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先秦,除了学习语言以外呢,您一定要注意分清楚什么是日常的称呼,什么是职业的称呼。比如您刚刚穿越到先秦,遇上一个年轻人撞了您。这时,您正在气头上可能会条件反射地说:“小子,走路不看路啊!”注意了,小子是周朝一个掌祭祀的官职,通常由下士担任。穿越到先秦的您心气不顺想要骂人的话,可以您还是保守些骂“竖子”比较好。
如果您想骂的对象是一般妹子的话,可以骂“婢子”。当然,如果对方妹子本来就是某某大夫家的婢女的话,那么就不要骂“婢子”,因为当时人唤婢女本来就是“婢子”。您可以直接骂她是“臧获”,确切地说是“获。”古人骂奴曰臧,骂婢曰获。
先秦时期的人呢,在称谓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子,君和人特别多。子,简单地说过了。至于老子不是爹,是李耳。“内子”等于“内人”等于现在人说的老婆,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接下来说说人吧。良人,是丈夫的意思,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封人、渔人、宫人等都当是普通称呼,这些都是官职。
在先秦时期,“大人”是一个敬称,对象一般情况和唐代差不多都是父母。书面上也可以大人来指代王公贵族,这个用的不是很多。另外,周代占梦的巫官也叫大人。先秦时期,一般敬称呼父母叫“严亲、严君”或者“亲父”、“亲母。”祖父和祖母则唤为“大父”、“大母”。曾祖父和曾祖母就是在“大父”、“大母”的基础上加上“曾”,即“曾大父”和“曾大母”。
至于“阿爹”这个称呼最早见于汉代戴良《失父零丁》,先秦时期不好说。先秦时期,姐姐、妹妹一般叫“女兄”和“女弟”,同理春秋时期一般管诸侯国的公主叫“女公子”,当然直接称“公主”也可以。注意一点,春秋时期“公子”和“女公子”都是有特指性,即国君的儿子或者女儿。到战国时期,一般情况也还都是特指国君的儿子,但是也可以用作日常的敬称。用于敬称的情况,非常的少,只有《韩非子》中的一则。
先秦时期的人和唐代人一样都管公公婆婆叫“姑舅”,不一样的是先秦人会在“姑”和“君”的前面加上“君”,即“君姑”和“君舅”。“君”这个词在先秦时代,尤其是战国,它用途非常广。“氏加君”表现敬称,比如张君(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用姓。)、吴君、陈君等等。“君加侯”,即“君侯”,这个是针对列侯的敬称。先秦日常生活中,直接用“君”也可以,这个词直接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说到“君”呢,简单地说一下,先秦时代人们一般管别国的国君称“寡君”,管自己的国君称“君上”或者“主君”,在楚国可以直接称“大王”。战国时期,大家国君从公、侯升级当王了,“大王”这个称呼也流行起来了。国君的夫人呢,也有自家和别国之分,一般管自己的国君夫人叫“君夫人”,别国的国君夫人一般称“寡小君”。 国君的自称可以用“寡人”、“不谷”、“孤”、“朕”等等。国君夫人呢,自称一般用“小童”,谦虚些用“妾”也可以。
先秦时期呢,虽说是礼崩乐坏吧,但还是比较注重社会的等级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诸侯国的国君们再怎么牛气,那也还是周天子之臣。诸侯对天子的谦虚的自称是臣,诸侯之臣对周天子则自称“陪臣”。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派管仲去拜见周天子,周天子很重视他,打算用上卿的礼仪去招待他,管仲就是谢绝了。管仲那会儿对周天子的自称就是“陪臣。”此外,“陪臣”这个词也可以指代“家臣”。那会儿啊,世卿大夫家的家臣很多,家臣中的长者也被称为“家老”。
而一般人家中的长子,除叫长子,长男以外,还可以叫“家督”。据西汉太史公的小道消息:著名的越国大夫,化名陶朱公的奸商范蠡有三个儿子,其中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罪。然后范蠡打算让自己小儿子去楚国花钱打理打理关系,争取把二儿子从牢里放出来。结果他的大儿子就抗议说:亲父啊,大家都管长子叫家督,现在二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您不派我去楚国打理关系,反而派三弟去。看来是我太无能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经过大儿子的反复抗议呢,最后范蠡还是派大儿子去了。但是呢,他的大儿子确实挺二的,最后也没有能打理关系把老二救出来。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柳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内容请关注lbqy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