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温州市政府拟推出包括幸福颐养”“扶残助弱”等政府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其中的“扶残助弱”项目主要破解当前仍存在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困难群体帮扶任务较重”的问题温州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温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洪晓畅是这次参加温州市政协会议的共青团届别的一名新委员,她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发挥青年在助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青春力量建议围绕“助老助残”民生实事项目,依托青年广泛参与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联动全市青年志愿者群体效应,发挥志愿服务在保障社会民生中的三次分配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一个都不能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对青年志愿工作者的意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对青年志愿工作者的意见(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的三次分配作用)

对青年志愿工作者的意见

近日,温州市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温州市政府拟推出包括幸福颐养”“扶残助弱”等政府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其中的“扶残助弱”项目主要破解当前仍存在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困难群体帮扶任务较重”的问题。温州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温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洪晓畅是这次参加温州市政协会议的共青团届别的一名新委员,她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发挥青年在助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青春力量。建议围绕“助老助残”民生实事项目,依托青年广泛参与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联动全市青年志愿者群体效应,发挥志愿服务在保障社会民生中的三次分配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一个都不能少。

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联动全市293.8万注册志愿者、10311个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集体效应,打造一批针对患有身体残疾、孤独症等精神残疾的弱势群体等的助老助残、恤病助医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使志愿服务组织和经费等从单一独立走向多元协同,实现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供给主体(志愿服务组织、基金会、企业等)和供给方式(政府购买、公益创投、众筹募捐、基金会和企业资助等)协同优化。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从第三次分配的角度落实“基础性制度安排”,建议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条例等制度,给予志愿服务以利益激励、价值引导和道德奖赏,引导人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诸如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第三次分配,使得帮扶工作长效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议在当前使用面广的“志愿汇”作为统一的聚合平台,增加需求侧信息发布和服务对接端口,实现全市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需求者以及资源透明共享;此外增加供需和资源对接精准匹配与智能推送功能,类似温州医科大学“星海”孤独症家庭赋能志愿服务中心全国首创的“孤独症志愿服务地图”,就像共享单车一样,打开APP就能看到哪里有相关正规机构可以提供帮助。该项目得到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孙春兰副总理点赞。

指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新时代温州青年一定牢记嘱托,通过创新新时代智慧互联的工作方式,让志愿服务发挥三次分配作用、形成集成联动效应、精准触达困难群体的切实需求,成为青春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大公约数!擦亮“幸福生活”底色,为打造共建共享、温馨温暖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青春力量!(作者洪晓畅,系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温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