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叶子听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立志做一个有态度、有角度、有温度的三有青年,欢迎大家关注。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1)

结果有的人虱子长在头上,虽然外表难看,但无非剃个光头,比较容易收拾;而有的人,虱子却长在心里,生在胯下,小心翼翼不让他人看到,自己却百抓挠心,受尽折磨。

最近我看麦家的《人生海海》,便不禁有如此想法。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2)

主角上校为了护住胯下隐私处之秘,甘愿担当“太监”;一朝被人窥见,却不惜割人舌头,断人手筋,亡命天涯;最后被抓,当众扒掉裤子,一气之下竟然疯了;直到晚年,虽前尘尽忘,仍心有牵挂。

日本富婆们,与大汉奸川岛芳子给上校造成的这处伤疤,连着命根子,直戳心窝子。于是,捂出了嗜血磨牙无法消灭的虱子。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3)

《人生海海》,便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

人性私密处:心底解不开的秘密

故事从一个农村开始。这个农村如中原大地上无数个农村一样平凡,却又别有异趣。其异趣在于,村子里的风云人物都有绰号。有的绰号背后,又往往隐藏着怪诞、故事和秘密。

村里最出名的绰号自然是“太监”,也同样有着最引人窥视的大秘密。

“太监”,也即是“上校”蒋正南,是一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4)

他从小天资聪颖,学做木工活能青出于蓝,被国民党拉壮丁上了战场也是战神一般人物。后来命根子受伤退到二线做军医,也享有好大的名声。全套金子打造的手术刀具,被人尊称为“金一刀”,无数达官贵人和战场兵卒视他为再生父母。

用他本人的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我起码造了成千上万级浮屠了”。可惜的是,命运弄人,千不该万不该去上海做特务抗日,更不该为了打探消息“以身饲虎”。

他那话伤好后,可让任何女人欲罢不能,结果最终被占有欲强烈的日本寡妇们在脐下三寸刺了一行无比下流的字,以宣称上校“宝贝”的归属。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5)

后来,又不幸落入川岛芳子之手,又在此处被刻上了这个著名女汉奸的名字。

从此,这两行字不仅刻在了上校的身上,也刻在上校的心里,成为他人身和人性私密处不可置疑的秘密。从此,不是真太监,却只能当太监。

在看到上校的最大秘密被揭破的时候,我也终于相信了这位经历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争英雄,什么事都风轻云淡,处之泰然的传奇人物,会残忍地对窥视到自己私处的小红卫兵“小瞎子”割舌断手,不惜亡命天涯。

因为骄傲如他,也有解不开的心结。这个心结随着年月越发纠结成团,终于成为他的逆鳞,触之便亡,曝光就疯。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6)

而村里另一个关系甚大的绰号,则是主角“我”和我们全家人的心病。

“我”的爸爸是和上校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他的绰号是很奇怪的“雌老虎”。“我”一时并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有此绰号,则是村里人认为主角爸爸和上校关系好得可怕,风言风语中传出。

然而,也许村里闲汉只是口碎,却成为了爷爷的一块心病。最怀疑上校和爸爸两人关系的,反而是这位至亲之人。

于是,为了去除心病,爷爷做了错事,故意泄露了上校的行踪,导致上校被抓。事情暴露后,自己被家人远离,被村里人唾弃,最后上吊而死。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7)

刚开始,我看到这里时有种哀其不幸,恨其所为的唏嘘感。可到了后面,几十年后的小瞎子仅凭几句语言污蔑,就又让主角和我怀疑起了爸爸的性取向,反倒悚然一惊。

事实证明,小瞎子是污蔑,但为什么仅凭陌生人的几句话,主角就怀疑起了最亲近的人?

我想,这不单单是铄口成金的原因,更是我们人的本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往往会被负面的东西,或者猎奇的东西吸引注意力;从主角的经历来说,爸爸的性取向又是掩埋在心底里的秘密,当初闹出那么大的风波,没有那么容易释怀。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人性私密处,往往藏着自己放不下的东西,解不开的心结。这里阴暗且潮湿,湿漉漉的,爬满了“嘶嘶”叫的蚤子。它们由苦难和痛苦而来,钻上钻下,留下伤痕累累、一片狼藉的痕迹。

人性私密处:窥探隐私的欲望

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毛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缪塞

如果说,《人生海海》的故事是从绰号背后的秘密开始,那么引发这一切的便是人们窥探别人秘密的欲望。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8)

小瞎子因为好奇上校是不是真太监,结果惨遭大难;主角在一边仰慕同情上校的同时,也一边期望其他人扒掉上校的裤子;村里人故意给主角爸爸取了个“雌老虎”的外号,未尝没有以此外号来窥探爸爸和上校关系的意思。

如此种种,把乡下农村的八卦之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好奇心,本是促使人类进步发展的动力。但是,很多人对坏事的好奇心,对他人隐私的好奇心,往往又会制造许多灾难。

如各种人肉搜索的“网暴”事件,如戴安娜王妃车祸之死被认为是狗仔的无情追逐,如《人生海海》中尝试窥探他人秘密的那些受到惩罚。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9)

为什么明明知道对别人隐私感兴趣的心理是不道德,我们许多人却乐此不疲?

《人生海海》中麦家给出了答案,他用上校的故事描述出了人性中窥视他人隐私的欲望,以及造成的后果。他告诉我们,这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人们对明星的隐私生活趋之若鹜,毕竟这是光明正大名正言顺满足欲望的时候。

当然,一味想窥探别人隐私,甚至做出违背风序良俗和法律的人,并不能以天性作为借口。这些人,大多人格没有成熟,他们的欲望被深深压抑着,只能借着别人的隐私,来宣泄自身的欲望。

人性私密处:故乡、救赎、和解

卖家是出名的谍战作家,无论是《解密》,还是《暗算》《风声》,故事都曲折离奇,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气氛烘托十分到位。

即便是这部《人生海海》,也是在“我”的视角下,由老保长、爷爷、林阿姨等人描述,慢慢揭下上校神秘的面纱,情节引人入胜。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10)

但是这部《人生海海》又跟麦家的其他作品有所不同,虽语言文字一样险峻疏奇,但内里主旨相差很多。作为打磨8年的心血之作,这部作品也蕴含着麦家内心里的秘密。

麦家十几岁叛逆期的时候,由于家里成分不好,经常在学校受到他人欺辱。一次他忍受不了,跟同学大打出手,结果却惨遭父亲毒打。

从此,麦家与父亲就此决裂。整整17年,他再没有亲口叫过一声“父亲”。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11)

他更是在成年后,早早远离故乡和父亲,定居成都,不愿回到那个浙江普通的小乡村。他被人议论和欺辱的遭遇,《人生海海》里的主角经历,也影影绰绰有着映照。主家“我”十几岁因为在村里待不下去,只能以偷渡的方式远渡重洋,几十年后才得以回归。

不过,《人生海海》即便写尽了爷爷和父亲和“我”,上校和“父亲”和林阿姨,小瞎子和上校和“我”等人的恩怨情仇,结局却是“和解”,是“赎罪”,是“故乡”。

父亲因为爷爷举报上校行踪,从此和爷爷不住同一个屋檐下,不上同一桌吃饭,不会再叫一声爹。最后死之前,却一再叮嘱“我”照顾罪魁祸首“小瞎子”。

“我”历经艰险也要回到故乡,最开始不能原谅“小瞎子”散播谣言造成自己家破人亡,最后也终于和自己和解,原谅了他,力所能及帮他的忙。

林阿姨当了次小龙女,把尹志平当成了杨过,误会上校始乱终弃,举报上校毁了他的大好前程,却用生命的下半辈子来悉心照顾疯了的上校,以此赎罪。

而最有悲情色彩的英雄上校,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与自己达成了和解,解开了心结。他以小孩子的心智离开了这个世界。昔日那忘不掉的耻辱,他也会炫耀式地悄悄给人看,最后更是在他和林阿姨的画笔下变成了一副灿烂的画。

人生海海 解读(人生海海:从人性最私密处讲起)(12)

看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人性私密处除了苦难留下的痕迹、窥探他人的欲望这些阴暗,也有向往阳光,追逐希望的勇气。

忘不掉的故乡,与自己和他人达成和解,希望用某种方式去向亲人赎罪,大步向前不向苦难低头的勇气,这不仅是书里人物的结局,也是现实生活中麦家的生活态度。

结语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海海》

董卿说她读完《人生海海》,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却不甚认同。这首短句本是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苏轼历经风雨后的豁达释然。

但是,对书里的人物来说,这并不是豁达和释然,而是坚强活着去追逐希望的勇气。

人总是很奇怪,不管经历怎样的痛苦,最后只要有一点甜,仿佛前面的苦楚皆是过去,只有这一点甜才是现在。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并不是一部好人就有好报的小说,也不是简简单单晾晒悲剧的书,它更像是一杯苦丁茶,要嚼碎了牙齿,蠕动累了腮帮,才能感到一丝甜意。它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感动,也给人带来认真生活的勇气。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人生海海”,人生即便如何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终归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读书跨年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