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年来媒体行业的衍变

20年前,如果您希望从事媒体行业,写点文章挣钱或者拍点片子,那么哪里才是最好的选择呢?肯定是报社或者电视台。这些大型的企业,占据了民众接受信息的入口,对于信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经历了豆瓣、博客到现在的头条,自媒体的概念越来越被老百姓所知晓。原来写文章发表并不需要向报社投稿或者成为报社的记者,打开电脑打字上传就可以了。

大约是7-8年前,自媒体开始兴盛,很多体制内的媒体人辞职创业,打造属于自己的IP。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罗振宇了,他辞去了央视的工作,拿着一台摄像机,开始录制《罗辑思维》,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很吸引年轻人的。

7、8年后,我们发现自媒体变了,不再是大v、网红兴趣之余的爱好了,他们开始努力变现盈利,形式有直播打赏、带货、知识付费等等。自媒体行业开始变得功利起来,同时,自媒体也不再那么“自”了,越来越多的MCN机构浮现出水面。

转型mcn的具体措施分析(MCN机构是什么要不要加入)(1)

MCN为什么会崛起?

我们发现,MCN和我们20年前看到的报社、电视台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同样都是企业机构,同样有着专业的团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同样有着迫切盈利的目标。

MCN机构兴起的原因,其实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这并不是我们照搬国外弄出来的新概念,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报社、电视台这类公司,他们诞生于信息匮乏的年代,满足了人民对于信息的诉求。但是这些公司太大了,他们的受众涵盖了社会的所有人,但他们生产的内容无法满足所有人。

诚然,他们也努力了,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台除了卫视,地方还会有自己的新闻、娱乐、法制、经济、电视剧、电影等等专业的频道。但这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报社、电视台吃完了最大的一块蛋糕,但是剩下的没人动,于是自媒体诞生了。他们以观点鲜明、时效性更强、敢想敢说、内容形式多样化为特点,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转型mcn的具体措施分析(MCN机构是什么要不要加入)(2)

但是个人的创作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有源源不断的想法来支持自己进行高频的创作,我们也很难有精力去接洽一些广告代言和商品宣传。

在这样的背景下,MCN机构出现了,他们在帮助自媒体创作者、更好地打造自己的IP、辅助内容创作的同时,帮助创作者进行内容变现、维权等等,可以说解决了创作者很多的痛点,从而成为了现在内容经济的主力军。

自媒体的未来

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始终是以企业为核心的,所谓的自媒体,我认为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品。

会有这么一个阶段,是因为这个市场发展陷入瓶颈,失去了活力,而自媒体的出现,激活了市场的活力,内容创作由此产生了井喷的现象,内容不再单调、不再充斥着陈词滥调。

这种类似于“个体户”的形式,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但是却缺乏持续性。许多创作者昙花一现,一篇文章、一个视频火了以后却难再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甚至有些创作者因为作品一下子火了,实现财务自由后选择了放弃创作,转而享受生活。

而公司化运营的MCN,通过良好的运营模式,可以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甚至组建产品矩阵,实现多元化的运营。

罗振宇创立的“得到App”,是典型的MCN。虽然他打造了《罗辑思维》这一档火爆的节目,并且自己慢慢组建了团队,并找到了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但他的公司对他的依赖性太强了,这样的公司风险极大,对于风投而言,这样的公司融资上市非常困难,实在很难青睐于他。

转型mcn的具体措施分析(MCN机构是什么要不要加入)(3)

于是他创立了“得到App”,弱化了自己这个大IP,开始扶持其他创作者进行内容生产,邀请了众多公知在“得到App”上输出内容,从而盈利。

所以,我认为MCN才是未来内容经济的主力军,他们会占据头部的流量资源和变现资源。对于个人创作者而言,如果仅仅是兴趣爱好,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去加入MCN,这样才可以自由地创作。而如果是以内容创作为生的,加入MCN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现在MCN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创作者选择MCN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随便选一家加入,这就和求职一样,进一家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累心又挣不到钱。

#423头条知识节##MCN##MCN##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