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当代年轻人每天都潜伏在互联网上看啥视频?

答:修牛蹄子、深夜赶海、清洗旧车旧地毯、无厘头电影解说……

还有,老年人相亲节目。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

其他兴趣爱好,或许还好理解。

喜欢看洗地毯,是享受还原事物本貌,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喜欢看刨木花,可以透过木屑的翻飞,感悟人生的哲理……

看老年人相亲,图啥?

对此,年轻人的解释是:

厌倦了人际关系的尔虞我诈,喜欢看老年人相亲局一针见血的直白坦率。

“我就是我,有时候自己看了都上火。”

“不靠谱的大爷不比不靠谱的小伙少。”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

老年相亲局,句句经典,场面热烈,情节走向高潮迭起,真的很难不爱。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3)

“老年人相亲局,我爱看”

众所周知,爱情这东西,还是看别人谈有意思。

近年来,占据年轻人心房的花样恋综节目,播了一茬又一茬。

明星与明星恋爱、素人与明星恋爱、素人与素人恋爱……看个职业综艺能夹缝中找糖,看个荒野求生真人秀都能嗑到某对CP。

但谁能想到,曾经对于爸妈看老年人相亲节目不甚理解,疑问“这有啥可看”的时髦青年们,有朝一日也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4)

没有什么舞台、灯光,出场就洗脑的BGM。

女嘉宾们没有戴闪亮亮的耳饰,穿的也不是水钻晃眼的礼服;

男嘉宾们直奔主题没有弯弯绕绕,走上台张嘴就是自我介绍。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5)

一上来就是大金链子套装镇住场面

有人第一次见面,问的就是:

“你有双保吗?”

“家里什么情况?”

朴实无华,且不枯燥。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6)

有人说,最佳相亲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此时“退休了有点钱花”“年龄不算太大,身体也不算太差”。

这些话,遇上向来讲究“纯粹”的爱情二字,难免觉得不搭。

但对于经历半生风雨的老年人们来说,显然都是小场面。

就算是互相看对眼了,到了聊钱这一步也很理智:

“财产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7)

大部分阿姨对于婚后财产有自己的坚持:“我自己得攒过河钱。”

不怪他们“丑话说在前头”,按照一位嘉宾的话说——

咱们都是走过来的人了,以后日子十几二十年,考虑的是双方做好最好的准备,过好后半生。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8)

图源:《缘来不晚》

不同于恋综嘉宾羞涩、懵懂,处处都是恋爱萌芽阶段碰撞出的小火花;

也区别于把浪漫氛围感玩到极限, 精致、美好的年轻人相亲节目……

大爷大妈们相亲,只看标题就够“野”——

《土豪大爷牵手优质大妈,当场喝下交杯酒》《挑剔大哥来相亲,直言3年整1000万》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9)

一位63岁“肌肉感”大爷携妹妹相亲,现场大姨单刀直入,表示想感受一下,此时大爷的妹妹当场灭灯:

“感觉有点轻浮。”

这边妹妹替哥哥拒绝,那边陪大姨相亲的女儿也不乐意了,直接就想替妈妈说话,场面差点控制不住。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0)

第一次见这情节的观众惊掉下巴:这这这,这样相亲是可以的吗?

老年人相亲节目上,因鸡毛蒜皮拌嘴,场下亲友团互呛,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另一位豪爽大姨相亲带上自己的闺蜜团,掌掌眼,把把关。

闺蜜也十分给力,看见不顺眼的“事儿多大爷”直接展开火力支援。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1)

面对男嘉宾口出狂言,大妈和闺蜜持续输出

当然,许多人爱看老人相亲节目,还因为里边有不少关于人生的领悟。

相比年轻人面对爱情向往“为TA奋不顾身”,在老年人相亲节目中,不论男女,无一例外,都对健康很重视。

毕竟,大家基本都是拿着退休工资的人,每天“睁眼从棚顶上掉下100多块钱,谁给你?还是得好好活着”。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2)

说到兴起还得掰腕子证明一下(图源《缘来不晚》)

追求健康之余,对于生老病死又想得很开,“人吃五谷杂粮,走了没办法”。

看不对眼了也不尬聊:

“人和人目标不一样,咱也不说咱不优秀,人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经济、眼缘等问题没谈拢,也许是因为生活习惯等小问题没唠到一处,但简单、干脆、利落的风格贯穿始终。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3)

没有套路,都是真诚,有啥说啥

哪怕是年轻人都羞于启齿的性,老年人也是羞涩而坦诚。

“这个可以有。”

看节目的有钱大老爷看上女嘉宾,想着可以成功牵手,但女嘉宾表示:

“无性婚姻我是接受不了的。

“这就像彩屏手机和老年机似的,这个功能要有,用不用是我的事。但如果真的一点都没有,我真的会介意。”

看节目上头的年轻人,试着思考老一辈的婚姻观念,把金句截屏,做成表情包,万能回复。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4)

对于他们而言,看老年相亲节目,不仅是解压,还是“为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做准备”。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5)

甚至还可以在围观一场“坦白局”时,学到些顶级拉扯话术。

比如,拒绝别人时——

低情商:我没看上你。

高情商:满分10分,及格6分,我只能给你7分,但我得找8分以上的。

“离微醺还差点。”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6)

大爷的形容还挺到位

有趣之外,老年人相亲局让观众将思路打开:爱情,居然还可以这样谈。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7)

爱情,不是神话

“爱”可以说是文学探讨的永恒主题,人类总是对它充满向往。

虽然对于爱情的理解,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不一而足。

但老年人相亲所展现的年龄和阅历的区隔,还是让我们看到意想不到的关于爱的观点。

其中有轻松的部分,金句频出,恨不得每一句都记起来留着怼人用;

也有深刻的瞬间,让人感慨良久,甚至泪眼婆娑。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8)

不只是线上相亲节目,有人把镜头对准线下“相亲角”,也展现了老年人追求爱情的另一种面貌。

和电视里相亲配对的老人一样,“这个年纪,经历了太多爱恨情仇,不整虚的”,是来这里找寻爱的老人们的共识。

倘若相亲角来了新面孔,有了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19)

“我身体好,我有双保,子女都在国外”,被更直接的“你看我行不行”取代。

“你真好看”比不过“你的漂亮是你的过错,谁让你这么美呢”。

传说中的直球土味情话,信手拈来。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0)

还有人为爱在商场大打出手,吃饭群众秒变吃瓜群众,现场看老人版《回家的诱惑》。

老年人争取起感情来大胆直白,年轻人都大呼:“真的好牛。”

零花钱、身后事、养老归属、前尘往事……

直接或婉转,柔情或争吵,老年相亲局上,一切可以摊到台面上讲。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1)

他们有时诉说大半生的幸福与不幸,有时追忆狂乱的青春往事,有时分享亲身总结的恋爱秘籍……

当“看个乐子”也好,觉得“土味猎奇”也罢。

“中老年之爱似乎不再需要风花雪月,那些年轻人时常在爱情中渴求的情感共鸣、价值观匹配等精神上的契合,好像变得不值一提。”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2)

当各种情感大号撰写的爱情鸡汤,让人捉摸不准“爱情到底应该是啥样”时,老年人相亲节目,以强有力的真实情节,在雾霭中劈开一道缝隙。

如果凑近细看,或许还会发现,在那喜感中,仿佛还总带着些许莫名的悲戚。

《缘来不晚》栏目的责编张晓菊,曾在一段采访中说:

“由于儿女不在身边,他们内心的孤独感非常强烈,很多节目嘉宾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

“有的中年失业,有的婚姻不幸,有的疾病缠身,甚至常常感到死亡逼近。”

就是那种你倒地上了,都不知道给谁打电话的孤独。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3)

得到儿女支持的,已是其中让人羡慕的佼佼者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有再婚需求、希望寻求生活伴侣的老年人不断增多。

但许多因素掣肘晚年幸福生活。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敢说自己需求的;家里孩子死活不同意,觉得找个后爸、后妈不合适的;

没啥退休工资,只守着几亩地,经济条件不太行的;离异比丧偶还受歧视的,抱憾而来想和自己和解的……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4)

经历过失败的情感后,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年轻人谈爱情向往甜蜜纯粹,不喜直来直去。

而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这种“带着目标来”的相亲,或许才是当下的最优解”。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5)

“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看似“过于好笑”的老年人相亲,其实很难。

对于当下火爆的老年人相亲节目,更多时候,外界的态度其实是戏谑且不理解。

“我不明白,一个个的活到这个岁数都变大明白人了,老头精,老太太也不好骗,还说什么爱情不爱情呢?”

“都一大把年纪了,整什么花活儿”的评论,也总会冒出几句。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6)

可要不是真就一个人了,谁愿意跑到电视上找老伴儿?

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东北的冬天,零下20多度,哪怕不是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外面也坐满了老头老太太。

“不为别的,一个人待家里难受。”

据相关报道,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有再婚意愿的达37.6%。

“老年人的孤独是很多因素叠加起来的,他们有的并不是不爱出门,而是身体原因没法出行进行社交活动。”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7)

老年人相亲的原因,有对孤单的厌恶,也有对幸福的向往。

而这些本身并不可耻。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8)

在一组采访里,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爱的定义也不同。

5岁的女生说是“愿意和他一起玩耍”,15岁的女生说是“能够互相理解,良好沟通”,25岁时是“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并好好珍惜”。

到了40岁是“把你的一整颗心交给这个人”,59岁是“对方能让你很愉快”……

72岁时,则是“会特别关心他,一直想和他在一起”。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29)

爱情总有“但是”

爱的主体会转移,认知会变化,但爱始终都在。

爱情,或者说婚姻,本就不是年轻人才有的特权,更不必因看法的不同就推翻他们对于爱的定义。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中有句话:

“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剥离幻想的过程。”

对于这些老人而言,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雨过后,他们总有更多的顾虑,也有更多的清醒。

说“浪漫与爱意至死不渝”也许太矫情,可拨开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人往往还是会向往那份陪伴、爱意和牵挂。

看透了婚姻与人生之后,还愿意拥抱新的感情,愿意赌上一颗炽热的心找伴侣,寻找另一种生活,这本身就已经很难得了。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30)

图源:《搞笑一家人》

如果这时候再问——

20几岁的年轻人,爱看老年人相亲节目正常吗?年过半百的老年人,还要去相亲追求爱情正常吗?

答案是:正常,都太正常了。

人的感情,不在早晚。

与其纠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如在还能把握的时候发现它、珍惜它,那反而更加重要。

东北大姨相亲(东北大姨相亲局)(31)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微博@槽值。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