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听说过放生矿泉水吗(热评放生矿泉水)(1)

图据视觉中国

以为是段子,竟然是新闻——近日,广东一条小河边,一群人拉来好几车矿泉水,拧开盖子就往河里倒,说是在“放生”矿泉水。热心市民进行劝告,引来的却是倒水之人的怒怼:路人的建议会影响他们的诚意和功德。

放生鱼虾见过,“放生”矿泉水算哪门子放生?这奇葩一幕却真真切切发生了。且不说一箱箱好端端的矿泉水被白白倒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说。让人费解的是,这样的放生和挽救生灵、爱护生命完全不沾边,更别提什么“福报”“功德”了。据媒体报道,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广东放生协会都看不下去了,向记者表示:“矿泉水里不带生物,倒矿泉水不属于放生,也不属于放生协会研究的范畴。”“放生”矿泉水,尽是愚昧哪来功德?

放生文化由来已久,本来是放动物一条生路,除却一些迷信色彩,多少也体现着传统文化中诸生和谐的思想。但是这些年,“放生”却越来越任性。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电商平台上有些专做放生生意的商家,放生一只甲鱼收18888元。而泥鳅、黄鳝最像“龙”,放生它们福报大,鲤鱼“跳龙门”,家里有考生的可以选择……“福报”也成了一门生意。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放生之后随即又捞起来,进行二次销售,放生的过程中,不少动物并不适应野外环境大量死亡,“放生”成了“杀生”。

这些乱象还不是“伤害性”最强的。前段时间人人喊打的鳄雀鳝,让人们对外来物种提高了警惕。在一些人的野外放生行为中,有不少就是巴西彩龟、清道夫鱼、福寿螺等入侵性较强的外来物种。即便不是国外来的外来物种,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类别造成的生态系统的不同,各地原生物种有着巨大的区别,无论是生活习性还是种群规模都不一样,把“不明来源”的生物随意投放在没有经过评估的自然环境中,也会对已有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任性“放生”,必须要管起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禁止使用杂交种、选育种、外来种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放生(增殖放流),防止对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今年8月起,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各类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健全,搜索各地也不乏相关处理案例。

除了加强相关执法,更应普及科学常识,破除一些封建愚昧思想,用真正的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换取自然对人类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