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第一次看到高金Thor1000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种跟第一次看到奔达燎LFC700时相同的思考。

“这种带有科幻风,仿佛来自未来的非主流巡航车,到底应该卖给谁?”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

要说国内目前的造车工艺,高金妥妥地位列前三甚至仅次于豪爵,但是我始终认为高金做事踏实厚道,但是在理念这一块始终有所欠缺。

Flame500倾力打造机甲风;GK1200全力营造界于T120和Speed Twin之间的实际表现;Thor1000又将产品力、颠覆力发挥到了极致。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

产品本身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完全可以说是大贸车水平。

但是总感觉这几个极其优秀的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人物画像做得并不好。换句话说:你想卖给谁?

兜兜转转半天,我觉得产品指向性最清晰的,居然还是高金正式推出的第一款车:GK500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

换言之,产品越做越好,但是定位却越来越模糊了。

不停探索和创新,这是很积极的,但同时这又是很危险的。

当然,你可以说高金有钱,不在乎前期的阵痛,反正话怎么说都行。在我看来,赶紧找到准确的蓄力方向才是当务之急。

例如:豪爵打定主意做“以人为本”精品通路车和中小排量玩乐车型;春风打定主意抢占未来产品市场、销售售后渠道、后市场;钱江打定主意抢新手市场,一门研究外观完全放弃内在;隆鑫无极打定主意开发各种动力平台…..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

也许我们常人对企业的战略思想褒贬不一,但这些大厂都是有明确的目标的。

回来看看高金呢?

高金的优势就是金属件、发动机、精加工,这些都是硬件,关键从最近推出的几个产品来说,我实在没看懂到底要干啥。

GK1200瞄准高端市场?文化没有形成、品牌价值也不足以支持起这么沉重的产品,价格就定不起来,反过来国内可能还要落个口实,弄得可能出现谁买谁尴尬的窘境。

Thor1000貌似就想用一个未来朋克风格来继续试探中高端人群的喜爱偏好。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效果咋样确实不好说。

看看这台车的定价,58800,说实话我在试过这台车后我个人认为它的产品力明显是可以支撑起至少7万的定价的。

这还是反映了一个前面我说的老问题:这台车到底想要卖给谁?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6)

想买哈雷印第安的人是绝对不会买这台车的,只有建雅香帅预算的人又买不起,我唯一能想到目前高金就是搏一下奔达燎700的目标消费者。

确实未来科幻系精品巡航车是一个市场空白,但,非常小众。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7)

我前期测评的派方星航3严格来说也是这个类型的产品,市场接受度如何,还需要经过验证。

定位

那么赶紧说说它的定位。

这车看着又大又长,240mm的宽胎,特别看到那个269Kg的整备质量,你可能会觉得它就跟史前巨兽一样吧?

事实上,还真不是,“反差萌”这个词完全可以用在它身上。

我在试车前也是隐隐有些担心,会不会跟哈雷运动者那车那么难骑。结果,完全不是,我甚至觉得新手都可以驾驭它。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8)

所以,它就是适合那种技术力量不太达标,又想驾驶公升级巡航车的车友。

特立独行,人和车都是。

静态表现

整体外观

首先,网上一片的赞美之词,我要泼个冷水。

并不是说这台车造型有问题,而是高金至今都没有改变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家族外观。

我测这台车是跟派方星舰3一起拉出来试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9)

虽然Thor1000的整体用料做工细节都比星舰3好了几个档,但派方在家族化造型这一点,一开始就理解得很透。

这个品牌已经亮相的四款新车:星舰3、星舰6、泰坦和引力都有非常鲜明的家族外观。(另外一款电动车实在有点暂时欣赏不了)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0)

我认为家族外观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别上来就说套娃,家族化外观是非常有辨识度的,不同类型且辨识度极高的家族化设计,会在人们的视野内极大提升品牌存在感。

满街的凌渡、途观、途昂、高尔夫、POLO、迈腾、帕萨特们,即使没有像样的高大上的超跑或者大排量,你觉得一般人眼里,是不是觉得大众都很高大上?至少满街都是,买了不会错,是不?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1)

同时,家族化设计还会极大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零配件通用率增高,势必会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有了让利于消费者的可能。

而高金就是每个车就是那一个车,GK1200、Thor1000、Flame500、GK500一起拉出去,不看logo外行人能看出这是一个品牌的车吗?

也许你要说是布雷斯通的问题,但是想提高品牌认同度,我认为家族化设计是一定要提上日程的。其实GK500的X元素真的挺好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2)

“钢铁巨兽”,“力量感”,第一次看到它,我认为任何人都有且只有这一种想法。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3)

Thor1000实车真的是非常霸气,同时全身都是金属件,肉眼可及的塑料件屈指可数。我看了半天,貌似就只有钥匙孔周围、手把按键周围是塑料件?

高金一贯就擅长金属件,高金的金属件制造加工工艺国内真的已经完全跟豪爵不相上下了。

也许是想扬长避短吧,不过我确实觉得金属件用料实在有点过了。

金属件过多,后期维修成本、更换难度肯定要高于在合理的地方使用塑料件。并且最关键的“轻量化”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4)

全车塑料件我标注出来了,其他没标注出来的,你能想到的绝大多数都是金属件。

高金明明是有仿赛计划的,但是迟迟不推出,很大的问题可能就在这里。相信我,塑料件能做好,不比金属件的处理要简单,环节更多,成本也不一定就比纯用金属件低。

高金这些车就跟成本不要钱一样,肌肉已经亮了足够多了,也许到了它的仿赛车型推出,如果造好了,那才是一个质的飞跃。

这台车,巡航车,重是优点,好吧,又让你“躲”过去了,咱们又看看后面的adv咋样。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5)

漆水其实依然不算国内顶尖水平,还是那句话,每次我都是骑我自己小踏板去借车的,任何车,漆水方面对比下我的豪爵UHR就完了,差距显而易见。

但是高金的每款车都是能看到进步的,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提出表扬的,下面我们一点点说。

发动机外观

一个公升级的大V缸巡航车,发动机本体就是一个最大的装饰件。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6)

无论是仿散热鳍片的造型、螺丝一致性、缸体表面细腻度、镀铬件成色、金属毛刺控制,说实话我真心挑不出来任何问题,这不是国内顶级水平?甚至说它是世界一流水平,有问题吗?

也许从整体设计上来说,距离“艺术品”的水平还有差距,但是真的很小了。

骑行三角

坐姿来说,Thor1000是非常传统的美式巡航车坐姿。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7)

手抬得比较高,腿伸得比较靠前,屁股在手脚连接线的等高处。所有摩托车骑乘姿中,这样经典的美式巡航车坐姿是最舒适、最放松的,没有之一。

680mm的座高,什么概念?

CM300、奔达金吉拉这类我感觉就跟坐在地上骑的车,它们的座高是690mm。没错,Thor1000还要更低一些。

即使是车身比那些小排量巡航车要更宽,座椅更宽,它的落脚难度依然是最低的这一类。

我172cm,70kg,这台车的落脚情况如下: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8)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19)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0)

没有任何难度和门槛可言,我认为155cm以上的车友,即使是女车友都可以轻松落脚。

坐垫质感并不是春风800mt那种软得Q弹,而是一种软硬适中,支撑力比较好的材质。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1)

我不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去形容,总之就是这个座椅能够让这台巡航车骑起来更舒适,为驾驶加分。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

Thor1000的脚踏也必须好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2)

我40码的脚,这个脚踏的宽度、长度都非常非常合适,同时这个脚踏胶非常非常厚,在实际骑行过程中震动抑制非常好。

但是,与之相对的,这个换挡杆个人建议是有一定改进空间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3)

想要升档,我这么普通的骑行靴,简直伸不到档杆下,降档问题不大。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4)

总之这类巡航车,个人还是更推荐上一个TR300那种前后档,听我的,适应一两天肯定就习惯了。

不过,换挡杆这一点已经跟厂家进行了反馈,大概率量产版会加上。

对了,对于很少骑巡航车的朋友要说一句,一般来说巡航车并不像其它车型那么需要夹紧油箱,所以这台车你要说油箱夹起来不是太舒服那着实有点冤枉它了。

第一视角仪表

整个骑乘第一视角还是非常干净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5)

而骑上去视觉第一焦点一定就是这副仪表。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6)

怎么说呢,现在全彩液晶仪表已经完成主流了,确实可以显示更丰富的信息,优秀的UI设计也会表现出不少高级感。

但是,长时间关注我的朋友一定发现,现在这些彩屏相比于物理指针,时速转速显示就总是有延迟。

这段时间骑的几十台车,貌似我印象里没有延迟或者说延迟可以忽略不计的彩色大屏也就只有兰美达G350了。

怎么说?这肯定是槽点,但是感觉乌鸦一般黑,也就不怎么算不能饶恕的缺点了,我的解决方法就是不看仪表,懒得糟心,我又特别处女座。

整个UI界面我个人觉得相比之前GK1200的要好了,至少关键信息字体大,设计风格也统一,颜色也不会过于锐利,不会满屏挤得都是字搞得花花绿绿的了。

车把

往两侧看,Thor1000的手把按键明显是一套全新模具,终于不是那副升仕首用的通用件了。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7)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8)

左手USB充电口做工极好,并且配件一致性也很好,所有手把按键的按压和反馈手感极好,真的是极好,大贸级别没有任何问题。

说到按键,今年内一个是这个高金Thor1000,还有一个就是春风450SR的手把按键质感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的。

说个小细节:Thor1000的双闪是带转向优先功能的,我自己UHR没有这个功能我就要在细节上扣一分。

但是高金这个精致度来说我个人认为更胜一筹,它就是最佳。

后视镜

Thor1000的后视镜功能性还是不错,视野比较宽阔。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29)

并且,特么居然还是金属件。

怠速的时候后视镜抖动比较大,只要起步就好了,大概4000转左右会糊一下,转速再升高又会缓和一些。总的来说无论是外观、材质还是实用性都已经无可挑剔了。

老说优点确实感觉有点像恰饭文,我还是尽量憋点槽点出来,不然键盘侠都找不到兴奋点了。

首先就是大灯上面的这一块装饰件。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0)

这一点比较主观,我觉得这一块特别多余。

我知道下面有线束,但是你懂吧?就是觉得丑,我一直就幻想没有那一块多好。

再来就是前脸大灯的造型。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1)

大灯未开启的时候还行,但是一开启…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2)

说真的,我越看越像托马斯小火车。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3)

另外就是转向灯两端留个镂空是啥意思?刻意做的造型吗?别说这是为了空气动力学。

我突发奇想,我一直都在说家族化外观,有没有可能高金以后把大灯或者前脸都统一成Thor1000这样?只要设计感到位了,标志化到位了,托马斯就托马斯,这不挺好的?再次表扬派方的家族化外观。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4)

大灯照明效果我忘记拍了,近光切线非常明显,宽度也足够覆盖四车道,远光照射范围也比较宽,灯效依然算目前的顶级水平。

轮胎

差点忘说了,这条240mm的大宽胎怎么能不说呢?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5)

无论照片还是实车看起来,这条大宽胎毫无违和感,霸气侧漏,气势十足。

只是这价格…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6)

一般的扒胎机能不能弄下来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厉害的样子。

整条胎的截面形状属于圆的,接地面积在雨天我看了下,大概有后尾灯那么宽。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7)

也许因为这么大的接地面积,让高金有信心不加TC?

再说说甩泥效果。

首先骑这类车的场景就应该在艳阳天,高高兴兴出行,短小上浮的后座,也注定了这台车挡泥效果一定不算好。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8)

下雨天我骑了十分钟,后背到头盔直接一道水痕。

这边建议雨天尽量多做好人好事,带个妹子。

排气

差点忘了说了,这根排气,是会烫腿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39)

印象里小米骑了没多久,应该不超过20分钟,第一次落脚就被我圈出的排气头段烫了一下,这里强烈建议各位车主今后骑这车还是尽量着长裤,反正自己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

不过这个排气无论是做工还是牢固程度完全是教科书艺术品级别,非常好。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0)

动态表现

发动机特性

这台车停着不动,但凡你没骑过它,会不会觉得它大概率跟哈雷印第安那种车一样难骑的要死?再不济跟什么XSR900、W800那类车一样你需要跟它较劲?

还是简单报个参数:80度夹角V2发动机,缸径*行程为92mm*75mm,实际排量997cc,压缩比10.3:1,7200转爆发最大马力89.7匹,6000转爆发最大扭矩95牛米。

我知道还是有不少新手朋友要看我文章的,简单讲讲巡航车的参数特点。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1)

但凡是这类大排量巡航车,它都不怎么强调最大马力,所以你会看到这么一台公升级的车,最大马力只有89.7,跟那赛600几乎一样?

正经巡航车,都是强调低扭的,也就是发动机调校都是偏低扭的,因为巡航车由于体量、轴距、车架等因素,再结合它的具体用途和使用场景,它都是跑不快的。

所以也别嫌哈雷那么大排量跑不快,刹不住,正常的。

这类大排量双缸发动机都会在很早的转速就爆发最大扭矩,实际表现就是你油门轻轻一给,车子就很大力地开始前进了,能造成一个我车能跑很快的假象。

比如哈雷肥仔114在3250转就能爆发144牛米的恐怖扭矩,高金自家GK1200在3100转就能爆发108牛米的最大扭矩。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2)

那么你肯定要问为啥这个Thor1000在6000转才能爆发最大扭矩95牛米呢?

说实话我在没骑过这台车的时候也很奇怪,这类车难道不应该3、4千转就爆发最大扭矩吗?

实际骑过就知道,大概在3500转起,你就能明显能感觉到这台车汹涌澎湃的拉扯感了,6000转时车速已经很快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台车在运动模式下,3-4千转的时候油门调校有点过于灵敏了,灵敏到路面即使看起来再平坦,上面总是有一些小小的起伏颠簸的,就这么小的起伏颠簸传递到手把上车子都会因为这个巨大的扭矩输出而出现一些前后闯动。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3)

这一点感受其实不是太好,目前已经把这个问题反馈给厂家了。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驾驶模式的问题,个人感受这两个驾驶模式有点过于性格分裂了。

普通模式我感觉光就动力而言,有点太过于温顺了,请注意这不是批评,这类车本来就是骑帅不骑快的,我个人也更加倾向大多数时候都用普通模式骑行。

就体感来说,普通模式就跟驾驶一台500-600cc的车差不多。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4)

当然,一换到运动模式,这台车马上就精神了,不过有点精神过头了,变得比较冲了,这个感觉就一定是那种现代公升级车能给到人的驾驶体感了。没错,就是那种恐惧感。

这种感觉如果放到一台运动街车或者跑车身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么猛反应这么迅速的出力特性放到一个弯道不怎么行的巡航车上就比较违和了。

个人建议可以把运动模式出力调弱一些,钝一些,别那么冲,完全不符合这台车的定位,不要为了做驾驶模式而做驾驶模式。

震动的话,这台发动机真的完全就感觉不到哈雷大V缸那种咚咚咚的存在感,这发动机给人感觉就跟铃木DL1050XT一样,说好听点是温驯,说不好听就是没有什么生命力。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5)

整个全速域区间的震动我觉得都是控制的非常优秀的,不过这对于一台巡航车来说可能不全算优点。

如果以舒适来说,这发动机表现没得说,但是要论味儿,还真差点意思。

传统巡航车,我就不说哈雷,就算是前些天我测评的派方星舰3,我用6档2000转骑行,发动机就会传递给我一种鼓动感,就是那种要熄火不熄火,要拖档不拖档的感觉,这个状态是传统巡航车的灵魂。

而这台Thor1000的这个感觉是没有哈雷那类车强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6)

另外我没有去拉什么极速,测什么零百,我怕被人笑。

定速巡航

Thor1000的定速巡航功能还是挺人性化的,只不过需要60公里时速以上才能开启,按动上下键可以改变车速,捏刹车巡航功能就取消了。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7)

这套定速巡航的操作逻辑应该是国产车最好的了,春风的那两个还不行。

操控性

前面说过,这台车如果停在那不动,你在没骑过它之前,肯定认为是一台巨难骑无比的车。

但是,出人意料啊。

这台车从扶正车身的那一刻起,你就会忘记它原来整备质量高达269Kg。

269Kg是什么概念?比水鸟ADV还要重1Kg。这不闹吗?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8)

实际上,由于这如此低的重心分配,这台车扶正的感觉我甚至感觉跟记忆中豪爵TR300没差多少,就有这么轻松。

再来,奔达燎700、老突破那种大宽胎带给人的额外负担有多大,相信骑过它们的人可以说是心有余悸吧?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49)

一到弯道肯定皱眉,过弯想把车子压下去就很累,车头也在跟人较劲,碰到稍微大一点的弯必须要提前减速,用力改变身体重心才能转过去。

而Thor1000,这过弯难度我觉得都不能用轻松来形容,简直是直逼一台普通街车。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0)

弯中车把也不跟人较劲,稍微一改变重心车头马上就指向你想去的方向了,并且弯中车把也很稳定,不会给人丝毫的压力,更不会给人抢把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神奇。

但是,269Kg的整备质量以及1665mm的超长轴距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建议过弯还是悠着点,别被表面现象给骗了,以免造成危险。

车架表现依然找不到槽点,这么大车,非常的整,我冲减速带弹老高车子也没有拧的感觉,弯道表现也一样。

悬架表现

前后减震均为KYB,前43mm一个巨粗的不可调倒置减震,后预载和回弹可调的中置减震。

个人感觉减震整体有一些硬,小颠簸过滤就还好,中大颠簸还是觉得屁股上的冲击来得是比较大的,人会经常弹离坐垫。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1)

如果我是车主我会希望减震再软一些,巡航车做激烈操作本身就不是常态,也不能指望一个巡航车运动性能有多好。

离合器表现

简单带过吧。

液压离合轻重适中,60公里时速五档降三档,四挡降二档,FCC滑动离合没有任何问题。

空档巨好找,入一档的时候动静还是比较大,换挡过程中档位清晰,质感清脆但是吸入感一般,国产车第一梯队换挡表现是肯定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2)

唯一的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换挡杆位置问题,这个已经提出了就不再赘述了。

制动表现

Thor我真的是很认真在找槽点,为数不多的槽点我可能会给到这套制动系统。

看规格,前320mm双盘西互对向四活塞双卡钳,后300mm单盘配西互活动卡钳,真不低了。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3)

但是,整个刹车手感行程较长,手感比较线性,紧急制动给人信心并不是很足。

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管是轴距太长还是整备质量太大,当危机出现时,我一定是更愿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车在稳定的状态下按住的。

行程又长,捏刹车力气又大,电光火石的这一瞬间,就有可能给驾驶者造成一定的恐惧感,客观上这是不舒服的。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4)

但是看硬件,按理说Thor1000这套制动系统真心不算弱了。

考虑到刹车片规格也不低了,并且原车就是钢喉,如果我是车主我可能提车就会换一副放大倍数更大的上泵,直推、侧推、品牌都可以视自身经济能力而定。

由于巡航车比一般车型更重视后刹,目前这个制动力和脚感都没有问题。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5)

博世的ABS介入时机有点晚,这个不清楚是不是个体问题,按理说这类车早介入才是对的,量产车咱们再来看看。

总结

还是回到文章开始时我的一些拙见,目前高金的车从产品力来说真的已经是大贸级别了,键盘侠非要挑刺那随你们便。

但是如果以更高的要求来看,比如成本控制,比如家族化外观,比如产品性格统一,比如后市场,比如品牌影响力,比如网点建设,我认为高金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6)

不过客观来说,高金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要知道,必须要将产品做到极致的好,才有机会能谈到上面这些问题。我个人如此苛刻的期许真的是纯粹是希望高金早日成为世界级别品牌。

高金加油!真·国货曙光(我测评GK1200的文章标题)!但是,请注意目前还只是曙光,要论“之光”,目前看来还真只有豪爵,其它所有品牌差距还是明显,不管你们承不承认。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7)

优点说多了又说我恰饭,我直接说缺点:

1.换挡杆位置有问题,最好能加上前后档,已反馈厂家。

2.仪表一如既往转速延迟,这个有点不好改,不过我就没见过两台完全没有延迟的。

3.运动模式油门响应有些太过于灵敏,已反馈厂家。

4.前刹制动手感过于线性,整个制动过程没有给到驾驶者最大的安定感。

其实这些问题除了上泵之外都比较好改,大概率量产版是一台非常完美的车。

购买建议

说实话,如此优秀的产品,就产品本身来说,我认为卖7万都不算贵。

但是目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台车的目标消费人群是谁。想买哈雷的我觉得不会有太多人考虑买这台车,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一些之前考虑奔达燎700的这一类消费者。

他们喜欢巡航,喜欢体量,但是又没有哈雷情结,预算也在10万以下,年轻、思维超前不愿循规蹈矩的独行侠们。

道尔顿1000和2000哪个更好(表里不一的国产)(58)

如果看不上奔达的品质和售后,我想不出来有何理由不选这台高金Thor1000。不要说看重四缸,我觉得巡航车能造成这样已经是认知创新极限了,CBR650R的高仿发动机放到一台美式巡航车,说实话我都想不出来怎么去描述这个事。

这是一台目前很少的更适合高个子车友骑行的车。

哦对了,还有一万多差价呢。反正如果能多拿一万多,你的享受绝对是升级的,绝对是值回票价的。

差不多了,老规矩,如果您觉得我的测评对您选车有所参考,那真的非常荣幸,可以的话,能够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那就更加感激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