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马士基旗下的“美若马士基”轮在洋山三期码头装载27个经洋山港中转的外贸集装箱。之后,该轮将把这些集装箱货物运至天津港,实现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首航。据悉,这是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进一步提升。
据上海海关介绍,当天,“美若马士基”轮上装载的是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涉及转关商品为青豌豆,重量725吨。该轮将于6月1日从洋山港出发,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
此次业务的落地,是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的一次重要突破。“沿海捎带”业务,是指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的国内段运输业务。根据以往相关规定,外国国际船舶经营者不得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运输业务,也不得利用租用的中国籍船舶或者舱位,或者以互换舱位等方式变相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运输业务。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的批复》,在临港新片区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外资班轮船公司利用其全资或者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
“简单而言,即外贸箱在大连、天津、青岛与上海洋山港之间可以用外资船捎带,无须通过额外中资支线船中转。”洋山海关关长曹鸣解释,该政策突破了过去只允许国内的内贸船公司开展“沿海捎带”业务的限制,使得符合条件的国际集装箱外资班轮船公司也可从事这项业务。
为了确保这项业务顺利开展,洋山海关通过新增“沿海捎带”转关方式、改进业务系统、设立沿海捎带专岗、密切兄弟海关间配合等措施,全力支持“沿海捎带”新政落地,助力上海港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贸易航线中的优势地位。
同样为口岸查验单位的洋山边检站,一方面精简通关手续,针对承担“沿海捎带”业务的国际航行船舶,不再办理出入港边检手续,实行船舶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无感化监管,加强国际航行船舶在国内港口间航行过程中及船舶在港期间的管理。
5月初,马士基和东方海外等集装箱外资班轮船公司陆续通过资质审批,5月30日上海港明确业务操作口径和费率,多方努力促成业务落地。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此项政策的推行能够助力航运公司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操作灵活度,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也可以帮助缓解供应链瓶颈,释放更多运力。”
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介绍,目前,马士基6条航线上的44条远洋船舶获得了开展该项业务的资格,未来会申请更多的航线和船舶进行该业务。“我们先从进口货物开始实施沿海捎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此项政策能够实现进出口双向捎带运输,使包括船公司、港口和中国进出口商在内的相关各方从中受益。”
业内人士表示,该业务试点的开展,将有利于发挥洋山港区位优势,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带动上海港中转业务发展,吸引境外船公司将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打造洋山港全球枢纽港功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
信息来源:浦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