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跑步不仅训练身体)(1)

昨天跑步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何谓“跑者心志”?

这个鲜有在跑步里面所提及过的话题是心率教练认证课时来自台湾的徐国峰教练所提出。

此时细细回想,跑者心志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跑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来。

我想,心志不是单纯指意志力或者毅力,也不单纯是思想或者某种信念,而是应该这些所有的结合。想起之前读过一本书《精力管理》,似乎心志同样可以划分成类似四个层次:身体的、思想的、精神的和情感的。

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跑步不仅训练身体)(2)

身体的是基础,却一直被人忽略其重要性,往往被人单纯抽离出来放在次要位置,直到健康威胁才被重视。

记得一位认知语言学家说过,「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没有身体的提高,心志也难以提高。

诸如长跑、冥想这些都是可以提升意志力的方法,核心就是通过身体的改善。

在跑马拉松之前,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总觉得意志力足够坚强就可以完成这个 42.195 公里的赛事。当我真正参加了马拉松的时候才发现,这种观念实在太过于肤浅。难道你真的以为有意志力就能够完成比赛吗?

真正改变我这个想法是在 2012 年,那时候我正作死地参加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在正式比赛之前从零开始练习仅仅只有 3 个月的时间,赛前最远之跑过 12 公里不到。那个马拉松正值也是广州的第一个马拉松,新赛事遇新人,自然死得很惨。那时候大概跑到 28 公里就开始抽筋,而且双腿反复抽筋,身体再也无法支撑我继续跑完这一次马拉松。是呢,这时候我还有意志力,我还想完成马拉松,但是身体并不允许继续奔跑。

不知道那时候哪来的信念,总觉得自己一定要完成这一次的马拉松,就开始走走跑跑努力尝试去完成这场赛事。不过好景不长,作为新赛事,在 30 公里之后补给就供给不上来。饥饿和筋疲力尽交替全身,我该怎么办?还有 12 公里,身体已经是这样了还没有半点能量供给肯定不能完赛。不知道是强烈的信念还是求生本能,目光开始搜索周围环境一切食物,最终我在垃圾堆里捡了一瓶只喝过一两口的佳得乐。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喝。一路上还不舍得一饮而尽,而是慢慢地补充,在后续的走走跑跑中让我逐渐恢复体力,如果没有这一瓶佳得乐,我想我绝不能完成那次比赛,也更无法想象现在的我是否还能持续跑步。

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跑步不仅训练身体)(3)

我想跑者心志必须包含信仰,否则无法长时间重复枯燥地练习乃至完成一场赛事。跑者心志必须包含身体,每次练习的过程本质就是磨炼自己身体和心志,在每一次比赛前的备战和磨砺就像凤凰浴火重生。跑者心志必须包含毅力和意志力,否则无法朝朝地练习,日日地克服困难。

徐国峰教练在课程问到我们「心志」在训练过程中的角色在哪里?

一共分为 3 大部分:心理、生理和技术。

心理来源于心智,通过观察和学习观念、理论、概念和模型建立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这个欲望,仅仅欲望还不足够还得有热情和毅力才能真正付诸行动。

生理来源于体能和力量,前者量化指标就是最大摄氧量,后者则反复通过训练弹力和肌力提升。

仅仅心理生理还不足够,我们还需要正确的跑步技术才能让我们发挥到最佳的运动表现,也即是通过关键跑姿、落下和拉起的刻意练习掌握真正如何跑步。

答案就是,在「心之所之」的这个「之」字。

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跑步不仅训练身体)(4)

最后,徐国锋教练引用《庄子·达生篇》里面的故事。

有一天仲尼离开楚国,走到树林里,见到一个驼背的老人在沾蝉,简单地就像随地捡东西一样。仲尼就说,「哇塞,这么牛 X,究竟有什么技巧?」老人就说,「我肯定有呀!我花费五六个月练习在竿头累起两个丸子不掉下来,那么失手就很少了;累起三个丸子不掉下来,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多于一次;累起五个都不掉下来的时候,就像在地面上捡东西一样容易。我立起身子就像地面的断木,我的手臂就像树枝一样;虽然天地很大,超过一万种东西,而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不去思前顾后,更不会因为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那为什么还不能成功呢?」孔子转身就跟弟子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全神贯注,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

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跑步不仅训练身体)(5)

跑者心志与技艺有什么关系?因为技艺是形躯我与精神我的接点。

----THE END----

「零度」→除糖

除去跑步世界里面那些多余的杂质

回归到跑步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