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1)

在唐朝以前哥还不是兄长的意思,‘哥’跟唱歌的歌的意思相同。那么之前哥还是用兄来表达,甲骨文里就是这样了。

即便是在唐朝,哥更多倾向于父亲的意思,假如那些穿越小说严谨一点,或者写古代武侠的,在唐朝的时候就不大应该出现女人叫“张大哥”、“李大哥”,甚至“哥哥”,看似温柔其实非常懵逼的画面。

历史的有趣在于它真实的样子常常被掩盖,突然发现也可以使人恍然大悟,会心一笑,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2)

《诗·小雅·正月》:“‘加可为哿’(gě)矣富人。” 这个‘哿’(gě)也有表达快乐的意思,《毛传》“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显然它很长时间就是歌颂,歌唱的意思。没有想到会被变成哥哥的称呼。

虽然唐朝时期兄还是主流,但是哥已经开始被混用。《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四哥是指玄宗之父睿宗。玄宗的儿子李琰也称其父为“三哥”。玄宗称李宪(睿宗长子)为大哥,又是以“哥”称兄。而《淳化阁帖》中唐太宗居然对其儿子李治自称“哥哥敕”,这又是以“哥”作为父亲的自称。同时代的白居易在《祭浮梁大兄文》中也出现了以“哥”称兄。由此可见当时“哥”可以兼指父兄。有意思的是,这种用法至今在晋方言并州片的平遥、文水等地方言中还存在(读音略有区别)。

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3)

今天显然哥保留兄意一直沿用,而不再用作父了,但是中国有一句“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其实还是赋予大哥比较重要的责任担子,当然未必所有当哥的人都有这个担当,现在你起眼一看,网络上一些取网名带个哥字的人,多数心智发育都没有健全,不是没有自信,就是缺乏教养,有的还想当哥哥为大,便宜先占的心态。各位当哥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规矩你可以不遵守,但是它必须存在。

至于时下一些人把小哥哥挂在嘴边,且不说人家是不是花痴,我觉得叫自己的老公或者男朋友带入昵称,未尝不可,不过显然不是,小哥哥充满很多内涵。

另外对于“哥”兼指父兄,有学者指出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有关。他们的传统是,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草原文化中的长幼观念和中原也不太一样。中原传统对此一直难以接受,一概归之以“乱伦”。

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4)

今天“哥”已是最普通的兄称,几乎遍及所有方言,而“兄”反居其次,据说只有朝鲜语还保留以“兄”作主要的称谓。当然“兄””和“哥”也是各有分配的,“兄”兄比较书面化,“哥”以及“哥哥”则比较口语化。但是称呼老兄的也有。四川人则爱称呼“哥老官”,其实应该写在“哥佬倌”,这是对成年及比自己大的,包括自己亲兄长的尊称,又很接地气。我怀疑这个称呼来自于广东,粤剧有称呼名角为大佬倌、上海一些地方方言也有大佬倌,表示比较亲密,会不会是移民文化带来的呢?但是经喊哥佬倌的四川人统统是上点年纪的,年轻的一代,很少用。

与时俱进,有部分人,自己都称哥,我倒不是在乎你称哥,称哥没问题,那就拿出点当哥的样子。不要虚头巴脑,杂眉杂眼的。

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5)

其实“哥”一词来自少数民族,唐以前,汉族称“兄”。五代后期至北宋,兄弟之间都是称“哥”的,而且根本不用弟这个称呼。所以宋代亲兄弟之间,大哥也叫弟弟“二哥”二哥而不是“二弟”。

当然这是辈分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泸州有一种习惯,称呼“二哥”意思又变了,有真“二哥”和假“二哥”的说法。真“二哥”,是排行叫法,家里在二,不管家里和外面的熟人,都习惯这样叫。假“二哥”是排第几不重要,哪怕你是独子,做事不靠谱,有点矫情做作,说了不算算了不说那种,或者比较虚伪好踩假水,总之大概这个人不够厚道,统称为“二哥”。显然有些贬义,没有太多尊重的意思。

不要轻易惹毛一个四川人(在泸州一般不要轻易称哥)(6)

“二哥”本来是有点尊贵的,因为刘关张里,关公排二,在四川袍哥文化当中,旧时代袍哥组织的内部排行分五个等级,分别称为头排、三排、五排、六排、十排。排行没有二、四、七、八、九。二是不敢僭越关羽(关羽民间称为关二爷)。四是桃园结义如有赵子龙在,当为四弟,故虚此席。七据说是叛徒,瓦岗寨的罗成,行七。八、九忌杨家将八姐九妹之称。

说明这个二不是随便可以当的,北方说一个人混或者犯傻也有比较“二”的意思,看来还有点通用。

今天可能年轻一辈人,对这种二不二哥的说法都不太在意,八零后还有一些人懂得起,或许有些社会和江湖的意思,但是人生不就是在社会中打拼,在江湖里打滚吗?懂点规矩也是好的,不是制约他人,而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敬畏与和谐社会做贡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