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我曾经开过现款的轩逸经典,那台车给我的感觉是动态表现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出于对“销量王”的真正表现好奇,我又去试驾了现款的十四代轩逸,看看真正代表轩逸实力的车型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顶配版,而展车是低配版,因此图片仅供参考。十四代轩逸燃油版全系都采用了1.6自然吸气 CVT的动力组合,实际动力表现确实一般,不过倒也没想象中的那么肉,和一些对手的低功率车型相差不大。而这台车的油门踏板标定却比较奇怪,首先是这台车怠速蠕行特别无力,几乎不怎么走,而在标准模式下我小心翼翼的点油门要么没反应要么就是会窜,但速度起来之后再同样的踩踏力度就不会这样。不过往好的方面说确实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虽然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同时由于奇怪的油门标定很难判断他的响应速度,几乎同样的油门踩踏力度有时就很快有时候就很慢,很不理解。同时老轩逸上油门无法恒速的情况依然存在,不过变速箱的表现还算很平顺,只有在极其偶尔的情况下会有一些拖拽感。大的动力请求反应也还算比较快。总的来说这套动力总成虽然已经有了不短的年头,但不知道是受制于硬件还是标定水平一般,能感觉出整体表现还是比较粗糙的。

底盘表现好评,考虑到定位来说比较柔软,给人感觉比较舒适,虽然一些速度下过减速带之类的会有一些颤动,但考虑到级别也无可厚非,这点比起经典款要好很多。转向手感差评,阻尼增益表现很奇怪,而且回正力矩表现也很奇怪。车身跟随性考虑到定位中规中矩。刹车脚感可以给到好评,整体释放还是比较均匀的。NVH表现考虑到级别还可以,主要是发动机运转品质不太行,同时D档下等红绿灯也会有变速箱没脱开的那种抖动出现。路噪和风噪表现还算可以。

静态上,这代轩逸的外观高度“天籁化”,在街上看到即使是我也做不到一眼分辨出二者,如果是外观上“小天籁“的话,内饰我甚至觉得比天籁还要好看,整体无论是做工用料还是氛围的营造在同级别都无可挑剔,不过中低配方向盘右边光秃秃的感觉怪怪的。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坐姿能调到比较合适的位置。后排中好评,首先空间很大,座椅确实很软,但有些过于软了,导致支撑性不够,同时靠背角度也可以再缓一些,因此这个表现在同级别只能算比较好,但算不上最好,后备箱空间还算可以。配置上,最新款的轩逸增加了自适应巡航,也算弥补了之前一直没有巡航系统的诟病。

总的来说,我认为新款的轩逸是一款高度特化于乘坐层面而对驾驶层面标定非常粗糙的产品,这台车几乎所有的瑕疵都是在驾驶上而乘坐层面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还不错,因此总体还是比较适合那些不在乎驾驶感受只想带家人舒舒服服的出行的消费者,但如果对驾驶感受还有那么一点追求还是建议看看别的一些车型,同时对比经典轩逸,我认为如果二者终端差距不是特别大的话那毫无疑问是新轩逸要更好,新款整体动态高级感的提升非常明显。而新款轩逸虽然指导价不是很高,但考虑到产品力表现我认为还是有一定优惠后再入手更合适。

十四代轩逸怎么看上去像b级车(销量王的真正实力)(1)

十四代轩逸怎么看上去像b级车(销量王的真正实力)(2)

十四代轩逸怎么看上去像b级车(销量王的真正实力)(3)

十四代轩逸怎么看上去像b级车(销量王的真正实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