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年五月,宋太宗成功攻灭北汉,尽得其地十州一军四十一县,这标志着藩镇混战、政权频繁更替的五代十国乱世正式结束,宋朝基本统一了内地。当然,这也是宋、辽力量对比变化的必然结果。

此前,北汉认辽朝为干爹,希望得到辽朝的庇护,辽朝也乐得有一颗可以牵制中原政权的棋子。所以无论周世宗还是宋太祖、宋太宗征伐北汉,辽朝必定出兵援助,让北汉得以延续国祚,使中原政权如鲠在喉。

但宋朝在统一南方后,国力大增且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得以全力北伐且在白马岭之战中大败辽军,最终消灭了北汉。北汉一亡,宋辽两国在河东地区就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带,宋军可以从河东、河北两路出兵进攻燕云,宋辽之间的大规模交战也就不可避免。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1)

979年五月底宋辽边境局势简图

亲征燕云,首战告捷

979年五月二十九日,宋太宗自太原凯旋而归至镇州。宋太宗此次北伐,原本没有和辽军大规模交战的准备,更别说进攻燕云之地了。但是消灭北汉后,宋太宗的信心就有点膨胀了,想要一鼓作气再把燕云之地给拿回来。

燕云之地,即指五代时期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十六个州。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辽朝占领后可以对中原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后晋以后的中原政权都想收复燕云。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2)

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虚线内)

959年,周世宗率军亲征,成功收复关南之地,夺回了莫州、瀛洲两个州,将周辽边界北推至巨马河一带。但燕云之地毕竟未完全收复,此时按照“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国策,宋朝确实也该收复燕云以全金瓯。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记载,对于此番宋太宗想要收复燕云,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反对,因为征讨北汉后,军队疲惫不堪,大家都希望皇帝可以发放赏赐,而后让他们回家好好休息。

不过宋人笔记《玉壶清话》中则记载多数将士都支持宋太宗征战燕云,毕竟如果能收复燕云,那皇帝的赏赐岂不是更丰厚?况且宋军此时士气正旺,想一鼓作气也未可知,另外宋军在后续战争也并未表现出不想打仗的意思。

言归正传,宋太宗于六月初命名将曹彬调发各地屯兵,又派遣使臣催促京东、河北地区将军用物资尽快运往发往北方行营。十三日,等到一切准备得差不多了,宋太宗亲率大军从镇州启程北上。

当时随从军队中有迟到的,宋太宗大怒,本想用军法处置,但被大将赵延溥劝阻。毕竟这仗都还没打呢,就先责罚己方将士了,确定很打击士气啊。宋太宗为了大局,只能是暂不做计较。

数日后,宋军主力到达定州。为了祈祷自己此次毕其功于一役,宋太宗遣使到北岳恒山进行祭祀。另外,他还写了首《悲陷蕃民诗》,以表达其志在收复燕云,拯救“沦陷区”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抱负。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3)

宋太宗亲征行军路线简图1

十九日,宋太宗到达金台顿,随后在当地招募了百来个向导,毕竟古代可没有GPS导航,行军打仗全靠(徒手画的)地图和识路的向导。大军休憩片刻后,宋太宗即令孔守正等将领率先锋直奔东易州(岐沟关)。

当天夜里,孔守正就率军突袭至东易州城下,并劝说辽东易州刺史刘禹不要抗拒王师。刘禹根本没料到宋军会大举进攻辽朝,而且还是以东易州为首个目标。于是毫无防备的他只能是乖乖献城投降了。

二十日晨,宋太宗率主力到达东易州外,孔守正向宋太宗报告军情,宋太宗十分满意。所谓兵贵神速,宋太宗留下一千兵马守城,命孔守正等人率军向涿州进发。

在收到宋军入境的消息后,辽朝方面也开始行动起来。辽朝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托古、乙室王撒合率军南下抵御宋军,在涿州城东沙河一带与宋军相遇。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4)

宋太宗亲征行军路线简图2

孔守正与傅潜分别率御前东、西两班列阵迎战,击溃辽军,随后乘胜追杀二十余里,生擒辽军五百余人,可谓战果丰硕,宋军也因此士气大振。毕竟这是宋军进入辽朝境内后和辽军的首次正面交锋。

沙河之战后数日,辽景宗遣使斥责耶律奚底等将帅:“卿等不严侦候,用兵无法,遇敌即败,奚以将为!”由此可见辽军对宋军的情况不甚了解,故而被宋军击败。

宋太宗督战幽州,破城指日可待?

二十一日,宋太宗率军抵至涿州,辽涿州刺史刘原德献城投降。次日,宋太宗御驾行至盐沟顿。孔守正则率先锋与高怀德等人合兵,尾随耶律奚底的败军,渡过桑干河,突进至幽州城下。

宋太宗此次北伐燕云距上次周世宗北伐仅过了20年。周世宗那会,燕云百姓对中原政权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到了宋太宗这会,燕云百姓对“王师”的到来还是表示欢迎,一方面是因为燕云归辽还不到半个世纪,另一方面是因为百姓对“王师”的实力表示认同。

所以宋太宗到达盐沟顿后,有不少百姓将夺来的辽军战马献于驾前,宋太宗对此当然是十分开心,在对这些百姓夸赞之余还用绸帛进行赏赐。有了赏赐,当地百姓就更加卖力地配合宋军,或进献战马,或提供情报,或给宋军指引道路。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5)

宋太宗亲征行军路线简图3

二十三日,宋太宗到达幽州城南,暂时驻扎在宝光寺。宋军行军如此迅捷,让守卫幽州的辽军惊慌失措,辽南京留守韩匡嗣正好不在城内,幽州城防暂由其子韩德让代管。韩德让一面组织备战,一面派人向朝廷求援。

另外,耶律奚底等人已率军败退至幽州城北,作为幽州辽军的外援。宋太宗一面部署围城,一面亲率大军进攻奚底所部辽军,辽军损失千余人后,向北溃退。

在白马岭败北的辽军得知幽州告急,便急速东进救援,作为后军的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所部先行抵达幽州附近。

由于耶律奚底所部刚被宋军击败,被宋军轻视,于是斜轸就打着奚底的旗号,佯退至得胜口,以引诱宋军前来追击。宋军果然来追,斜轸率兵袭击宋军后背,宋军小败并向南撤退。

但斜轸鉴于宋军兵锋正盛,也不敢南下追击,便驻扎在清沙河北岸,遥为幽州声援。不久后,耶律沙等部也先后赶来增援,与耶律奚底等部会合。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么(宋太宗高歌入燕云)(6)

宋太宗亲征行军路线简图4

宋军虽在得胜口小败,但也成功将驻扎在幽州城北的辽军赶走,使幽州城附近成为宋军的地盘,进而顺利团团围住幽州城。

至此,得益于宋军进入燕云地区后取得节节胜利,宋太宗此次收复幽州的初步设想基本达成。如果辽朝对此不能做出有效应对,那幽州城是真有可能被宋军攻克的。但历史告诉我们,宋太宗注定要在幽州城下吃一个大瘪。

关于耶律休哥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击败宋太宗的战争复盘,小编将在下篇文章进行阐述。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辽史》、《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