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乐天)
前不久,苏锡疫情防控刚刚缓解便与苏州文联陆玉芳相约兰风寺茶聊。午间素餐又与苏州文艺界大佬,如范小青、孙君良、沈民义、周晨、陈危冰等相聚。苏州画院老院长孙君良先生我俩有好多年没有见面了,他是无锡人氏,八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正所谓高朋满座,兰风雅集。席间,住持法师助兴吟唱佛经诗歌,嗓门洪亮,抑扬顿挫,余音绕梁。呜呼,苏州文昌盛地,文人骚客选择清净的禅房寺院聚会,众生风雅兴寄,别具一格也!
苏州兰风古寺始建于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原名景福庵。清乾隆年间高僧兰凤祖师住持寺院,静修于此,面壁十年,得佛点化,成神凤,神凤驮来鹿山,自此,兰风古寺福禄(鹿)祥一方和,护佑。二十年前重修兰风寺,经住持方丈持之以恒的努力,寺院已颇具规模。
兰风古寺依山傍水,建筑以苏式园林的曲廊、回檐为特色。殿宇庄严,廊廊相连,形成独有山寺相依相守之胜景。殿内佛像清净庄严,殿外环境幽雅别致,有凤鸣泉、缘忠园等。
园内遍栽香樟、银杏、石榴、桂花、腊梅、红枫,伴以长廊环绕的茶室、书斋、凉亭、客房。闲居于此,逍遥洒脱。绿竹葱翠,青山甘泉。围炉烹茶,观荷赏月。微风徐徐,竹林婆娑。抚琴品茗,畅饮赋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如此福地,友朋相聚,乐不思蜀,忘乎所以!
寺院钟楼建在山顶之上。景福钟楼为三层歇山结构,飞檐雕栋,从山下看则更是气势万千。钟楼内二层铸有6081斤重的唐式古铜钟一口,为盛名远播的清乾隆年间景福钟之重建。每逢佛教及传统节日,景福钟楼的祈福钟声回荡在鹿山山谷,令人心旌神摇。
戊戌正月,我曾参加苏州沧浪诗社主办的包山寺雅集,杭嘉湖苏锡常的昆曲与诗友约三十余人咸集于此,吹拉弹唱,诗情画意,不胜欢喜。据介绍包山寺有1598年的历史,近年来重修后规模空前香火旺盛,特别是心培大师住持寺院完成了建造“天下第一财神”塑像,法师居然还是一位诗人。活动分别由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和心培法师主持,他俩幽默风趣的讲话,糯糯的吴侬软语赢得不少掌声!
当晚下榻于寺院的山房。山中一日不觉长,一早我到寺院附近的山坡林园溜达,初春的早晨光明而清新,天气格外晴朗,举目四顾心旷神怡。有朋至此雅集唱和不亦说乎!并哼诗二首以记之:
(一)
吴中风物看名园,
丝竹清歌渌水间。
试问暗香何处觅,
橫斜疏影漫西山。
(二)
青苔古道暗香生,
远听西山钟鼓声。
坞里寻诗梅作伴,
东风无语染洞庭。
无论是兰风寺还是包山寺,都为遗址重建,虽然规模和园景空前,人气香火鼎盛,也仅是近几十年的光景,与不久前到过的山西佛光寺、北京法海寺等名胜古迹比起来还是缺了点古气!
疫情前,我到过位于五台山的佛光寺和北京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原为龙泉寺)。这两座古刹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庙宇,却早已成为佛教文化遗产博物馆。
法海寺于明正统四年到八年(1439~1443)改建为法海禅寺。弘治十七年到正德元年(1504~1506)重修。寺庙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静谧而恢宏。寺院占地1.08公顷,内有护法金刚殿,左右为钟鼓楼等。寺内高台有天王殿遗址和伽蓝、祖师二堂及两旁正中为大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殿内原有三世佛及十八罗汉、大黑天及明代太监李童供养像。
“文革”期间塑像被毁,殿中壁画保存尚好。壁画完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为宫廷画士宛福清等十五人所绘。位于大殿东西山墙两壁的佛会图两铺高3.2米,长22米,面积达70.4平方米。壁画内容为佛祖讲经说法,众菩萨赴会参禅的宏大画面。图中祥云之上为天界,祥云之下为人间。天界有佛众菩萨诸神趺跏于祥云之上,人间有山泉花卉,曲径竹篱,一派祥宁浪漫气象万千的盛景。如今寺庙壁画佛会图的故事和绘画艺术的魅力仍然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参观结束后,法海寺博物院资深专家陶先生邀请我在他的书斋小坐,并泡上一杯法海寺独有的一片白皮松皮的热茶。我们边喝边聊着有关法海寺前世今生的故事,漫谈他在法海寺工作几十年里接待过的达官贵人和东西南北客的感受,如数家珍,非常有趣。
告别法海寺,西边的太阳正慢慢跌落,晚霞由金红色变成了玫瑰红,渐渐变幻,丝丝缕缕,缠缠绵绵。
同为古寺庙,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印象特别深。偌大的一座佛光寺静悄悄地坐落在半山腰间,也没有什么游客,疫情发生之前的名胜古迹,能让人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好好看看的地方不多,到哪儿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人挤人人看人,若遇到一方清静处如入西方净土别有洞天了。
车在山脚下停下来,我便沿着缓缓向上的坡道步行几百米拐了两个弯就进了山门,参天古松之间几座饱经岁月的古建筑默默屹立在那里。穿过松林的阳光洒在院墙上斑斑驳驳,没有香客,没有僧侣,当然也没有香火。可谓山光悦古庙,寺院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不闻钟磬音。
据说全国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百分之七十在山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那句话也没有丝毫夸张。因此,唐佛光寺在山西就并不奇怪了。至于原因,一是五台山自古至今都是佛教圣地,寺因佛存,佛由寺传吧;二是山西气候干燥少雨,相比潮湿的南方,山西的气候环境更适合木结构建筑的保存。二是山西那“表里山河”的地貌,是一道天然屏障;过去不太方便的交通,使得一些位置偏远的高古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佛光寺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大概就是这样三个原因吧!
梁思成是通过敦煌壁画《五台山图》找到佛光寺的,当时发现佛光寺时东大殿状况并不好,与敦煌壁画上的佛光寺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位于深山,无人问津,但战乱年代也疏于维护。梁思成在佛光寺内发现了唐代绘画、唐代书法、唐代雕塑和唐代建筑这“四绝”。而这“四绝”位于同一处,国内唯一,举世罕见。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大殿为坡度平缓的庑殿顶,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制式。斗拱断面为晚清斗拱断面的10倍;殿檐探出近4米;梁思成那句“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经典总结。宋以后,中国再也没有造出过这样气派的木构建筑。
东大殿内部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金刚等33尊。虽在清代都被重新粉刷过,色彩略微俗艳,但是衣褶样式、腰腹雕塑手法都是唐中叶以后的特征,与敦煌佛像如出一辙。另外,佛光寺遗存的唐代壁画多达60余平方米,且多数保存完好。可谓独步天下,罕有其匹!这种独特的佛文化传播力量可以说是不受岁月的流逝而改变,源源不断,感化人心。
古寺庙宇如果能够像佛光寺那样历经沧桑后仍然这样静悄悄地屹立不倒是多么幸运哇。古寺院内观寺中那些千百年前的壁画和菩萨塑像古色古香,却依然神采奕奕美轮美奂,默默地为每一位在壁画前虔诚膜拜的人传递着它的文化力量。一个人慢慢地,尽情地观赏,走走停停,看看想想,似乎能听见寺院里的木鱼声、又似乎跟着壁画中那些明黄色的身影淡定地穿过时空向深处飘拂而去。
不论是古是今,不论何年何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佛文化的弘扬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布施诵经之外,那些与佛教有关的建筑、雕塑、壁画、书画等文化艺术曾经是最为出彩,最具魅力的传播范式。
2018年秋冬之际,我应邀赴东华禅寺参加在此举行的两岸佛教文化论坛。抵达寺院已傍晚时分,我简单吃了一碗素面便去拜见万行法师。东华禅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由印度智药三藏禅师创建。1997年,万行法师来东华山如珠岩山洞闭关潜修,并恢复东华禅寺,其功德之高有口皆碑。第二天按照论坛主办方的安排,我就佛文化传播如何充分发挥老媒体的作用发言。
首先,谈了主流阵地传播。原单位曾整合优势宣传资源,全方位立体式推进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报道工作。不仅实现了本地新闻高频次报道及对卫视、央视连线发稿,同时对论坛开幕式和涉及慈善、环保、文化、音乐、教育、非遗等主题的高端访谈全程进行录制,并向CCTV4、凤凰卫视及国内网络平台传输电视公共信号。制作的佛教论坛电视公共信号,一方面提升了论坛举办地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与海内外有缘分人共襄盛举、传播和谐向善正能量,进一步促进了中华佛教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于是乎,中国文化精髓中的“和合”思想得到了传播。“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追求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合”是一种凝聚与合作,提倡和而不同、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合”境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融会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和谐向善之正能量。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宣传阵地,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义为己任,也极大地提升正信正念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其次,讲到文化作品传播。我国宗教历来与中华文化相融相生。如佛教,两千年来已中国化成为国人自主自办的文化事业。如“不肯去观音”这类精彩的中国佛教文化故事,也具有普世价值和传播意义。2012年5月由原单位出品的首部反映“和谐大爱”主题的观音题材故事片《不肯去观音》在浙江舟山普陀山开机。该片由斯琴高娃、聂远、“谋女郎”李纯、中野良子、中泉英雄等多名中日著名影星联袂出演,集聚了老中青三代表演艺术家,采用电影时尚视听语言对经典佛教题材开发作了新的尝试。
《不肯去观音》作为国家宗教局、国家广电局批准的第一部“观音”题材故事电影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一部文化作品反映自古以来国人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至高追求——高擎维护“和合”发展的旗帜和愿景;推进佛教心理调节、道德制约、规劝教化的积极社会作用,传递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讲述和谐向善“传灯之举”,用电影播撒包容博爱的正能量“种子”,耕耘心田、广结善缘。
末了,我谈了对网络传播的看法。古老而深邃的佛教如何与当今互联网相融,短视频等新媒体相结合,将佛教文化以更为亲和的形态、更为通俗的语言、更为流行的表达而不失正信、正见的呈现,是宗教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需要积极面对的课题。依托互联网发展,打造网络信众问禅的新形式,发挥互联网佛教文化社群对网络信众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极辅助作用。
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佛教文化所具有的慈悲、平等、圆融的理念有助于消除误解、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的读经慧言、弘法授业、启迪人生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客户端,丰富了正言、正见、正信、正行的网络传播形式,让和谐向善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中闪烁真知灼见的光芒。
德同而相聚,志同而道合。《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因此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够觉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吾等凡夫众生与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是拥有“明珠”的人,关键看我们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以坚强的意志,遵循释迦牟尼佛经过觉悟所发现的人生宇宙真理实相的规律去做通过媒体传播发挥佛教的感化作用。主流阵地和新兴媒体在传播佛教思想内涵和精神要义过程中,当以民众福祉为依归,进一步发掘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出符合时代潮流方向的阐释。
我在东华禅寺小住三天,除参加佛教文化论坛活动,与参会的两岸佛教界人士交流外,还有幸与寺院住持万行法师相识,其“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寺院文化传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贾岛)在我的旅行轨迹中,寻访古刹名寺是一种不能缺失的修为。有缘在名山古刹遇高僧大德或会新朋老友,胜读万卷书。回程路上,脑海里浮现出兰凤寺住持方丈呤诵经典歌曲的神釆,以及那些曾经寻访过的古刹名寺的佛家文化经典,念念在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传播文化的力量。以实践慈悲智慧、平等圆满的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锲而不舍,日久功深,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净念相继,与佛相应,万善同归,便是安身立命之处。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