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杀手里昂

早在去年上映的口碑爆棚的院线电影《追凶者也》中,作为编剧之一的张天辉便展现出出色的编剧才能,特别是对于犯罪悬疑题材的掌控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的《推理笔记》,则由他自编自导,依然是他所擅长的悬疑题材,不过是在校园推理基础上去做悬疑,显然难度会更大。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1)

在目前国内市场,悬疑推理类作品并不是一个十分讨巧的主流类型,因为这与国内推理学科的文化土壤有关,国内并没有太大影响力的推理作家,不像世界其他国家有着丰厚的推理文学基础,日本有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东野圭吾,英国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威廉·柯林斯,美国有埃德加·爱伦·坡、雷蒙德·钱德勒、范·达因等。我们小时候最爱看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也是日本的。

《推理笔记》是根据早安夏天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将推理类型与校园题材相结合,算是为国产电影的这一类型做了一次拓荒工作。以往的国产推理类作品,推理的主人公大都以执法机关为主,但在《推理笔记》中,推理的重任落在了大学生身上,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故事的真相,这就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代入感。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2)

作为一部校园推理片,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设计这个谜题,怎样布局这个故事,让观众谜面谜底都猜不到,绝对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为了设计好这个迷宫,导演光是剧本就写了半年时间,因一起心脏移植手术而引发的谋杀,身边亲近的人一个个牵扯其中,错综复杂的案情相当烧脑,最终导演绘制出一个完美的烧脑游戏。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3)

导演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将“谁是凶手”的悬念一直保留到影片结束,当观众已经有十足信心认为凶手就是TA,并且暗自窃喜的时候,剧情忽然来了一个反转,为之前的凶手洗白,原来幕后还有另一个凶手。真是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其实,对于这种悬念的设置,观众是有快感的,他可以把整个故事当作一个拼图游戏来玩,将剧情的各种琐碎信息和片段自己拼贴组装起来,在自己头脑中完成对于这个故事的推理,从而达到解锁游戏的快感。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4)

《推理笔记》中的推理与传统推理片中的“密室逃脱”、“密室杀人”等经典手法不同,而是根据一个数学家提出的科学假设——“拉普拉斯妖”而展开“概率杀人”,这种比较抽象的杀人方式无疑打开了观众的新视野,只是利用“大数据推理”,就能够杀人不留痕迹、还难以被追踪,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杀人手法”。没想到,最近几年,在国内电影市场经常用到的“大数据”,早在好多年前的学术界就已经被人给提出来了。《推理笔记》又让“大数据”成为观众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5)

除了推理之外,《推理笔记》中还有不少关于情感的戏份。特别是当夏早安(陈都灵 饰)换了李小崇(林柏宏 饰)好朋友的心脏之后,夏早安的言行举止越来越像李小崇去死的朋友,甚至连跳舞动作都一样。两人之间也仿佛像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一样,情感也变得微妙起来。这部分情感戏,为这个校园推理悬疑片增加了比较细腻的东西,张弛有度,很好的控制了影片节奏。

推理笔记续(你如果能猜中谁是凶手)(6)

从本片的演员阵容来看,对于那些80后观众来说,绝对有惊喜,80后童年记忆中那个可爱的小胖子郝邵文在片中有精彩演出,他可是推理社的社长,《推理笔记》就出自他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