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1)

互联网平台上,不少人在解读“不着四六”“四六不懂”或“四六不通”。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四六什么”,都是不是成语而是俗语。其含义,大致是指不懂道理、不讲礼数、不孝敬父母老人等等。

不过,意思明白就好,不必过分解读。

“四六”,与“父”字笔画和“母”字笔画无关;更与“四书六经”或“天地君亲师”等无关。古来有《四书五经》,至宋代扩展到《十三经》,却从来没听过有“四书六经”一说。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2)

上述“四六”说法的本义,大约是说不懂得、不会写“四六”这种文体,以表示没文化或者自谦。前面说到的所谓“不懂道理、不懂礼数、不孝敬父母老人等等”,是引申义。

南朝刘勰撰有中国很有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其《章句》说:“四字言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这是对《诗经》以降的中国古文学作品在句式、节奏、吟诵、声调等方面的重要总结。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3)

当代的余福智教授说:“四六言的互相参用,有时挤得很紧,似促非促;有时适当延长,似缓非缓。于是形成了一种雍容庄重的情调。这是一种近乎美学黄金分割的和谐。”

读一读《诗经》便知,抑扬顿挫、婉转急腾、缓疾低昂、上抗下坠,轻重音和节奏快慢完美结合,呈现出伏应起和的音乐感——这离不了“四六”句式的功劳。

这种“四六”句式,历来被先秦以来的文人墨客所推崇。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4)

最早使用“四六”这个词汇的,是唐末的李商隐,他把自己的“骈文专集”名为《樊南四六》。

之后的北宋,欧阳修、夏竦等亦将自己的“骈文集”以“四六”名之。

所以,在当时,“四六”几乎就是“骈文”的另一称谓,所以有“骈四俪六”的说法,这讲的是“对仗”。

北宋,与“四六”相对的文体叫“散文”。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两大文章写作形式和体裁。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5)

南宋,“骈文”亦曾兴盛一时。因此,涌现了如王铚的《四六话》、谢伋的《四六谈麈》、杨囦道的《云庄四六余话》等等一大批关于“四六”其实是“骈文”的论著。

明代,王志坚编撰了史上第一部“四六文总集”,名为《四六法海》。

清代,“四六总集”有李兆洛的《骈体文钞》、许梿的《六朝文絜》、王先谦的《骈文类纂》、彭元瑞的《宋四六选》等等。另外还有李渔的《四六初征》、孙梅的《四六丛话》、陈云程的《四六清丽集》等等的专集。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6)

可知,“骈文”一词始于清代,与“四六”并用。

严格来说,“四六”文并不一定都属于“骈文”;“骈文”亦非必定为“四六”句式。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典型的“骈文”,其全篇并非都使用“四六”句。

关于“骈文”的定性,是题外话,恕不赘言。

亦可知,“四六”这种文体,在中国古代延续兴盛了数千年。而且,其写作难度相当高,尽管不严格但也要押韵,必须大量用典,要讲究言辞华丽等等,不是所有文人都可运用娴熟,并写出流传后世的作品。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7)

另一方面,“四六”或曰属于“骈文”的那一部分,多为应酬、唱和之作,虽不可归入“八股”但确实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属于贵族文学一类,这才有了唐宋八大家倡导“古文”其实为“散文”的运动。

然而,两晋以来,至于唐宋,不善“四六”者,大概是不太被看得起的。

于是,约于宋以后,才有了“不懂四六”一类的自谦,以表示自己学识不够。

不着四六的四六什么意思(不着四六或者四六不懂)(8)

传入民间,成为“俗语”,内涵便逐渐扩大了,成了现在不少人们理解的意思。

经学家和理学家们,似乎没谁认真诠释过“四六不懂”这一类的话。

那么,现在也就仍把这句话作“俗语”理解就是了,犯不上全网解读、注释这句“俗语”——找不到足够依据的,而且容易“跑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