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治家格言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1)

一、族谱字派

平安《平溪张氏族谱》 平安村张姓是张永传后裔,修谱9次: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首修,首士其吉、一廷、季雅、九韶;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修,首士大鹏、标、嘉谟、文浩;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修,首士文觐、文学、名树;清咸丰元年(1851年)四修,首士青书、荣、绍炽、鸣皁、蜚声;清光绪九年(1883年)五修,首士鸣皁、德潘、来凤、雲峰;民国三年(1914年)六修,首士师艺、德焰、相楼、相瀁、业淮、业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修,首士复泰;1989年西岭平安联修张氏永传族谱,首士家渭、时代、法明、家柯;2011年续修张氏永传族谱,首士家渭、业珊、声烟、声炜、法琎。平溪字派:“彥允懋意友,用存天元邦(时廷汝登惟),文名绍祖德,相业复家声,开展金貂序,宣扬玉佩鸣,江居先慕曲,溪聚近雲平,万世寻号志,人皆望族称”。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2)

汉田《翰溪刘氏族谱》 翰田刘氏“务本堂”修谱6次。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首修,主修、倡修利怱、贞昊;清道光三年(1823年)二修,主修、倡修贞江(太学生钦官);清咸丰十年(1860年)三修,倡修天洛(太学生钦官),主修刘淇(国学奏加修职郎)、燃藜(邑庠生),编修刘淑(太学生)、刘涯(邑庠生);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四修,倡修天泰(邑庠生),主修燃藜(明经附进士例授修职郎候选儒学司训)、立森(邑庠生),编修会文(太学生)、琼林(邑庠生);民国十年(1921年)五修,倡修德试(太学生)、藻香(佐理毕业),主修志芳(邑庠生),纂修德讚(邑庠生)、刘骥(毕业生),编修允文(邑庠生)、子衡(毕业生);1999年七修族谱,总理礼琨、礼锋,主修仁懋,编纂新发生、礼坤、义淮。原谱四十字派:“巨善福明有,义礼智昭懿(伦),子倬正日以,常诚意修齐,端道元亨利,崇大学文章,贞钦天德仁,万世发祥光”。新增四十字:“本宗传英贤,乾坤来相继,忠厚功名扬,久远平和康,孝廉衍嘉瑞,耕读致富贵,兴邦振隆昌,卿祖源悠长”。

冷水《观溪刘氏族谱》 冷水刘氏为仙下观背分支,8次修谱。清乾隆九年(1744年)首修,清嘉庆十年(1805年)二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六修,1989年七修,2014年八修。合族原老派:“万铉寿以伯,玉持仕金清,宣正承元文,明良同时祝,英伟大作兴,爵荣光禄位,彦俊庆盈廷,道善积有斯,德泽自常存,绍武盛朝起,富贵振家声”。七修新增字派:“报本念亲恩”。八修新增字派:“继汉邦立恒”。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3)

琵琶《雩阳龙溪钟氏族谱》 琵琶村承恩堂钟姓是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之子嘉玮(钟姓30世)系下的后裔,承恩堂修谱8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首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修,主修鸣袍、嘉敏、闻韬,纂修嘉牧;清乾隆二年(1737年)三修,主修而运、世贵,纂修钟灵;四修、五修谱不存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修,主修而遐,纂修良辅;清乾隆五十九(1794年)七修,主修宜琬,纂修文捷、章恭;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修,主修文柔,纂修章礼、讳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修,主修章官,纂修子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修,主修德清,纂修德谅。琵琶钟氏承恩堂的字派,从接公35世开始:“国正一传英士思,应龙光会朝廷齐,邦伯崇大蕴人宏,汝守鸣闻有世昌,维嘉而允宜”。十修族谱增加20个新字派:“文章启道德,礼训定经纶,名贤为宰辅,才子作君卿”。

狗颈《凌溪钟氏族谱》 谢坑村狗颈崇善堂钟姓是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系下瑞金市凌溪崇义堂后裔。崇善堂,其字派原从57世友良、友俭、友让、友庆、友祥排起:“友敬舞正添然,有能绍书香,奕世积德振,祯祥国运隆,义显荣光裕,仁存庆善同”。

里汾《里溪谢氏族谱》 里汾村发荣堂谢氏修谱12次。明成化二年(1466年)初修;明宏治六年(1493年)重修;清雍正六年(1728年)三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修,纂辑正伸、经国、绍松、家树;清嘉庆四年(1799年)五修,族长端麟,头首克遇、克说、绍衡,纂辑克祉、克梧、化池;清道光九年(1827年)六修,族长克梧,主修谢熺、兆元,头首绍仕、绍簧、文楝、光墉,纂辑文洲、文琅、文讳;清同治二年(1863年)七修,族长文柄,主修化鲲、文纬,总理绍炳、文梅、文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修,族长光愉,主修子荣,编修永珍,总理永垚;民国五年(1916年)九修,族长光萼,主修光扬,总理光桃,编修锡荣、庆槐;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十修,主修庆怡,编修庆怡、为华;1992年十一修,主修庆湧,副主修光坦、文翰,编修为华,副编修庆炳、英海、起遑;2009年十二修,编修委员会顾问永鹄、庆演、为华,主任英栋,副主任水生、英棣、才文,总编英栋,副总编金宝,编纂英偿、英灿、建生、才演、岳东、英炽、奕通、英奎。里汾谢氏世代派行:“评回贵志本,以子茂凤京,德建名立端,正克绍文光,永庆英才起,薪传道学昌,贤相宏选举,国土尚忠良,万世承先绪,家声振豫章,箕裘昭奕代,兰玉发长祥。”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4)

银坑《凌氏族谱》 银坑境内凌姓均是寻乌凌吉(尊为一世祖)后裔,共修谱6次。清乾隆五年庚申(1740年)总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总修;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主修洪儒、其荣,撰修玉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修,主修昌远、亮珠,撰修绵兰、名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修,主修和郊、会洲,撰修扬善、大标、全桂;1993年五修,启仁、玉池主持;2016年六修,编修理事会会长步煌,副会长三斤、炳荣、建平、凌敏、满发、彩亮,主编玉池,副主编凌敏,编纂和标、步浩、建平、志辉,于2018年告竣。凌氏六修族谱世系(字辈)以吉公为一世,从21世排起:“廷际熙和会,步玉彩亮扬,政清全安泰,显良庆福长,敬承先祖业,兰桂绍书香,英俊同兴起,芳声传万邦,天生光明振,春元崇辉煌,家宗育贤仕,环宇鸿图彰,国盛川岳秀 枝茂永荣昌”。

洋河《雩邑洋溪何氏三修族谱》 前二修在广东兴宁。1989年三修族谱,谱局设洋河官田脑,局长宝银,副局长永久(主修)、如玉、理明、爱勤,编修佩钦。人物赋:“三修族谱美名扬,芦江何氏万年长;世代源流育樟山,英才辈出蒲人间。齐心协力修族谱,团结一致排万难;同心同德献智力,世代源流载叙清。何氏族谱传万代,一篇新章普天下;一代英杰人间传,胸中才学深似海。众人并驱树芳名,立家荣祖显光明;扶家新风树正气,为国为民付苍桑。文贯虹霓经蒲腹,笔走龙蛇堪称才;为祖争光显家风,儿女峥嵘堪成才。为国为民多辛勤,年来古稀亦操心;为国为民皆荣尚,后起之秀美名扬。勤学苦练真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二史峥嵘堪称双,后起之秀裕芦江。从教事业几十年,勤俭朴素建家园;努力学习已成才,继祖承业再向前。”字派:“祖德传芳远,宗功庆泽长,诗书明圣道,科甲显家光,盛世人文才,荣登龙金榜,开发永向上,标名万年昌”。

富竹《竹溪陈氏族谱》 元代首修;明成化三年(1467年)二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修;清嘉庆九年(1804年)四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五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修;1993年七修,首士先苡、先芳、先茹、祖仁、祖恭、阅峰、阅伟、阅松、世授(发起人)。2019年修成《中华颍川陈氏大成谱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叔宝支系族谱》,主修阅樑,副主修二生、愈海,编纂煌恩。其本系原用字派:“克显先祖 阅世愈昌,德星永聚,源清本固,庆远泽长,英才振拔,隆泰传芳,智仁承善,声容敏晖,贤明慈孝,民定忠良”。

岩前《雩阳康氏族谱》 明永乐十年(1412年)首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四修,纂修敷榜。字派从23世起:“同仁为其秉,敷化定昭宏,念修宜立本,端在建由庚,诗书绵祖泽,孝友振家声”。

蛇里坪《罗氏族谱》 清同治七年(1868年)首修,主修罗冠传,纂修罗盛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与兴国均村联修,执事罗华进、罗世才;1988年福建、江西2省10县“闽赣联修”,罗世薰(兴国)为蛇里坪罗氏纂修;2014年2月启动、2015年冬完成《蛇里坪罗氏四修族志》,主编罗世薰、副编罗代杲,审核罗石生。蛇里坪支房字派:“清惟衣冠盛,荣华世代兴,德立同思茂,文章显朝廷。鸿开宗英秀,武功超前人,忠孝贻后昆,鹏程万里升”。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5)

竹林《石碣廖氏族谱》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首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二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三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修;2001年五修,银坑参与编修的有编委会主任洪铭,副总䵵起雄、洪伟。其字派:“文祖发福,惟法有先,廖上永远,昌明自天,运起洪光,祥开昭宣,冠带弥炽,世泽重衍,修德行仁,家道庆全,敬承谟烈,绍述前贤,箕裘济美,亿万斯年,人才倍增,功名杰卓,为国忠诚,千秋兴隆”。

二、家规族规

家 规 第一,敬长上以明恭顺。即对父母要有养育之恩,父母年老,子女应做到生要奉养,死要殡葬,对长辈要尊敬礼让,名曰孝敬长上。第二,敦孝弟以叙人伦。即对兄弟应有手足之情,做到长幼有序,互敬互爱,互帮互让,仁义达天下,名曰友爱兄弟。第三,谨闺门以端风俗。即女人受亲,要正确谈爱,必有媒妁,父母说合,自愿结婚,再授亲授爱,名曰婚姻正,家道兴隆。第四,亲宗族以厚一本。即宗族原系一脉,对祖宗要敬慎祭扫,对家族精诚团结,不得有辱祖欺宗背族之心,名曰敬祖亲族。第五,和姻邻以息争讼。即和亲人邻居要和睦相处,平等互利,互帮互谅,互不干涉,以善待人,切勿争讼,名曰和睦乡邻。第六,恤孤弱以广慈惠。即对孤寡弱小的人,要同情帮助,尽力扶持,决不能逞强欺弱,名为各安生理。第七,读诗书以训子弟。即教育子女要立志求学,勤奋学习。历代英贤豪杰都是有文化的子女,名曰儒为席上珍。第八,择交友以慎恶染。即交结朋友要真诚相待,做到患难与共,互敬互助,不可俗好谀而染恶习,名曰挚友宜交。第九,禁赌博以保身家。即应知道赌博是废已、败家、废业的恶源,十个赌子十个穷,弄不好进法网,名曰废已败家。第十,戒斗殴以全躯命。即背后之言是招惹是非之源,相争相斗是凶暴身残之苗,要懂情讲理,善听劝解,名曰冤家宜解不宜结。第十一,务正业以足衣食。即教子女两行正业,惟读惟耕,做任何事都要尽责尽职,勤俭发狠,才能丰衣足食,名曰勤俭家兴。第十二,早输税以免催料。即要遵照政府规定的缴粮纳税任务,按时缴纳完成,名曰遵纪守法。第十三,节浮费以备不虞。即要记住勤俭节约是根本,要有防水、防旱、防灾之不足的准备,有日当思无日时,名曰有备无忧。第十四,禁盗砍以培风龙。即要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对后龙水口的树木,不能乱砍乱伐,才能森茂林富,名曰好景家道隆。 (选自狗颈《钟氏二次联修族谱》)

族规十则  第一,肃祀事以敬祖宗。礼莫重于祭祀,或丰或俭,称其资之厚薄可也,要必以诚意为先。诗曰:奏格无言,孔子云祭,如在总言,祭祀必极其诚。故当祭祀之日,先期宰牲翼,辰行礼,主祭者必斋明盛服,执事者必骏奔雍容,瞻拜者必昭穆次第,无一人敢弛其诚敬。庶几致神之享,而祭则受福,切不可不冠不履徘徊观望,以塞其责。又祠宇为祖宗灵爽所依,必洒扫洁净,毋使尘垢积于寝堂龛室,或榱桷朽烂时宜易旧更新,非惟祖灵永妥,而仰观俯视令人对龛寝而生慕,历阶庭以起敬矣。第二,敦宗族以相亲睦。昔范文正公置义田,以赡族老泉修族谱以联宗,此善于敦睦者也然世之,所以不敦睦者以有远支疏房之分,耳不知自吾身而下之,日分日疏自吾身而上之,日合日戚合之,又合本为一体,一体之间分为四肢,百体肢体之痛必百计调治,宁支派之分遂可置之度外乎,必也喜相庆以结绸缪,患相怜以通缓急,富有解推之惠,贫无觖望之思,将见仁让成风,雍睦义尽夫子所称为仁里亦,岂有外于是哉。第三,竭孝养以事父母。百行莫先于孝,我夫子著为孝经,明成祖汇集孝子刊书以示训班班可考,吾所愿于宗族者读书发愤,以登科甲禄养诰赠荣亲之至也,次则不逆其亲,不拂其欲,进有婉容,退无后言,如晋王延于寒冬,体无完衣而亲极滋味,汉江革踝跣行傭而养母,独隆人子于亲不私已财,百言百应,则能孝矣。我族岁祀既毕于男女,善恶该各房长察报公行赏罚,其赏善之。科孝为首,罚恶之条,不孝为重。第四,尽友爱以处昆弟。五伦有天属,有人属。天属之伦曰父子,人属之伦曰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同方。所谓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迨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各业其产,各私其有,争产争财,视若仇敌,且因此而薄父母,轮流之餮一饭不多,丧葬之费一毫必均,较锱铢论长短,斯时之父母生则寝室咨嗟,死则停棺不葬,伤害天理,莫此为甚有兄弟者必效宋祖灼艾,分痛姜家,大被同眼,斯兄友弟恭式好无尤,矣念之哉。第五,安生理以爱身体。人之秉性非秀则朴,朴则力农,农生五谷,而出财用家之衣食,以之国之赋税,以之推而冠婚、丧祭、款亲、接朋亦多以之。此外或工或商,凡所以生财致用者,各随其便而为之。诚以务守本业自可成家,裕后无愧先人。倘躭逸乐好酒嗜牌而以其身,人异端以其身为胥役,甚至走入匪类上犯国法,下玷宗亲,有此不肖之辈,通族开祠声大义以黜之。第六,严名分以敬尊长。宗族之中,祖孙、伯叔、嫡庶、兄弟,虽有疏戚之不同,而其序原不可混,常见人家尊卑之分不明,直呼字讳僣踰,席位遂至,以孙干祖,以侄犯叔,以庶夺嫡,以弟凌兄,分名侧置,倨侮频加,委礼让于草莾等人,类如犬豕,岂成诗礼之家。夫正分必先正名,名出于口而动于心,曰此吾祖父辈,此吾同辈,而长于我则爱敬之心,有不觉油然而生矣。吾族如有卑幼犯乎尊长者,合族必筑楚共加毋袒左以长刁风。第七,谨闺门而慎嫁娶。夫妇人伦之首,闺门万化之原,使内外无辨居游杂狎不避嫌疑,何以致刑于之化,故内则曰礼,始于夫妇,必为宫室辩内外,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遇于道路男左女右,夜行必以烛,无烛则止。昔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季康子之从叔祖毋也,康子往见  门而与之言,皆不踰阈尼父闻之,以为别于男女之礼矣,至于婚姻大典,匹配宜均,古称秦晋言匹敌也,若夫论财夷虏道也,古者男女之族各择德焉,其婚配得宜者,男则许其告庙行聘,女则许其告庙报堂,许配适人其有不得宜者,族长通族众止之,毋得隐忍。第八,崇斯文以励后进。朝廷亦重士子,况在家庭,今人动云富贵,不加于宗族,夫士未必即富贵而富贵,实由土始挟势以凌宗族,在士固为过分负气以薄斯文,宗族亦为简贤苟不尊,崇绅衿又何以励后,进行见书香渐息,外侮多至,夫人一生之德业端自后生,始若其有可学之资,而值夫境遇之贫者族中公堂必为之玉成,或给俸金,或出考费,令其专致为学之,功如馆有馆课,家有家课,复益以祠课及时鼓舞学业自成,吾愿为父兄与为子弟者共勉之。第九,修坟墓以垂久远。家庙以妥先灵,坟茔以藏亲体。庙毁则神无棲,茔颓则骸必露,故每岁挂醮岂第拜扫而已,抔土寸木皆当世守第,今人只知其祖父之坟茔,力为修整,至祖父以上重祖动云众墓,忘其孝思之心,置若罔闻。曷不思有远祖方有我祖父,木本水源孰重孰轻,故古人虽敌国之贤不敢去,五十步而采樵宁子孙,于其祖宗而不念哉。凡吾族历朝祖坟或在远方,或在近处者,难以枚举,皆不可诿而不顾,急宜及时修整,书明外碑,详立内券,培植掌禁代相告谕,庶弗置若旷土,启人侵占。第十,育乔木以维风水。我龙溪后龙树木丛杂,接连左砂铁鐏,寨上下营脑密树阴翳以及水口树木,俱皆接叶交枝,环绕村居,此皆祖宗数百年于此,几经培植,几经护卫,几经戒禁,而始有此也。今则扳枝扫业樵采纷纭,葱茏而改为寥寥,特与族人约,毋许操斧以入,倘有违禁惩责重罚,他如村居来脉近村围墙、巷路、陂塘、荫堰、古松、新柳、枫樟竹木皆关地方盛衰,岂容听其伤折,务必封植有常,然后箕裘永绍。以上承恩堂规训十则,合族子孙各宜遵守,凛之慎之。

(选自琵琶《龙溪钟氏十修族谱》)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6)

谱戒六则 第一,夤缘显贵托其篇什者窃也。明太祖自譔实录欧文忠自叙先世,皆嫌其不确近世,每托显者文字以夸耀宗党费多金不惜,不思仕宦者既无暇与笔墨。为缘怀古者又不乐以文章代述,故其所传多非本色,间有机杼自抒,卓然各篇者不过十之一,百之一而已,戒之。第二,前人有是善而后人湮之者亡也。祖功宗德百世不隳,古人尚铭之,太常铭之钟皷,以志不忘先人之嘉,言懿行足为子孙法者,既彰彰在人耳目间,而后嗣竟弗能称述之,久之湮没,无传同于灰烬,罪重邱山方且顽然与豕鹿同饮喙,于高天厚地之中何以,成人戒之。第三,前人小有善而后人张之者夸也。称善而失其实者为誉,圣人无誉,虽为子孙者只宜表彰先德无敢诋读言亦不敢恣意粉饰,扬善而过其实。武侯谓善小可为,则小善在所必录,何必铺张扬厉侈为美谈。朝廷肔封三代极为褒嘉,而并无溢美之词,概可矣戒之。第四,无其事而假文以传之者芳也。从来子孙之于祖父事皆核实,必无敢以虚诞之词,耸其左右,如祖父之立德立言垂之不朽者,固属后人之幸即,或立心忠厚,持身诚朴,亦堪作传以表其生平,若浮生碌碌并未作豪杰之事,徒藉势利以为称扬,则是以浮光掠影之谈,平白加之,有不使观者讥议乎,戒之。第五,事而频书叠见者赘也。语言絮叨听者厌闻,况一事而言之再三,未有不笑其迂者,故祖宗之行述,或传、或赞、或序、或志,与夫记之等类,必其人之行,已立身须眉肝胆丝毫毕具然后刊之,而其人以传若连篇累牍数见不鲜,不切之语,悉属陈言,此荆州所诋为咸阳一炬者也,戒之。第六,事而挂漏不清者晦也。夫一人之始终一事之巅末,确有可传者必详而纪之,以示后之子孙奉为可据,乃事宜详也。而记载不清宜彰也,而隐昧不明使其人其事不得全显于家乘之中,斯为缺典,君子秉公示信,必不敢谣逞私意以颠倒于笔墨之间。戒之。

(选自琵琶《龙溪钟氏十修族谱》)

家训十则 第一,敬父母。人有其身,父生母鞠。怀抱三年,思深顾复。自少而冠,娶妻教读。事事关心,惟恐颠覆。欲报之德,终身不足。奉养服劳,遂其愿欲。富时膏梁,贫则菽粟。色笑承欢,水言是续,父天母地,不敢不驹。胡今之人,多忘恩育,弗思仰事,惟思俯畜;或听妻言,与亲相触,或好浪游,致亲劳碌,甚至悖逆,常加呵逐。抑思:跪乳的哺,禽兽不如。何若,得亲顺亲,上天降福。第二,和兄弟。人有兄弟,同根同气。大舜友爱,诚信元伪。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又有古人,天性纯挚,分痛灼艾,长枕大被。式好无尤,和乐且孺。乖戾不形,器陵不起。恒见凡流,情多猜忌。秦越同观,仇仇是视。有难不急,外侮不御。败类招尤,实从兹始,言愿族人,尚祈鉴此。第三,睦宗族。尧睦九族,周道亲亲。不恃尊贵,兴让兴仁,帝王且尔,何况士民,轸念一脉,无事欺凌,不恃己富,不傲人贫。亲疏贵贱,典礼不淳。尊卑长幼,一体同情,在上勿犯,在下勿凌。彼君于兮,中国一人,兹于宗族,岂敢矜争。毋因小岔而伤伯叔,毋因私怨而贼大伦,雍雍然,德齿是尚,皋皋乎,礼义是教。第四,务正业。人生正业,士农工商。终身可托,男女自强。士食天禄受福明王。农人积粟,自拥箱仑,百工枝艺,做买行商,通功易事,财用相当。资生得策,富贵可望。 舍此四者,百事怠荒,如舟无舵,如马无缰。富则谣失,财必散失,贫则无赖,家必退败。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少壮悠悠,入于下流。老年衰败,空自追悔。警戒族中,早择所从,托业既正,可以耀宗。第五,禁游惰。汤之盘铭,则曰日新。丹书之铭,则曰敬胜。古之圣王,独自警省。何况士民,敢不警惺。读宣精勤,惰则无成。耕宣竭力,惰则无益。工宜专市,惰则败事。商宣善意,情则少利。凡事皆然,惰懒尽废。流为于贱,偷闲荡检。苟且偷安,终身偃蹇,凡我族中,各思自勉。第六,戒酒色。酒是狂药,乱人性情。色是暗刀,损人精神。试观桀纣,沉甸荒乱,昏迷天性,亡国亡身。吾辈鉴此,切勿因循。酒虽合欢,酌量不乱;色虽佳冶,情发义继;含嗜纵欲,必遭戮辰。制节谨度,精力强固。无为狂悖,身名重贵,感吾族人,其各自揆。第七,戒赌博。圣王制治,无为游戏,玩物适情,自有六艺。降而至今,以睹为利。或聚街坊,设局从赃;呼么喝六,百度皆荒;或在人家,引诱入邪;出金相角,无明无夜。少年子弟,性好浮华,挥金如土,费用弥著。不久家败,空自吁嗟。甚至成癖,心不背择。卖尽田园,典尽服饰。号寒啼饥,妻儿相泣。不知朝庭,自有严禁,守法守家,人当猛省。第八,戒贪财。利不枉狱,财毋苟得,古之圣贤,告诚弥切。窃见贪号,财货是好。无论非义,无论非道,狼噬鲸吞,何殊大盗。受用不久,消归何有?甚至灭亡,无理不宥。君不见,鹿台积财,矩桥积粟,虎贲一来,尽归倾伏。何如见利思义,不伤廉洁,当得则取,实受其福。第九,戒斗殴。大勇之气,配乎道义。虽千万人,一往无馁。若好斗殴,血气冯陵。一朝之忿,忘身及亲。匹夫之勇,只敌一人,大谋则乱,大事不成。此,暴虎冯河行军,所以,不以刚克柔,济成材于以堪矜。第十,戒争讼。圣人所重,使民无讼,片言折犾,讼亦不渎。降而至今,狱讼频兴。人情虚诞,日事纷争,一入公门,差役纷纷。索钱索食,囊橐无存,身为之辱,家为之倾。如果能忍,让人三分,平时守法,量更有容。横逆加我,自反必忠。静思大贤之言,犯而不校。还念:大易之占,讼必终凶。 (选自银坑《凌氏六修族谱》)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7)

新编家训 蘭陵寿六公子孙,一脉相承永同根;为人处世要学好,族规家训铭记心。敬祖爱宗源流长,敦亲睦族共一堂;春多祭扫念祖灵,孝悌先行为准绳。高堂养育恩似海,世代儿孙要遵循;孝敬父母爱儿女,兄弟姐妹骨肉亲。待人接物德为先,友善勿骄心比心;尊长爱幼亲邻和,夫唱妇随家道兴。训导儿孙勤攻读,细研深究字理明;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才能变命运。辈出英贤靠拼搏,博学多才振家声;为政清廉爱庶民,正直处事人人钦。精益求精学技艺,各有本业是能人;诚实守信经商贸,翁幼莫欺要公平。务农种养多经营,勤奋耕耘家自盛;道路村旁常绿化,公益事业多参加。家中整洁常洗勤,讲究卫生体康健;富莫欺贫多奉献,淫毒盗赌恶莫为。厚道忍让慎言行,循理守法安本份;塞通贫富自然理,积德人家有余庆。懒惰奢侈应戒除,驱邪扶正保安宁;文明和谐立家业,遵规守训代代昌。 (选自窑前、营下萧(肖)氏祠堂《峡溪萧寿六公房谱》)

六劝六戒 一劝遵国法以致安平,二劝齐急公以完税赋,三劝教孝弟以重伦理,四劝教子孙以勤耕读,五劝隆礼教以崇齿让,六劝和乡里以处亲朋。一戒赌博凶暴,二戒斗殴争讼,三戒持强凌弱,四戒韭为妄作,五戒悖逆败俗,六戒娇奢淫逸。

(选自洋迳《严氏联修族谱》)

族禁五条 一禁不孝不弟——孝亲敬长性秉有生之初所谓良知良能凡有血气者皆知之无俟教而后能者其有不孝不弟者是不如禽兽矣本族倘有此等子孙访查得实其情罪属轻则告祖以家法惩则合族送官法究如有姑徇不前者以党恶论;二禁秽污宗祠——宗祠为祖妣灵爽所凭依者必洒扫洁净肃静严整神乃居歆苟使堆放薪草器械神必不安也如有愚顽不遵堆积诸物者以欺祖毁祠论;三禁私没公堂——公堂乃祖宗血食所关上以尽追远报本之心下以备修祠修谱之费凡有族者是经管之人必慎其称贷权其子母使息值丰厚祭田千百而后春秋二祀凡牲牷品物与夫燕毛颁胙可以绰绰有余苟使染指其中或恃强侵吞此实祖宗所怨恫也通族公惩公罚;四禁酗酒赌博——酒可为人合欢祭祀宴宾不可少者然酒诰曰无酒苟使纵饮无度必至退气斗殴滋生事端甚成病伤生若夫赌博一事未有不倾家荡产窃盗为匪相因而至斯二者申罹刑宪辱及祖父亲戚贼恶乡党不齿是不孝之罪也族中有此子弟合宜告祖惩责毋谓酗酒斗牌无关紧件各宜孟省;五禁纵妻撒泼——妇人之德以和顺为贵步不出闺门声不梱外孝翁姑和妯娌勤谨内政芳为贤妇若使搬弄是非成衅雀角此妇有长舌为厉之阶也不肖之夫任其诟骂尊长甚至壮威滋闹族中有此得罪尊长者无论亲硫经族众公罚礼谢。

(选自冷水《观溪刘氏八修族谱》)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8)

三、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

记住家和万事兴 无须终日口不停 爱惜我们小天地 永远充满着太平

相亲相爱同相敬 家庭才会有温馨 谦虚人人都仰慕 礼让个个受欢迎

爱护家庭如爱已 不妨坦白与忠诚 齐心合力来做事 这样才算是生性

如果时常多吵闹 大家心里没安宁 凡事应要留余地 幸福然后有得倾

互相信任为至上 心里不要藏阴影 做人带点人情味 不可对人冷冰冰

一点笑容最可爱 家里立时见光明 热情买得人感动 印象难忘在心声

家务需要勤料理 物品安放要齐整 头脑一定要冷静 理智时刻要清醒

事前最好有准备 不可临渴而掘井 生活若然是清苦 各人内心要安静

忍耐任由风雨过 守得云开见月明 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也不惊

大家安份来过日 自然福至在心灵(选自狗颈《钟氏二次联修族谱》)

百行孝为先

父母恩情大似天 不能忤逆在堂前 忤逆还生忤逆子 孝顺儿孙代代贤

花花世界轮流转 万事都是有相连 千古以来皆应验 记住心里种良田

养子方知父母恩 曾经不少大贡献 为谁辛苦为谁忙 教养功劳要思念

谁个将我来养大 今日应要记从前 如此深恩应尽孝 报答爹妈到晚年

老弱无能由子养 责任应份要成全 将来自己亦会老 那时一样望人怜

饥寒每日要关怀 莫把慈亲来作贱 若然经济是方便 孝敬多点零用钱

但得高堂有温暖 问心无愧便安眠 平日饮水也思源 做人怎可无孝念

薄待爹娘难剩米 人自不如天上算 惟有内心存孝义 孝义才会感动天

往往神迹来显现 福寿携手到门前 孝心定然有好报 从来好报没拖延

因果循环无改变 自古至今万万年 欲求添福又添寿 一生百行孝为先

贞洁烈士传天下 二十四孝是贤人 奉劝世人孝为先 要学二十四孝人

汉王为父尝汤药 王祥为母卧寒冰 父母恩情大似天 不能忤逆在堂前

养子方知父母恩 曾经不少大贡献 为谁辛苦为谁忙 教养功劳要思念

是谁将我来养大 是谁把我养成人 如此深恩应尽孝 报答爹妈到晚年

羔羊跪乳思报本 鸦有反哺报双亲 万物皆有父和母 哪个不是爹娘生

人若不能行孝顺 思之不如鸟兽禽 虐待父母天不允 存心孝义感动天

忤逆还生忤逆子 孝顺儿孙代代贤 孝心定然有好报 往往神仙来显现

因果平日忖忖心 做人怎可无孝念 要保子孙望长久 因果循环无改变

子子孙孙绵长久 自古至今历万年 欲求添福又添寿  一生百行孝为先

(选自狗颈《钟氏二次联修族谱》)

四、孝 经

六字孝经·十奉劝

(一)

奉劝智慧贤良 在世要敬爷娘 朝晨焚香供养 报答天地上苍

父母养儿辛苦 怀胞十月已长 临生下世之日 如刀割腹破肠

性命分毫难保 三魂七魄淼茫 神前多许大愿 保得落地安康

寒天棉被包裹 自卧湿席眠床 暖天帏帐遮护 恐怕蚊虫咬伤

多少劬劳养育 昊天罔极难量 三年哺乳怀胞 何时报答爷娘

但看古人行孝 丁兰刻木为娘 冻雪求鱼奉母 卧冰孝子王祥

董永卖身葬父 孝儿扇枕黄香 蔡贤采桑奉母 陆续怀橘与娘

二十四人行孝 留名万古传扬 孝顺还生孝子 屋檐滴水无差

行得好心好报 阴司加尔善行 作逆还生逆子 尔儿逆尔难当

尔身谁人养大 为人何不思量 昔日挑经抬母 九年担往西天

肉穿至骨见髓 未见酬得爷娘 但看目连罗卜 舍身落发救娘

得离三途八难 超升得上天堂 父母在堂不敬 佛前枉费烧香

上有神灵鉴察 下有日月三光

(二)

奉劝后生少年 莫学懒惰贪眠 五更鸡鸣早起 时光迅速推迁

古云三朝当日 一年之计在春 一家之计在和 一生之计在勤

希望来自行动 行动带来希望 光阴似箭如焚 黄金难买光阴

腊月年来岁尽 大 家和气团圆 莫道作田辛苦 田中拥出黄金

不欠官粮私债 逍遥自在神仙

(三)

奉劝乡里贤良 有子早送书堂 幼读初级高小 升入高中大学

志气年登十五 长习礼仪文章 出入州府县道 见识礼义高强

贫者因书富贵 愚者得书贤良 卖金买书勤读 终身高坐琴堂

有儿不能教训 不如养活猪羊 长大愚颜痴蠢 肩头做路抬扛

道理法律不识 何殊木刻泥装 一字胜如金宝 书中自有千庄

命运一朝通达 选入天子朝堂 但看公侯宰相 为官忠直贤良

封赠三代官职 全家食禄君王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9)

(四)

奉劝人家养女 朝夕不可离娘 十岁教习针指 无事莫出厅堂

幼从父母训教 长大孝顺爷娘 一日嫁从夫主 小心奉事姑嫜

五更鸡鸣早起 急须洗而梳妆 若是大人使唤 低声应对分张

切莫高声大气 不可使性颠狂 厨中备办茶饭 切莫贪味先尝

倘被人家撞见 那时惭愧难当 邻舍头牲来往 不可盗去窝藏

行事落人下手 羞辱夫主爷娘 凡有亲朋相探 脱落破碎衣裳

出去厅前见客 恭敬捧奉茶汤 或要相当酒饭 夫妻计较商量

莫失亲朋仁礼 高低赔礼传扬

(五)

奉劝人间贤良 千万莫做亏心 切莫夜遊奸盗 务要将心比心

尔偷他人欢喜 他人怨恨难当 得惯心中不改 日夜思量害人

有朝被人拿获 麻绳铁索缠身 解送官府审问 惧招情实分明

浑身皮肉打烂 两眼泪珠淋漓 日日悬空吊打 夜夜押到天明

家财赏尽使用 子女典当与人 完得官事了当 回家恰似猴形

夫妻日夜怨恨 子女何时翻身 当初只贪财利 谁知犯法朝庭

哪见贼人得富 十人磨死九人 天眼恢恢报应 劝君早早回心

(六)

奉劝同胞兄弟 本是共枝同根 龙华会上结合 今日得做兄弟

可效田真田广 王祥王览亲情 公艺同居九世 历朝族表门庭

堂上双亲要敬 伯叔母婶要钦 家中有事商议 切莫使性相嗔

外面横枪只抵 只怕骨肉相侵 房屋田岭产业 高低排定均匀

孝顺人传千里 留名万代传扬

(七)

奉劝人间夫妇 因何得遇成亲 千劫修来凑合 今生共枕同食

务要白头相守 到老相敬如宾 莫学反面无情 半路相抛莫嗔

(八)

奉劝居住邻舍 上和下睦相亲 或有小儿争竞 半聋半哑莫听

急难之中相救 钱米欠缺相周 别处须有亲戚 一时难得到身

近邻不知和睦 何须远去结亲

(九)

奉劝乡里良户 钱粮放债要轻 多少济贫得富 只为救护穷人

若是年月日久 但算本利一丁 饶人些小钱米 自有远大前程

经商多种善果 生子三冠群英 燕山拾金还孟 五男衣紫腰金

装度香山还带 后来宰相荣身 世事翻来覆去 否泰众霞循环

贫人良善易富 富人欺心易贫 多见倚财用势 机代穷日无人

三尺神明鉴察 乾坤不与一人

于都前十位姓氏(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的各姓氏族谱族规)(10)

(十)

奉劝人间宗族 当如骨肉相亲 四时入节相探 粗茶淡饭随心

只要人情长久 莫思饮食重轻 毋将以怨报德 广行方便于人

古云种柳护岸 栽松只望遮荫 莫要重财绝义 凡事当初古人

人情不怕广阔 怨仇莫结成深 内交有德君子 远离无义小人

小人为财相杀 君子礼义存心 小人心似暴雨 暴雨一过天晴

尔等庶民良户 务要本份为人 外面是非莫管 他人闲事莫听

有钱有势休用 无人无我公平 惟知鲜食餐饮 忠恕二字而行

世事茫茫难料 大家和气惟珍 临川邑宰劝戒 录成六字孝经

谨依此言处世 便知三代良民 同享无疆之福 共乐人和太平

(选自狗颈《钟氏二次联修族谱》)

(选自《银坑镇志(续志)》第十九章“文化”;供稿:于都县志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