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1)

撰文 / 王正绪

编辑 / 柳条

出品 / 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本文经王正绪教授 授权转载


跑马牛人的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目标,都讲能进3,即跑进3小时,业余跑马的人,能跑进3小时,或者哪怕跑近3小时,如跑出3小时2分、3小时5分、3小时8分的成绩,在跑友圈都一定是大神级的存在了。

我一向的目标没那么高。我觉得能跑出330的段位,即3小时30分或30多分(33x)就可以了。

我计算,要跑到33x,一定要按5分钟的配速跑完全程马拉松。我平时跑长距离,一般都不考虑配速,凭着感觉跑——可以说是完全是纯天然地跑。纯天然的跑法,跑半马问题不大,而且中程跑嗨起来还有可能配速提得很高。但是,我总觉得要按5分钟的配速跑完全马,还是有点难(虽然我跑10K时配速肯定可以跑到4'30的配速)。

这么纯天然地玩马拉松玩了近10年后,近年来逐渐整了些稍微专业一点的训练手段,于是PB的提高成为可能。2018年春季代表复旦大学参加与汉堡大学的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当年的汉堡马拉松。这一次跑出了4小时02分,算是近年来少有的一个近4的成绩,脱离了前些年纯天然跑马拉松在4小时30左右徘徊的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我决定冲击3:3X的PB,并将日子选在秋季。

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可以分为春、秋两个赛季。3月至5月底,各地有一大拨赛事。六月以后,天气热了,赛事也相对少了。9月开始直到11月底,是另一拨主要赛事,而深南方的广东、广西等地,赛事可以一直安排到12月。

上海马拉松是每年11月中旬或下旬。从夏天结束、生活重回正轨的九月初起,到十一月中下旬,正好有10个星期左右的准备时间,正是认真执行一套训练方案跑出一个好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2)

冲击PB的所需要的第一个基本的认识:给自己留出10-12个星期的时间

这就是每位跑友冲击PB的所需要的第一个基本的认识——给自己留出10-12个星期的时间:

  • 秋天为例,如果你九月份才能开始系统性地准备和训练,那么报一个11月中下旬的赛事正合适,稍晚点也可以。
  • 如果你想在春天某个赛事冲击PB,那考虑到2月底3月初才能开始系统性地准备,那么选一个5月中下旬的赛事比较合适。

每年上海马拉松的报名是要抽签的。想跑上马冲刺PB,但是报名报不上怎么办?

我的方案是在报名上马、等待抽签的时候,同时报上一个与上马同一天或相邻一两周的赛事。如果上马中签,就跑上马。反之,长三角一带同一天或前后一两周,也有很多赛事可以替代。

冲击PB需要的第二个基本认识:PB不是跑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

留够10周的准备时间以后,这个赛季的PB就是一个“制造”出来的过程。这是冲击PB需要的第二个基本认识——PB不是跑出来的,实际上也不是“冲击”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用10周的时间,按照正确、合理的训练计划,按部就班地做完10周的计划,到时候按照所需要的配速跑完42.195公里,PB就制造出来了。

所以,制造PB的过程,不是比赛那天的3小时30分或4小时,而是从9月初开始到比赛前的那十周或十余周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去用好这十周的时间,把训练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可以了。

比如,我的目标是制造3:30的PB。这个,只需要按500(五分整)的配速,就可以达到。在网上或像《跑步圣经》之类的书中,可以找到就每一个PB目标安排的十周训练计划。

我有此前跑过4小时左右的PB的经验,同时知道自己10公里可以按4分半的配速跑完,半马可以按5分整的配速跑完的。我看到书里3:30成绩跑完全马的十周准备方案就觉得,我是可以做到的。

这样的10周训练计划,仔细一看,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作者一般都会告诉你,马拉松的成绩没有别的原因,就是靠时间累积出来的跑步里程带来的。

跑友们嘴里另外一个常用的词汇是“跑量”,就是指的这个。每周你跑多少公里、每个月跑多少公里,直接决定了你跑全马、半马时候的成绩。

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3)

PB的第三个基本认识——跑量

10周的准备阶段中,每周攒够足够的跑量,就是你制造PB的基本方法。这是制造PB的第三个基本认识——跑量。

书上和教练给的训练方案,也很简单:每周跑(训练)四天:周二、周四、周五、周日。这四天的节奏也很简单。

周二跑间歇跑,也就是所谓的“马拉松跑”,基本原则就是按你要的PB的配速,跑短距离。比如,你的目标PB是3小时30分,你需要的配速是500(五分整),那你周二基本就是按5分的配速,跑几个2000米、或几个1000米,或5000米。可以跑3个两千米,中间休息一两分钟。也可以跑5个1000米,中间也适当休息。也可跑一两个5000米,中间适当休息。

周四一般就是放松跑一个10-15K的距离。你的PB配速是5的话,周四放松跑就按6的配速就可以。

周五或周六,可以跑一个十公里,比周四的配速快一点。

周日则是固定的长距离,传说中的LSD(longer slower distance)。按6左右的配速,跑20K以上的距离。头两三周跑20K,第四周以后争取跑到30K以上。

每周基本就是这样的节奏,坚持十周就可以了。偶尔周日来个十公里比赛或半马比赛,以赛代练,效果很好。

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4)

具体执行起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在头一两周时,由于担心能力不足,容易训练过量——训练要求按5分配速跑间歇跑,我容易跑成4'30的配速;要求跑4'30的配速,我容易跑成4'15,等等。

慢慢地,我发现我的优势是速度,长距离(跑量)偏弱。周日的长距离往往完不成,要求跑20k的时候,可能跑15K就结束了。实际上,整个十周之中,我只跑过1-2次30K以上的距离,当然主要是因为跑长距离需要的时间太多,我拿不出来。

头几周因为上面说的急切的心情,训练过量,一度造成脚底磨出水泡,反而影响了训练。到了中间3-5周,训练逐渐稳定下来,信心也增加。但是,这时候又出现了新的挑战,每周坚持,每周四次的训练,容易带来疲倦、厌倦。有跑友一起训练很重要,有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为了保持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自己找变化(hua yang)也很重要。可以变换训练的地点——比如换某天在邯郸校区训练、某天在江湾校区、某天在大公园里;变换训练的路线——有时候用田径场、有时候用马路、有时候用校园里不同的路线,有时候又结合起来比如在田径场跑前5K,到马路上跑5K,再回到田径场跑2K之类。

这十周的挑战,还包括对工作、生活和其它运动的节奏的调整。对我来说,最难的是这十周因为要完成这些训练,我打排球、羽毛球、踢足球的时间只好忍痛割爱了。

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5)

应对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出差。这次准备过程中我都没有出差,但是在比赛前的第三周,却赶上去孟加拉和尼泊尔调研10天。回来之后,过了一周,即正好在比赛前的一周,又需要去巴基斯坦。去巴基斯坦正好周二出发,周六早上回到国内,而第二天(周日)就要比赛。

出差会很严重地打乱准备的过程。因为这最后三周的出差,我在比赛前把PB的目标从3:30降到3:40。比赛过程中也一直很担心因为最后几周的训练完整度不够,自己完不成原定的计划。

在比赛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我按5分配速跑了26公里。这样我就基本有了信心,并定下了实际比赛时的方案。我准备用5'00的配速跑完前面的30k,而余下的12k,我就准备降速完成了。

这样的话,如果后面12K跑得不算太差,那么最后成绩应该在340左右。如果最后12K根本跑不起来,那么能够350左右完成,我也就认了。

周五晚上从巴基斯坦坐夜班飞机回国,周六一早到北京、随后转机到上海。从虹桥机场步行到虹桥火车站,一个多小时后到了苏州。以一个马拉松老炮的经验和熟悉,办完了取包、吃晚饭、准备补给、预备第二天早上前往发枪地点的等等事宜后,定下闹钟睡去。

最终比赛的过程无法细说了,跑一个完整马拉松的过程总是充满各种愉悦和艰辛。过了终点后,几十秒内手机收到了完赛成绩,3:40的PB制造出来了。

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怎么样(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他)(6)

最简单的结论是,全马要保持4小时以下的成绩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只需每周保持一定跑量就好。每周做至少一次5分配速的间歇跑,每周完成一次15k或以上的距离,再加一次周末的20K或20 。这个量其实不算大,还留下足够的时间可以打一两次排球、羽毛球或踢一次足球。

当然,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这么多时间的,但是每年上下半年各有10周这样来安排,两次全马就可以以相对看得过的成绩跑下来了。


到这里,来跑步打卡,来评论跑圈,来学习跑步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