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好莱坞卖剧本,见了面试官,第一关是,“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剧本”。比如,蜘蛛侠的故事可以说成,“一个普通人被蜘蛛咬了,于是成为了超级大英雄”。如果没办法用一句话的概括吸引面试官,那就没机会说更多的话了。如果通过了,第二关和第三关,分别需要你用三句话和一段话概括剧本。这其实是在考验剧本创作者,有没有高度概括的能力,够短够精彩,才能快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选择越多,留给每个人做出选择的时间就越少。标题无法吸引人,不看!产品广告无法吸引人,不买!简洁就是注意力,简洁就是高效率,简洁就是点击量。可是信息那么多,作为文字信息的产出者,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呢?

《精简写作》这本书给出了答案,教给我们如何在每一个作品中,带着目的,写出内容凝练有力的短文。短文写作无处不在,不同的目的,对应了不同的文体和内容,诗词歌赋、文章标题、短信息、墓志铭、广告文案......但短文并不是抠字数,也不是干巴巴,好的短文四两拨千斤。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1)

被誉为“全美写作指导老师”的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发现,没有一本书专门谈如何写好短文,便自己写了一本。和大部头的写作类教科书相比,《精简写作》只有200页,用简明的语言,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短文写作的方法与目的,讲得到位,看得不累。

罗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是作家、编辑和教师。在美国波因特学院教授写作,培养了多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也被《圣彼得堡时报》聘请为写作指导,提升全美报纸的写作水平。他不仅是教学界的常青树,也是美国传媒界的智囊团,幽默作家戴夫·巴里,在评价罗伊的专业水准时说,“比我知道的任何一个还没死去的人有更丰富的写作技巧”。

《精简写作》一方面分析了如何写短文,黄金法则涉及内容、结构、节奏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分析了如何有目的写短文,书中介绍的写作技巧,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场景。书中最关注的是如何让文字更有表现力,这是一个积累和强化的过程,虽然有些内容只适合英文写作,但一部分技巧是通用的。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2)

概括来说,写作中最重要的有三点,读、写和删。短文写作更是如此,我们就这三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如何阅读?

在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之前,我们要先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没有哪个作家读书甚少,却写作功力深厚。多阅读和研究别人的作品,做个有心人。所以,练习阅读能力,特别是速读能力,是学习短文写作的准备步骤。

可以这样提高阅读能力,

1. 第一次阅读:找到一篇字数较少的短文,用10秒钟快速读完。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读,一眼扫完最佳。

2. 推断:记录下阅读中看到的内容,然后推断作者具体会写什么。

3. 第二次阅读:细读全文,对比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差距在哪里。

分享一个小技巧。速读的时候,注意关键的定位词,标题揭示主要内容,连词带动内容走向,标点和字体也会给你提示信息的重要性。这样的速读,会效率倍增。

此外,找到自己喜欢的短文作者,像追星那样追随他/她的作品,也是很有趣味的学习过程。罗伊·彼得·克拉克非常赞赏彼得·金的风格,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一名记者。彼得·金曾经把250页的飞船事故报告,浓缩成35秒的头条播报,精华中的精华仅为八个字--“是泡沫材料造成的”。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一是切中要点,二是通俗易懂,只需要核心内容,连描述性的词都是多余。

阅读重在积累,除了新闻报道,歌词、广告文案、网络段子、名言警句,和爆款文的标题,都有借鉴之处。我看到过最牛的一个房地产广告,把“咨询电话”变成了“丈母娘热线”,既搞笑又扎心,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么妙的创意。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3)

第二,如何写作?

海明威有个特别的习惯,单腿交替站立写作,据说是为了防止自己废话太多。讲到经典短文,我们就会想到他的六字故事,

“出售:童鞋,全新。”

虽然只有六个字,却说尽了悲欢离合,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精简写作》一书中说,“重要的信息往往简短,有力的写作务必凝练”。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让自己的文字凝练有力。

1.善用二元结构

作为写作者,我很喜欢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写作从来都不是为了影响别人,而是为了安顿自己”。这句话巧妙在,通过一个二元结构形成对比,突出“安顿自己”这个重点。

这个世界是由很多的二元元素组成的,比如,黑和白,危险和安全,男人和女人。“我本来心情很坏,看到XXX后瞬间满血复活”,连这样的日常表达,都是二元结构的运用,从问题到解决方案,二元结构是短文写作中基本的方法。

结构上的对称,是为了内容上的对比或比较。我在地铁里面看到一个广告,是个针对敏感皮肤的护肤品牌,文案这样写道,

“曾经,以为敏感是弱点。现在,懂了敏感的力量。”

短短18个字,就表达了这个品牌的理念。无需长篇大论,将相关的两者进行对比,就能在二元结构中,足够简洁地表达出重点。

2. 善用三元结构

如果说二元结构意在分割,那么三元结构侧重整合。一个故事有开始、发展、结束,宗教有“三位一体”的理论,世界是三维的......“三”这个元素无处不在,写文章的人一定不陌生,最惯用的是,“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文章的主体部分就能顺利地展开了。

例如这段知名的《平静祷文》,

“上帝啊,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在句式上,三句话工整地排布,在内容上,三个元素层次分明,既有区分又有整体感。

三元结构的运用很广,可以体现在句子层次,比如主谓宾,也可以体现在段落层次,比如总分总,还可以体现在文章层次,比如开篇、主体、结尾。有意识的运用三元结构,能够让本来杂乱的文章,逻辑层次越来越清晰。

3. 调整节奏韵律

高晓松在自己的文化类脱口秀节目《晓说》中,博古通今,侃侃而谈,我总是听不厌节目的开篇,

“路,走了四十九年,方向,却不止一边。

行装,偏爱黑色,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

护照四十八页,但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

旅程左右万里,时差却最多一天。

世事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

2018,世界依旧很大,大到可以晓说!”

长短句相结合,在朗读出来的时候,有歌词般的韵律感。

写文章功力深不深,就看文章的节奏感,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能,何为节奏呢?季羡林先生这样说,“写文章应当像谱乐曲一样,有一个主旋律,辅之以一些小的旋律,前后照应,左右辅助,要在纷纭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错综复杂,关键在于有节奏。”

长短句结合是方法,节奏感是表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突出重点。

在短文写作中,所有的手法都是为了切中要点,不重要的内容没有出现的必要。因此,就要说到第三点,如何删减。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4)

第三,如何删减?

据说《简·爱》的作者简·奥斯丁写作的时候,只用纸的一面,写完修改的时候,哪里多余,直接用剪刀减掉,因此她的手写稿上总有一个个“洞”。

我们在第一点中讲到,阅读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因此,不管是写还是删,都可以通过阅读和解构优秀的作品去学习。如果一部小说,有这样两种开场方式,

第一种:“他是忙到顾不上日常生活的人,譬如冲厕所和将脏盘子放入洗碗机”。

第二种:“他是忙到不冲厕所的人”。

哪一种让你更像读下去?

实际上,第二个句子就是美国作家莫娜·辛普森的小说开篇。你发现区别了吗?首先,作者十分清楚这一段要表达什么。其次,这句话中没有多余的修饰词。

只会写、不会删,无法写出好的短文。因此,在修改阶段,可以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 我的文章受众是谁?

工作邮件只要客观事实,不要主观感受;广告文案需要共情,不要劝说......不同题材和受众决定了留下什么,删掉什么。另外,形容词、副词,也都需要酌情少用。

2. 这一句、这一段中,我想说的重点什么?

每句和每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有自己的主题和主题句,很多好文章,每段的第一句就可以连成内容梗概。再来看上面的例子,目的是表达一个人很忙,那冲厕所和洗碗相比,“不冲厕所”更能体现“忙”的主旨,其他形容统统可以删掉。

3. 我想通过这个作品,“真正”表达什么?

《精简写作》中强调了“真正”这个词,因为有时候,真正的重点会被其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包裹住。删减的意义就在于,让最重要的内容浮出水面,一目了然。

好的作者都是好的“剪刀手”,但并不是说,要牺牲文字的表现力,相反的,是为了让文字的表现力凸显出来,如诗人彼得·迈因克所讲,“文学的表现力来自专注、巧妙和精细”。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5)

本文小结

速食主义时代,读者更爱读短文,既要有内容、又要有趣、又不能太长,这给了写作者更多的挑战。要写出优秀的短文,其实比写长文更难,那些写出长篇巨制的作家,都是在一次次的短文写作中,积累了素材和方法。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在《精简写作》提供了黄金法则,教我们用匠心去打造每一个作品。然而,打磨是技术层面,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思路没有理清,再写再改也是徒劳。

聚焦才是短文写作的精髓。其中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想得明白,才能写得明白。

散文的阅读套路和技巧(看书阅读写作)(6)

文|Helen 图|unsplash

Helen小姐的老鸭汤,心灵鸡汤无用,来一碗实用系老鸭汤~

陪你低头看书,抬头看世界,喝一碗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