于带头大哥厚此薄彼。
我在家乡看过亲兄弟反目成仇,返乡时刻意回避,避免面对面的尴尬,起因是发达了的大哥用心帮了别的兄弟,却对自己敷衍了事,觉得大哥没有一碗水端平,做人不厚道。
最严重的家庭内讧是,有成功者将事业传给儿女,自己最终客死他乡,需要归葬故里,却被家乡亲人阻拦,说是成功者提携了外人,怠慢了家人,成了家庭的叛逆。最终,成功者叶落归根的心愿成了泡影,一家人的心结结得更紧。
这样的乡村故事看得多了,知道乡村是个现实的社会,农民是个短视的群体,亲缘和血缘有他的一体两面,共同塑造丰富多元立体的乡土社会。
2021-12-22
链接:已发表《乡言俚语》(主要讲述湖北方言)部分篇目
乡言俚语20讲 乡言俚语20讲
乡言俚语21-30 乡言俚语21-30
乡言俚语31-40 乡言俚语31-40
乡言俚语41-50 乡言俚语41-50
乡言俚语51-60 乡言俚语51-60
乡言俚语61-70 乡言俚语6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