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川黔片区,与贵州毕节,四川宜宾、泸州等部分县市有着相同的地方用语。在镇雄方言中,有个词叫“告化子”,告化子这个词对于不了解镇雄方言的外地人来说,一定是不知所云的,但对于镇雄人来说,假如被人说成告化子,那就是一种侮辱,是对人身的攻击。

镇雄县说话方言(镇雄方言中的告化子)(1)

那么,告化子在镇雄方言中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啊!告化子一词在镇雄方言中的发音,就是叫花子,是乞丐、乞讨人员的意思。而告化子的告是叫字的古汉语发音。在《宋本广韵》中,叫的发音为“古吊切”,意思就是将古的声母加吊的韵母合拼,得出的发音就是叫字的发音。八十年代的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用不到》中的歌词就有“开口叫吧,高声叫吧”一句,这个叫字用粤语唱出来就是“告”音。粤语作为保留古汉语成分较多的方言,叫读做告,在粤语中应该就是古汉语。而与叫同音的覚、角、窖在粤语中也读告。吴语和江淮官话把jiao读作gao音也不鲜见,江浙沪很多地方都把睡觉称为困告,窖藏也读作告藏。在云南镇雄方言中,泸州老窖被读作泸州老告,四川和贵州很多地方也是这种读法。

镇雄县说话方言(镇雄方言中的告化子)(2)

当然,镇雄方言除了“叫花子”中的叫读作告外,叫字在镇雄方言中的其他用法皆无告的读音。镇雄汉语方言作为移民语言,其基主要来自江淮官话,移民多为明清时期从江南和湖广迁徙而来,一些特定词汇带着吴语的古汉语发音也并不奇怪。不过,由于镇雄在历史上曾隶属四川,也与川南紧邻,语言自然也受到四川方言更多的影响,从声调上趋同于以四川方言为主的西南官话,却又明显地区别于四川方言和独立于云南方言之外。

镇雄县说话方言(镇雄方言中的告化子)(3)

不过,从现在镇雄人独特的口音来看,镇雄汉语方言应该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第一阶段为明代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明军带来的江淮官话,第二阶段是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湖广移民和四川移民带来的西南官话,第三阶段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因此,镇雄方言中既保留了一些江淮官话的词汇,更多则是四川话的方言俚语。而今天的很多镇雄方言,因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在声调上虽然属于西南官话声调,但发音却多为普通话发音。

就拿国家的国字为例,国字在四川话中,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读gui或guai,但在镇雄,除了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会把国读做guai外,年轻人对国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一致。所以,镇雄年轻人一旦到外地求学或务工,他们的普通话就比云贵川其他地区的要标准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