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之后,我国台湾省迎来本年度中国的最大地震,9月18日14时44分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1)

此次发生在台湾省的地震频率较高,根据台湾气象部门通告,发生在花莲县的6.9级地震应为主震,在此之前发生的地震包括9月17日21时41分台东县发生地6.5级地震,都属于6.9级强震的余震。

从中国地震台网上的信息来看,从台东县的6.5级地震发生后,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了十余次的地震,最大包括花莲县6.9级的强震。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2)

地震不仅仅在地球上发生,在很多相对活跃的天体上都存在,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生物就经常遭受着地震带来的破坏。

即使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发展出智慧文明,让自己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最远的足迹已经印到了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但是面对不断发生的地震,人类依然是束手无策,我们无法利用现有的科学体系,来对地震的发生进行预测。

地震带来的破坏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当然地震等级是最根本的,其次还包括震源深度、以及震中人员密集程度、地震的发生时间等等。地震等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浅,尤其是发生在夜晚的地震破坏性是最大的。例如此次发生在台湾省的6.9级地震,根据台湾气象部门专家郭铠纹的说法,相当于8颗原子弹的威力。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3)

地震的到来往往都让我们措手不及,目前人类面对地震所作的努力,最多便是地震后的救援以及地震发生后对周边地区的预警工作。

对于地震的发生,如果人类可以进行预测,那么就一定可以把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既然目前无法利用科学的方式,那是否可以利用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的到来?

例如9月17日晚9时台东县发生6.5级地震后,在高雄市有较强的震感,一些市民外出避震的时候,发现在爱河的河面上不断地有银色的亮点闪耀,仔细一看才发现大量的鱼群从水中跃出。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4)

很多网友评论道:动物的感知能力要超过人类,因此地震发生前才会出现动物的异常行为。

其实用动物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的说法一直都存在,并且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地震或许可以导致动物出现异常行为,但是动物出现异常行为还有很多的其它因素,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系统性的对应关系。

其实说白了,季节性、求偶、天敌威胁以及充足的食物,都能让动物出现一些我们并不常见的行为。

例如此次高雄爱河的鱼群不断跳出水面,其中原因可能和人类出来避震是一个道理,当时高雄震感比较强烈,那么水中的鱼类自然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发生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最后一个个跳出水面。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5)

这个现象跟我们在家养鱼一样,有时候不小心发出声响货车撞击鱼缸,小鱼可能就会跳出鱼缸。

这就跟人类的预警系统一样,是地震发生之后,鱼类感受到了地震横波纵波释放出的巨额能量,开始变得暴躁不安。但是我们也无法确定就一定是遮掩的原因,有的时候天气原因导致水中氧气较缺,鱼类也会跃出水面。

这次地震发生后鱼类跃出水面的现象,可以证明地震对除了人类之外的动物产生了影响,但还是那个问题:动物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并没有系统性的证据。

地震前兆与井水是否有关(台东县6.5级地震)(6)

此次发生在台湾省的6.9级强震,是截止到目前为止2022年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了,破坏性自然不容小觑,中国是地震频发的国家,这一点其实跟日本不相上下。在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为5个地震区和23个地震带,其中台湾省以及附近海域就是一个地震区,因此地震的发生较为频繁。

虽然动物异常行为预测地震并没有科学体系的支持,但如果真的遇到了大规模的动物异常行为,参考一下也可以反正又不损失什么。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