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性骚扰女下属、被纪委斥为彻头彻尾的“烂树”,官员的“金黄色人生”

乔志峰

烂!重庆落马厅官张晓江案公开:家庭支出过亿,被查仍收招嫖信息。

网曝一女子不堪领导发骚扰信息(长期性骚扰女下属)(1)

已于3年前落马的重庆市武隆区政协原主席张晓江受贿细节获公开披露。

记者注意到,12309中国检察网近日发布《张晓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起诉书》。

检方指控,2010年至2016年,被告人张晓江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4400余万元。同时,张晓江的家庭财产、支出共计人民币超1亿元,其中3500余万元不能说明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张晓江被查,最初由其生活作风问题牵出。《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报道,2017年1月,刚刚当选武隆区政协主席的张晓江被群众举报存在“长期性骚扰女下属”等问题。面对纪检部门的初步核查,他矢口否认生活作风有问题,执纪人员却在其手机里发现定向招嫖信息和大量淫秽视频。

“张晓江案的最大特点就是‘烂’,而且‘烂’得彻头彻尾,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思想上、政治上,还是工作中、生活中,他表现出的是毫无底线、毫无畏惧。”2018年,重庆市纪委发布《一棵彻头彻尾的“烂树”——武隆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晓江案件警示录》,对该案进行剖析。(中国经济网)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有些当官的,简直连畜生都不如,不仅四处招嫖生活糜烂,还欲壑难平“长期性骚扰女下属”,真不知道它们哪来那么大性欲和精力,也难怪连纪委也认为此案的最大特点是“烂”了。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信然。

现如今不少官员“出事”的节奏,一般都是从“情色”到“经济”,先被作风问题拉下马,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什么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之类的问题随之暴露。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某些官员的人生,我觉得应该是“金黄色”的——“金”是金钱的“金”,“色”当然是情色的“色”。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悲剧都印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如今的某些“官爷”,却依然前腐后继、阴沟里翻船,除了不长记性,更是侥幸心理作祟——我不会那么倒霉吧?确实,并非所有色官、贪官都会被举报,暴露的不少,潜伏着的或许更多。某些官员风生水起、财色兼收,他们的上级知道吗?监管部门知道吗?

官员多因风流韵事倒霉,还在于作风问题更直观,也多少有迹可循——要想犯“作风错误”,总要有个“对象”吧?总要开房吧?总要互相联络吧?更何况还有喜欢写“日记”、喜欢拍照拍视频留念或收集“毛发”的主儿呢。相对而言,官员的其他问题则隐蔽多了,有的甚至已经形成一整套安全运作的常规机制,普通民众根本看不见、摸不着,更无从监督。老婆翻脸、情人造反、女下属举报这些“后院起火”式反腐模式的存在,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而相关通报中的某些字眼,此前就曾引发较大关注。比如对官员男女关系的表述,就先后出现了“与他人通奸”、“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道德败坏”、“严重道德败坏”、“生活腐化”、“生活糜烂”等不同说法,令人不由得感慨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据说,有人还从不同的表述中可以推断出官员到底搞了几个女人,当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处处留心,总会有“收获”、涨姿势。

曾几何时,广东省纪委机关刊文披露了中山市工商系统腐败窝案,据统计,6名班子成员中,4名被审查,另有数十名干部涉案,此外,“一把手”生活作风不检点,大搞权色交易,引起部分领导干部效仿,致系统内多名官员“出轨”。

成功申请一个驰名商标,工商局局长要收20万元;与老板合办足浴馆,违规获利600多万元;系统内官员升迁送红包成风,副局长家中、办公室被查出消费卡、加油卡190张达14万元……无疑,中山市工商系统属于“塌方式腐败”,并且由于“一把手”率先垂范、大搞权色交易,导致上行下效,出现了“塌方式出轨”的鲜明“特色”。

“塌方式出轨”,不是第一次见诸报端。曾有腐败干部忏悔,称周围都包养情人,自己没有没面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批评有的领导干部非但不对腐败亚文化坚决抵制或避而远之,反而甘做其信徒。有人说,“发现身边有人给领导送钱后得到提拔,我也就跟着送了”,有人说,“看到有的领导干部一边大肆收受贿赂,一边还照升不误时,自己慢慢地也就放松了思想防线”,还有人说,“周围的人都包养情人,自己没有,就显得没面子”。真实“烂”到家了。

千万别以为,作风问题是男性贪官的专利,某些女性官员,那也是“顶风浪十里”,比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2014年6月16日《新京报》报道,当年到6月份已有12名女性官员被纪委通报调查,其中多人涉及权色交易。扬州环保局局长金秋芬被指为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情妇,湖北宜昌副市长郑兴华被指与湖北原副省长郭有明有关。专家称,女性职务犯罪中很多涉及两性问题,以色谋权,拥权腐败。

官员落马,其糜烂的私生活常会成为坊间谈论的热点。对于男性贪官,人们常好奇其玩弄了几个女性、跟多少女性保持了“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一旦女性官员被查,“上边有人”的猜测便不胫而走。而很多事实都印证了坊间的猜测。

虽然同属作风问题,男官员和女官员相比较还是有一些差别。男官员一般是有权之后,才开始纸醉金迷,将黑手伸向越来越多的女性;而女官员一般先须向男上司“英勇献身”,然后才会被委以重任。前者属于“以权谋色”,后者叫作“以色谋权”。而对于后者,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还发明了一些专属名词,比如“床上培养”、“日后提拔”甚至是“坐着升职器上升”等等。话糙理不糙,看似刻薄,实际上却非常生动贴切地勾勒出了某些官场败类的丑陋嘴脸,多少也算是一种“讽刺的艺术”吧。

之所以会出现“以色谋权”与“以权谋色”的差别,无疑跟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官场生态有关。虽然男女平等提了很多年,不平等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官场上,女性更多的时候还是以“配角”的身份存在的。女性官员要想“上位”,可能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代价。假如女性真的能顶“半边天”,她们无须仰人鼻息便能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类似的丑闻或许就会少很多。当然,这并非为某些女官员“以色谋权”寻找借口,更不是鼓励这种龌龊行为。女性当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靠自己的实力获得成功的女性亦非个别,她们才应该成为学习的榜样。

不管是“以色谋权”还是“以权谋色”,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带来的可耻衍生品。假如权力真正被关进了笼子、不再为所欲为,权便无法谋色,色当然也无法谋权。

最后,说说张晓江的“金”吧。起诉书显示,被告人张晓江的家庭财产、支出共计人民币10333.403228万元、美元1万元。《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报道,张晓江平常所戴的眼镜价值6万元,喝酒只喝茅台,抽烟只抽中华,衣服非名牌不穿,相机非高档不玩,连家里洗锅洗碗都全部用矿泉水。他长期在滨江新城管委会职工食堂宴请亲朋好友,专门聘请厨师制作他喜欢吃的一种面点,一年公款消费红酒30余万元。一个小小的厅官,就“幸福”到这种地步,也算一大特色了。

权、钱、色,原本就容易成为三位一体的共生体。不查是孔繁森、一查是王宝森,早已成为坊间对某些官员和官场生态的生动诠释。有多少官员幸福地过着“金黄色”的人生,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某些官员暴露和落马的路径是“色——钱——权”,而解决问题却应当倒过来,先要管住为所欲为的“权”,方能釜底抽薪,减少权色交易、权钱交易的发生。果如是,官员们将过上另一种“金黄色”的人生——权力运行置于金黄色阳光下公开透明,官员在阳光这种最好的防腐剂的保护下不敢变质、不能变质。这才是正常的人生,这才是正常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