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7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据说下雨的时候看姑苏会更接近她的灵魂,春绵、夏暴、秋瑟、冬冷,无论哪种情行下,雨水会洗出水乡的原色,或浓或淡,或疏或密,都有着姑苏的线条和yùn( )味。yōu( )然流淌的小河、挂着鸟笼的临水露台、带点jīn( )持感的青石板路、体态大到与小街不成比例的老树、满脸褶皱而表情淡然的阿婆,与我们温暖相遇。一场雨,让姑苏退回到时间的更深处。慢下来,人不多,独白与níng( )望,出神或沉致,不再是一个夕日的梦。

图l《厚度决定高度》(上图中也是这六个字) 如图《阅读成就梦想》

【材料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情况:

学科网成卷七年级下语文半期试卷(初一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材料四】针对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的现象,专家们各抒己见:

徐升国(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于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10.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

B. 由“某中学学生阅读调查表”可以看出,近年来这所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并且喜欢纸质阅读和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学生人数同步大幅增长。

C. 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

D. 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11. 假如你是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从材料二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学校“读书日”活动的宣传画并说明理由。

12. 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未来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发展趋势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空屋

唐池子

①老家花湾的祖屋空了,成了花湾最后一幢空屋。

②我家祖屋是爷爷买下来的。木结构的老宅子,古老宽阔。宅子后面是茂盛的竹山林。当年爷爷凭精湛的木匠手艺,赚了一笔钱,渡过河买下宅子安家花湾。

③等我们出生长大,宅子已至暮年。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外面落大雨,屋里落小雨。下雨天第一件事是四姊妹拔腿飞奔找盆接漏雨,妈妈则冷静自若地指挥。

④好多次妈妈和父亲商量盖新房,父亲不响;妈妈找父亲吵,父亲还是不响。

⑤最后父亲摊了自己的底牌:“造屋不如育人,唐家的每分积蓄都得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任何人不能动一分。生活再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孩子的教育绝不许吃亏。”父亲说话时眼光一一掠过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只要你们有志气读,我就有能力供你们读,就是读到外国去,爸爸也认。”

⑥爷爷留下的老宅子虽然老旧,但给童年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忆。两条家蛇曾与我们共居一宅多年,我的小说《花湾传奇》就是写这段记忆。木结构的房子与自然契合,我在老宅子的幽深神秘里,听见天地万物呼吸的声音:结蜂窝长绿藓开野花的墙壁,摆嘎吱嘎吱纺纱机的黑阁楼,蹲在青石板、老用那双黄宝石眼睛仰着没脖子的头呆呆望我的老蟾蜍,春天从黧黑瓦上冒出来、撑把带仙气小伞的洁白菌类……老屋中很多很多细节,像捞刀河的水,滔滔流动在我的血脉里。

⑦我上高中时父母实在是无奈生计艰难,把一片房出租给酿酒夫妇。到我上大学时,房子不再出租,基本恢复到原先的样子,只是老屋已经千疮百孔。

⑧我上大三那年,发生了大改变。从深圳打工的弟弟,回来提出要起新屋,而且要起那种两层的洋楼。在爸爸反时前,弟弟掏出了他的设计图纸,还有五万现金。那是弟弟挖到的第一捅金。精干的弟弟,首先让全家人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住上了新洋房。

⑨这幢房子完全改变了爷爷老宅子的结构,焕然一新。那时乡村还很少套间洋房,房子建好后,成了花湾最漂亮的房子,人人羡慕不已。父亲很有些得意,下雨时,把左邻右舍喊拢到院子里坐,几排木靠背椅,一张大圆桌,边饮新茶嗑瓜子边看雨花落,那场面好像他们正喜洋洋欣赏一场雨幕电影。

⑩可惜辛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没在新楼里住上多久,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突然离世。父亲虽然走了,一家人的心却贴得更紧了。这些年弟弟挑起大梁,承袭父亲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修整老屋的环境。节假日,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尽享乡情亲情。

⑪然而花湾已经不再是花湾。去年以来,乡路变得越来越窄,钢铁机器不分昼夜在附近挖掘施工,稻田和房屋已寻不着踪影,花湾变得面目全非了。

⑫妈妈再不舍,也终是同意搬离。“你是花湾最后一幢空屋,是花湾人对故乡最后一点念想,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哦。”搬家时妈妈眼泪汪汪转头低声嘱咐空屋。

⑬我这次回老家,就是为了去看花湾的空屋。

⑭即便是站在隔着院子的大门边,我感觉自己依然听见了空屋的心跳,噗咚,噗咚,噗咚。虽然祖屋空了,感觉却是满满的。这里盛着我们一家四代人多少幸福的记忆和爱!

(选自《文汇报》2019年5月27,有删改)

13. 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4. 母亲要盖新房,和父亲商量,甚至找他吵,父亲都不响。可是新屋落成后,“父亲很有些得意”,请分析父亲前后的行为是否矛盾。

15. 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是写下雨时家人在祖屋中的活动,有何作用?

16. 文章题为“空屋”,却用了大量笔墨写老屋及新屋,试探究这样写的意图。

第三部分

17.作文。

生命中常会面临告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经告别什么?

请以“那一次,我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