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好邻居’这个示范,大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我能明显感觉到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了。”房山区西潞南北大街周边的小区居民王文起说。去年5月,西潞街道创新提出“好邻居”协同治理品牌,带动单位、企业、商户和居民各方积极性,推动房山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的开展。

今年是房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的第二年,房山创建示范路口,打造“好邻居”协同治理品牌,设置绿色垃圾楼,组成一支“老工友”志愿服务队解决市民磨刀、修菜板等小事。经过努力,房山区的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社会公共秩序明显提升,市民道德素养正在走上新的台阶。

社区做好居家服务保障工作(打造好邻居品牌)(1)

房山拱辰大街和政通路交汇路口交通情况改善。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五员”促安全 创建百个文明示范路口

2021年,房山全区17个街道乡镇确定创建100个示范路口,其中市级4个、区级26个、乡镇级70个。结合共产党员“上一线、做贡献”实践活动,在市级示范路口配齐“五员”,由党员志愿者、交通民警、交通协管员、辅警和公共文明引导员组成,早晚高峰时段在示范路口开展规范交通行为宣传,劝阻不文明行为。

“我们的工作就是引导一些路人不做闯红灯、压线停车等不文明行为。”房山区拱辰大街和政通路交汇路口的文明引导员窦秀丽穿着志愿者专属的柠檬黄服装,早晚高峰时段会在路口工作。她告诉记者,在文明路口创建之前,过路行人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我们会跟路人讲危害,规劝他们,行人也都基本能够理解,会改正,长期下来,大家就都形成文明的习惯了。”

目前,房山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同比增加162%,路口事故发生率下降46%。房山交通支队良乡大队警长杜楠几乎只看一眼,就能分辨过路车辆车牌真假、车型真假。杜楠说,“开车、骑车的,我们需要去注意他们有没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比如有没有按照规定车道行驶,再去进行纠正。创建以后明显能看出交通秩序得到改善,行人、车辆能够有序通过。”

创建文明示范路口的同时,房山区还规范区内的停车秩序,同步加快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今年共新增经营性的备案停车场12处,新增车位1233个,开放错时共享停车场三处。通过蓝牙道钉围栏建设,房山区共享单车入栏结算率已经达到了86%以上。

基层连心议事 打造“好邻居”品牌

创城工作离不开基层的参与,房山区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城”工作。2021年5月,房山西潞园片区联合党委召集这条路上的十几家单位、企业、商户召开议事会,发出倡议,建设“好邻居”示范一条街。

“好邻居”是房山区西潞街道创新提出的一个协同治理品牌,它激发居民、商户、企业和单位全社会参与,西潞园片区联合党委书记郝爽说:“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一些情况是需要邻里间协同治理的,我们提出‘好邻居’倡议,激发大家发挥‘好邻居’精神,共同来促进片区的发展。”

西潞大街沿街有70多家底商,门前有不少停车位,但停车位都被各个单位商户用锥桶和铁链围了起来,既影响观感,又没有实现共享。为解决车位问题,西潞园片区联合党委召集这条路上的十几家单位、企业、商户召开议事会,发出倡议,建设“好邻居”示范一条街。现在,锥桶和铁链被拆掉了,区发改委院门前的20多个车位,非工作时间可以免费让居民停车,缓解了高峰期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底商门前的环境也变好了。

社区做好居家服务保障工作(打造好邻居品牌)(2)

西潞大街停车难问题得到解决。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王文起告诉记者,“我们居民和商户们一起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卫生日活动,周边环境改善了。现在小区的道路也修了,旧楼也改造了,跟新小区一样,我们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事情。”

“好邻居”品牌作用渗透在创城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减少不文明交通行为,西潞街道联合辖区30余家单位成立了“好邻居”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队员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6个区级和5个街道级文明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大大改善这些路口的交通秩序,行人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

“老工友”志愿队助力 抓好五件小事

在星城街道健德二里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里,塑料空瓶制作而成的花灯挂在“变废为宝”的展示房间里。星城街道第三社区党委书记李冰告诉记者,这里有五个房间,功能各不相同,为的是向群众趣味科普垃圾分类知识。李冰说:“我们驿站还会不定时组织知识竞赛活动,来激励大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梳理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让垃圾分类常态化。”

社区做好居家服务保障工作(打造好邻居品牌)(3)

星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二楼展示着用塑料水瓶制成的灯。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垃圾分类常态化,还只是房山创城行动中主抓“五件小事”中的一件,今年,房山区继续开展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管理、垃圾分类常态化这“五件小事”专项行动服务居民,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022年上半年,已累计新增设晾晒区1534组,机动车停车位增加16046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增加201个,补充种植绿化带89321平方米,规范建筑垃圾集中存放点新增372处,日常维护管理3804组垃圾桶站和107座垃圾分类驿站。

社区做好居家服务保障工作(打造好邻居品牌)(4)

星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生活小事,则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帮助解决。星城街道的多个社区都成立了“老工友”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日常提供帮助,目前星城街道“老工友”团队共有406人。“老工友”志愿服务队员崔大爷说:“我们都是退休的党员,要什么技能的都有,包括木工、电工、理发、磨菜刀。我们借用这个平台,为居民解决一些生活小事,居民很高兴,我们也老有所为,贡献一点力量。”

房山区以“创文明城区,建幸福房山”为主题,坚持全域、全程、全员创建。百个文明示范路口提升行人素养,“好邻居”品牌示范让远亲不如近邻变成现实,“老工友”志愿服务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解决群众难题,全区的常态化创建机制正在不断健全,城市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呈现着新的面貌。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