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度幽宗(头条号原创)今年关于中学教材中的一些颠覆常识和世人认知的事情经常被推上热搜这不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再一次成为热点,那么到底应该是“斯人”,还是“是人”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斯人已去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斯人已去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为什么说是斯人)

斯人已去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作者/智度幽宗(头条号原创)

今年关于中学教材中的一些颠覆常识和世人认知的事情经常被推上热搜。这不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再一次成为热点,那么到底应该是“斯人”,还是“是人”呢?

从个人的曾经所学来看,三十多年前所学的教材的确是“斯人”而非“是人”。但是看到网上热点后,又通过网络搜索,又发现有一些历史记载中的确是“是人”而非“斯人”。

比如《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中“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代刘基的《苦斋记》: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从上述两篇引文来看,是“是人”,而不是“斯人”。但是这并不等于就是正确的。我们再看看“斯人”。

宋代王安石《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

明代罗贯中: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宋代苏轼: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

从这方面看在“于”字之后只有用“斯人”的,而没有用“是人”。

这从侧面说明应该是“斯人”而不是“是人”。

两种说法各有道理,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回答这个问题,既不能看古迹,又不能看古人运用。只有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否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两个词语的解释。

是人:

犹人人, 任何人。

▶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诗: “古风无手敌, 新语是人知。”

▶ 宋 周邦彦 《梅雪》词: “迴文近传锦字, 道为君瘦损, 是人都说。”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狗马为人所习见, 一笔稍乖, 是人得以指摘。”

斯人

1.此人。

▶ 《论语‧雍也》: “斯人也, 而有斯疾也。”

▶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 “斯人已云亡, 草圣秘难得。”

▶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 “饮食之人, 则人贱之。 斯人之谓也。”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 “说来说去, 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 指人民, 百姓。

▶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 “斯人转贫弱, 力役非无怨。”

▶ 太平天国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 “小官等佩读之余, 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 启斯人之聋瞶。”

通过两个词语意思对比,相信大家都会得出同一个结论,就是是”斯人”,不可能是“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