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之隔,是上海市区与崇明岛之间的“天堑”,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崇明岛与市区之间只有轮船可通行的漫长年代,我却常常怀念那时的“慢”生活,和记忆中早已根植于心的家乡味道。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1)

上海长江隧桥

外婆的豆腐干茭白炒虾

豆腐干、河虾,还有茭白是外公一大早去猛将庙镇上买的,外公一辈子不会骑自行车,去哪儿都是靠两只脚。多少年前外公去六七公里外的窑厂上下班是靠两只脚,去一二公里的镇上就更不在话下了。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2)

茭白

外公买好了食材,外婆就负责切和烧。外婆将豆腐干切成一片片的,很工整,像艺术品。茭白剥去皮,再被切成两半,不知外婆是怎么使刀的,最后出来的成品都是块状的。一只只鲜活的河虾,剪掉头上的毛须,用刷子刷一遍,再放水里清洗一遍。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3)

河虾

起油锅时,有伙伴叫我,我还是没忍住跑了出去,只听到耳边刷刷的油锅声,和外婆的呼喊声,早点回来,不要皮!回来时,一大盘豆腐干茭白炒虾已经上桌,香气逼人的在我没进屋时就闻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快走几步进去,不管不顾地伸手就抓,在外婆呵斥我洗手时,我已经抓过一只虾在嘴巴里咀嚼。

恰到好处的甜,和恰到好处的鲜,真的是太过美味了!并且“卖相”也足够诱人,菜的色泽透亮,河虾的红,茭白的白,豆腐干的褐色,几种颜色的交织和配合,真的是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这个菜无疑是外婆的拿手好菜。让我百吃不厌。当然,每次去外婆家,不用我说,外婆一准会叫外公一大早去镇上买食材。

这么些年过后,我学着去烧这个菜,始终烧不出那个美妙的滋味。

奶奶的菜肉蛋饺

我一直觉得蛋饺的制作很简单,当然,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奶奶。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4)

崇明蛋饺

奶奶做的蛋饺每个都规规整整,像是磨具里出来的一样。看奶奶先剁肉,将一块肉剁成肉馅,我以为是简单的事情。拿起刀,我在砧板上试着剁了几下,刀也沉,剁下去的手也越来越沉。我扔下刀,不剁了!撒腿就跑了出去。我再进来时,肉已经变成了肉馅,不知道奶奶是施了怎样的魔力。旁边还有洗拣干净的蔬菜,有时是青菜,或是荠菜,再或是芹菜。再要把肉馅和蔬菜剁在一起。奶奶说,要不要再试试?我摇摇手,说,还是不要了。很快,此起彼伏是奶奶剁馅的声音,很有规律,也很悦耳,竟让我想起了学校音乐老师教我们的歌曲。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5)

崇明人家灶头

再看时,剁好的菜肉馅已经被奶奶捏成了一个个球状,大小都差不多,放在一个盘子里。油锅起好,早已搅拌好的蛋液由奶奶手上的调羹徐徐倒下,唰地一声,很快就现出同样规整的蛋皮,菜肉馅放在了蛋皮上,轻轻地用铲子把蛋皮卷成一圈,再将未闭合的蛋皮往油里一滚,竟是已看不见菜肉馅的蛋饺了。反复操作,奶奶娴熟之极。包好十几个、二十几个蛋饺,再放回锅里,加水煮沸。远远地,锅盖还没掀开,我就闻到了喷喷香的蛋饺。

那时我们家造新楼房,我在隔壁奶奶家吃午饭,往米饭里放上一个蛋饺,一口饭一口蛋饺,狼吞虎咽般地,奶奶说,不要急不要急,慢慢吃——这话,今天还在我耳边萦绕,和挥之不去的蛋饺香味。

妈妈的凉拌金瓜

金瓜是崇明岛上的特产,我也是到了上海才知道的。这是不是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凉拌金瓜无疑是我小时候的暑期午间最喜欢吃的一个菜了。我曾经创下连续一个多月中午吃金瓜的纪录,一碗白米饭,一碗凉拌金瓜,其他什么菜都不需要。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6)

凉拌金瓜

凉拌金瓜是母亲的拿手菜。地里长的金瓜在屋子前的水泥地上排定,像列兵的队伍。烈日下它们享受着暴晒而毫不动容,所以我一直觉得,这金瓜是最坚忍的一个菜,不像别的菜,很快就蔫了或是干了。

母亲取了一个金瓜,去掉里面的瓤,切成一片片,灶台上大锅里的水已经烧开,徐徐地放入,再用筷子将它们沉在水中。这也是一直让我艳羡的,城市里不可能有灶台,也没有那么大的锅,没放多少食材就满了。金瓜被取出时已经松软,放入冷水中,用手去扒松软的丝。不知不觉,竟放满了一个大碗。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7)

金瓜丝

再一番操作,原本看起来不起眼的金瓜丝,在碗里泛着油光,掺杂着碎小的葱花,黄绿相间,透着一股麻油香,我已经控制不住地拿起筷子就往上挑了。

我常拍马屁地和母亲说,你做的凉拌金瓜,绝对要比饭店里做得好。母亲笑着说,你只会说。

每年,因为我喜欢吃,母亲总在院子里种满了金瓜,一眼望过去,就是好几十个圆滚滚的金瓜躺在地里。

上海人的特色菜是什么菜(三个女人一家菜)(8)

金瓜

每次,我回上海时都会带上几个金瓜。每次,家里的桌上都有一盘凉拌金瓜,盘子是越换越精致了,凉拌金瓜还是一样的味道。

越过凉拌金瓜,我还看见了母亲鬓发间的斑白。我搛了一筷金瓜丝往嘴里塞,连连说,好吃,好吃。母亲说,好吃就多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