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众多二战名将中,艾森豪威尔应该算得上是人生最完美的了。

为什么这么说,自然不是没有根据的。

艾森豪威尔最伟大的功绩(艾森豪威尔不光是名将)(1)

首先,作为军人,艾森豪威尔做到了极致,从一个小小的少尉,一路晋升为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北约总司令,成为美国陆军四位“五星上将”之一。

从军界退役后,又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足以跟哈佛、耶鲁比肩,像罗斯福、奥巴马、巴菲特、沃尔顿,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1952年,艾森豪威尔又以极高的民意支持率入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并在4年后成功连任,直到现在,仍然被很多人评为美国最有声望的十大总统之一。

1961年,功成名就的艾森豪威尔选择了退隐山林,将个人财产全部捐献,并完成了《白宫岁月》与《远征欧陆》两部著作。

看看吧,这样的人生,实在就是“完美”的代名词。

艾森豪威尔最伟大的功绩(艾森豪威尔不光是名将)(2)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的人生起点并不高,1890年出生于美国德州一个破产的家庭,跟麦克阿瑟的家庭没法比。麦克阿瑟的父亲可是美国陆军三星中将,军人世家,对麦克阿瑟的成长影响极大。

艾森豪威尔跟麦克阿瑟都考入了西点军校,但艾森豪威尔毕业时只考了61名,而麦克阿瑟,则是全校第一名,而且成绩打破了西点军校的历史记录。

当然,英雄不怕出身低,1942年2月,原本只作为参谋部军事顾问的艾森豪威尔,突然被任命为欧洲战场总司令。尽管这是经过罗斯福和马歇尔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在外人甚至是艾森豪威尔自己看来,依然是心存疑虑的。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更没有任何指挥大规模作战的经验。

就是在这样一片质疑声中,艾森豪威尔凭借自己的协调能力,顺利完成了北非登陆部署,同年9月,850艘船舰成功登陆北非,拉开了扭转北非局势的序幕。

艾森豪威尔最伟大的功绩(艾森豪威尔不光是名将)(3)

如果说这次的“险恶经历”仅仅是证明自我的话,那么指挥完成空前的诺曼底登陆,则是彻底让他名声大噪。

在当时可供备选的指挥官有不少,其中不乏蒙哥马利、麦克阿瑟甚至巴顿这样的好手,但最终盟军指挥部还是敲定了艾森豪威尔为最终人选。不过,这个担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首先是要扫除德军在海滩上布置的装甲部队,在这个问题上盟军众多将领的意见分歧很大,一时难有定论,最后还是在艾森豪威尔的反复斟酌之后,敲定了“伞兵空降”这一战术。

接着便是恶劣的天气难题,在登陆战开始前夕,整个西海岸突然狂风大作,这样一来,登陆部队几乎就失去了空军的协同作战,伤亡可能大大加剧。不过,已经拿定主意的艾森豪威尔丝毫没有动摇,1944年6月5日清晨,趁风势稍减,他便立刻下达了登陆命令。

幸运的是,德国人认定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盟军不会发动攻势,于是并没有投入太多兵力,结果盟军成功登陆,自此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艾森豪威尔最伟大的功绩(艾森豪威尔不光是名将)(4)

不得不说,艾森豪威尔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处乱不惊的大局观,注定了他在军事上的不平凡。

艾森豪威尔除了在军事上的卓越能力之外,其为人处世之道亦是历来为人所称赞。相比于麦克阿瑟的狂妄、巴顿的暴躁、布莱德雷的低调,艾森豪威尔更像是兼具了他们所有人的优势,低调与张扬、严肃与温情,完美地体现在他的身上,而这样的性格也让他受益良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有一次正驱车赶往总部参加军事会议,却在途中碰到了一对衣衫褴褛的老年夫妇,心中不忍的艾森豪威尔没有听从秘书的劝阻,坚持下车询问并和他们同路前往巴黎。为此,在会议召开一个小时之后,艾森豪威尔才匆匆地赶到。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因为这一慈善之举,得到了意外回报,原来,在他原本的行驶路线上,德国人已经预先设伏,就等着他自投罗网了,但谁也没想到,艾森豪威尔会因为一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程。或许这就叫好人有好报吧。

最后,艾森豪威尔还有一个事儿很值得一说,就是他创造的“十字时间计划”,又叫“四象限法则”。

说起来也很简单,看看下面这个图——

艾森豪威尔最伟大的功绩(艾森豪威尔不光是名将)(5)

艾森豪威尔把一天的工作分成四个类别,分别为: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然后把这一天所有的事都列进去,按照重要和紧急的程度去优先处理一些事,这样,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艾森豪威尔的这个“十字时间计划”,被后来的成功人士奉为经典,传遍了全世界,您不妨也试试,肯定会让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