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大将军岳飞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故事。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并不是岳飞被召回的故事,而是王不留行这味中药。
其实,王不留行,这个名字咋一听就很不中药。
王不留行始记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药之上品,《本经》中描述王不留行就讲,“行不俟驾。速甚邮传。”
其中,第一句话,出自《论语》:“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说的是君上召见,孔子等人还没等车辆套上马,就急匆匆地步行前往。
第二句。出自《孟子》:“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孔子曾经说过,德政的推行,应该比设立驿站传达政令还要迅速。
《本经》中的这两句话用“应王命召”和“美德流传”一样迅速来形容王不留行的药效之猛。
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讲到,“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
王不留行
那这小小的一味王不留行有哪些药用功效呢?不妨花个三五分钟,听远志一一细数:
活血通经大姨妈的问题可以说困扰了不少女性的大半生。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要是不来吧,那整个人就更不好受了。
那么,为何会有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呢?
可能不少女性朋友会直言吐槽,还不是让老公孩子给气的?
虽说,这也是句气话,但也有几分道理。
须知,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我们人体每天产生的各种情志大都是需要依靠肝脏来疏泄,若是肝脏疏泄不及,情志得不到宣泄,而全都郁积于胸中,久郁生热,灼伤津液,炼而成痰,瘀堵于体内,而成血瘀。
此外,肝主藏血,肝郁日久,容易蒸腾肝血而致肝血亏虚,此为血虚。
血瘀,则血流不畅;血虚,则无阳气推动血液,月经又怎会下得来?
除此以外,痛经也是这么个道理,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啊!
因此,治疗“大姨妈”的问题,当活血、化瘀、痛经为主。
王不留行主入肝经血分,味苦而善疏泄肝经气滞,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
既能消散体内的瘀血,又可推动气血的运行而奏通经之效。
《日华子本草》:"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
王不留行
下乳通脉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一代又一代人传唱的歌谣。
是的,妈妈真的很伟大,不仅要承受十月怀胎之苦,生完宝宝后,有些人还有乳汁不通、或是乳汁稀少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化脓成痈。
这个时候,不妨用一点王不留行吧!
王不留行是妇科里常用的发乳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王不留行通行乳汁的作用是很显着的。
《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
王不留行
利尿通淋看到这里,有人要问了,王不留行不是用于大姨妈的问题,就是用于产后乳汁不下的问题,那王不留行是不是妇科专用药?
当然不是。
人上了年纪,身体的问题逐渐多了起来,最常见的莫过于尿急尿频,有些人起初并不把它当回事,可日复一日,问题非但没有改善,还出现了小便涩痛、尿血等问题。这才紧张起来,去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告知,尿急、尿频、尿血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尿路结石所致。
有些人利用手术的方法将体内的结石取出,可几年一过,结石的问题又死灰复燃。
远志这么说,并不是反对手术,手术的确可以让一些重症患者尽快摆脱结石的困扰。然而,手术只能治标,难以治本,因为手术改变不了人的体质。这就好比潮湿的木头上容易长蘑菇,你把蘑菇摘了,没过多久,木头上依旧会重新长满蘑菇,就是这么个道理。
然,尿路结石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认知中,尿路结石属于“石淋”范畴。
所谓石淋,说的是小便涩痛,尿出砂石。是故,中医又将之称为砂淋、沙石淋。
那好好的,泌尿系统怎么会有结石呢?
中医认为,石淋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湿热下注所致。湿气重浊、黏腻,加上湿气本为水所化生,水性趋下,是故,体内的湿气容易携带着郁热往下焦跑。热邪灼伤津液,煎熬为砂石,瘀积于膀胱、尿道之中,因此而多见小便滞涩不畅,或是点滴而出,或是小便伴有涩痛。
此外,内热所结的砂石容易损伤到泌尿系统中的经络而症见尿血。
《诸病源候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大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闷绝。”
因此,简单来说,泌尿系统结石的问题多由下焦湿热所致,治疗原则当以先清热,后排石。
回归到上一个问题,尿路结石建议手术吗?
我们说,轻症患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当以清热排石,改善体质为先;重症患者在手术后,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样须以清热为主。须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啊!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苦善降泄,功善利尿通淋,为治疗热淋、石淋、血淋之常用药。
王不留行
多与滑石、石韦、瞿麦等利尿通淋的药材同用。
滑石
石韦
瞿麦
文章的最后作一简单总结,王不留行的功效特点就一个“通”字,上能通乳,下能通经,兼可通淋排石,以善于行血而知名,有“通乳圣药”之称。
然,正因为王不留行功善活血,是故孕妇、崩漏者还须慎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