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

宝塔诗的诗歌形式美,对后世新诗的发展影响极大。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著名诗人都曾经在创作新诗时采用过像宝塔、阶梯等诗行排列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闻一多先生曾提出关于诗歌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音乐美”强调诗的律动,“绘画美”强调诗的意境,“建筑美”强调诗的形式。宝塔诗来说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场合的确发挥了无比的艺术魅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

以下抛砖引玉,展示笔者初中时戏作的一首宝塔诗。

雪夜独宿柏仙庵赏析(宝塔诗鲁谼山春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