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

常香玉与“小香玉”

2004年,豫剧艺术家常香玉溘然长逝。一年后,凤凰卫视向大众公布了常香玉生前所立遗嘱,其中提及:常香玉将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艺名的使用权。

小香玉口中的“奶奶”,为何在临终之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时至今日,有人称小香玉是咎由自取,有人评论其自作自受,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抱憾终身的老艺术家

提及常香玉这个名字,众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中国璀璨的戏剧文化之中,常香玉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2)

常香玉

她博采众长,将众多的唱腔、声派融合在一起,借鉴河北梆子、昆曲等技巧,创造了全新的豫剧文化。

舞台上的常香玉唱腔优美,一举一动颇为优雅,光芒四射。而生活中的常香玉,同样处于众人仰望的高度。

常香玉一生生活简朴,居住在小平房内,从不添置新家具。她日常的着装总是老旧款式,虽然有些落伍,却永远干干净净。

“唱戏先做人”,这是常香玉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一信仰。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3)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常香玉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义演近180场,还卖掉了自己的车子和戒指,最终筹集了15.2亿旧币,给志愿军捐了架米格-15战斗机。

豫剧,演出,这是贯穿常香玉生命始终的两件事,只要能登上舞台,对常香玉而言便是最大的慰藉。

2003年,常香玉身患癌症,行动不便,却拖着病体,参与了慰问工人的演出活动。舞台大幕拉开,常香玉缓缓开嗓,犹如当年的意气风发。

没有人想到,此时的她已经80岁,临上台之前才拔掉了自己的输液管。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4)

一曲《柳河湾》毕,余音绕梁,三日未绝。遗憾的是,此等天籁,成为常香玉的绝唱。不久之后,常香玉病情加重,卧病在床,再也无法登上自己热爱的舞台。

常香玉的一生,站在了舞台的中央,生活富足而安乐,已然成为人生赢家。鲜少有人知道,常香玉的终身遗憾,始终没有弥补。豫剧传承后继无人,这是常香玉一生的痛楚。

在此之前,豫剧新人小香玉的出现,曾经给常香玉带来了众多的惊喜。遗憾的是,二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5)

“小香玉”的传奇

小香玉原名陈百玲,出生在豫剧氛围浓厚的河南。陈百玲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潘玉兰,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小小年纪的陈百玲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6岁的那一年,陈百玲跟随父母住进了豫剧团的家属院。豫剧演员清晨开嗓,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与眼神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6)

年少的陈百玲对豫剧充满着好奇,遂仔细观察周边人的一举一动,长此以往,陈百玲竟然将豫剧的精髓记在心里。

陈百玲之后回忆自己年少时的艺术经历,笑称:“稀里糊涂地就爱上了这一行”。

父母同为艺术演员,深知其中的艰辛。也正因如此,陈百玲的父母和奶奶一直十分排斥她学习豫剧。

正如陈百玲所说:“她希望我好好上学,学一门技术,以后可以当医生。”尽管家人反对,陈百玲却信念坚定。11岁的那一年,陈百玲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郑州市戏曲学校。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7)

父母了解陈百玲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只能勉强同意她踏入豫剧行当。事实证明,陈百玲没有让家人失望。她基本功扎实,加之训练刻苦,不久后便在一众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1982年,17岁的陈百玲在《花木兰》中有着不俗的表现,自此进入观众视野。

后来,陈百玲参演越来越多的剧目,成为家喻户晓的豫剧演员,几乎红透大江南北。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发现了天赋极高的陈百玲。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8)

常香玉一直希望自己的传统代表剧目得以继承,显而易见,表现出彩的陈百玲无疑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后来,常香玉决定收陈百玲为徒,取名小香玉。常香玉与小香玉,师徒二人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由此足可见,“小香玉”继承着常香玉的所有希望。

其实两人还有一层渊源,陈百玲的父亲陈金榜,是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和前妻所生,而后跟随陈宪章和常香玉生活。换而言之小香玉是常香玉的孙女,只是两人没有血缘关系。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9)

小香玉与常香玉,与其说是师徒之情,不如说是不可割舍的亲情。

常香玉十分疼爱小香玉,将其当作自己的亲孙女看待,而小香玉也一直亲切地称呼常香玉为“奶奶”。

或许是因为常香玉外孙女的身份带给了小香玉自信,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小香玉不免有些娇气。

常香玉开设的学徒班成员众多,按照规定,每个学徒应该轮番做家务。然而等到小香玉接过任务时,她却耍起了赖皮,宣称自己年龄最小,不应该做如此繁重的工作。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0)

看起来对常香玉百依百顺的小香玉,却不免有忤逆奶奶的经历。小香玉跟随在奶奶身边拜师学艺时,经常抓住机会偷懒,耍小聪明,负责教小香玉的师傅更是哭笑不得。

年少成名的小香玉缺少定性,甚至十分顽劣,众人看了连连摇头,常香玉却从未放弃她。

常香玉不仅在豫剧技巧上对小香玉言传身教,在教授小香玉人生哲理时,也从未保留。“唱戏之前先做人”,常香玉用一生践行,也深刻地影响了小香玉。

1995年,小香玉将多年来积攒的几十万演出费拿出来,修建了中国第一所希望艺术学校。公益之路远远比小香玉想象得更加艰难,她也数次打过退堂鼓。然而一想到奶奶的教诲,小香玉便再次充满斗志。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1)

情感关系的转折点

常香玉是小香玉的艺术师傅,也是她的人生导师。记忆中的小香玉总是十分依赖自己的奶奶,然而随着小香玉的成长与常香玉的衰老,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悄然发生改变。

小香玉与常香玉的分歧逐渐增多,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两个人在豫剧传承上的不同观点。常香玉始终认为:经典、传统的豫剧值得继续流传下去,也正因如此,她为小香玉重新取名。

最初的常香玉,只是简单地想让小香玉继承自己《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的衣钵,让三部经典的豫剧曲目永远流传。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2)

相较于常香玉的守旧,小香玉则更倾向于新意。她因为豫剧的传承问题多次与常香玉争执,“奶奶,现在时代变了,豫剧没有发展前途了,我不能再搞你那一套了。”小香玉如是说。

为了追求创新,小香玉在原来的豫剧传统中融合了武术、舞蹈等形式,这对于将传统豫剧视作生命的常香玉来说,是一种背叛。

常香玉不愿自己亲手培养的徒弟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数次与小香玉谈话,却都无疾而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豫剧演员,小香玉还尝试了跨界。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3)

1988年,小香玉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与陈佩斯搭档,演绎了《狗娃与黑妞》。小香玉凭借着清秀的相貌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一时之间声名大噪。

此后,小香玉每年都能得到春晚的邀约。就这样,她连续11年参加春晚,被人们笑称为“钉子户”。

眼看小香玉在豫剧之路上越走越远,常香玉痛心不已。跨界繁忙,生活忙碌,小香玉已经将很少有时间走上豫剧的舞台。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4)

小香玉的身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光环,而大众却将她最初、最耀眼的光芒遗忘。1997年,深思熟虑之后,常香玉找小香玉谈话,结果依旧没有改变。最终,奶奶常香玉还是在公开场合与小香玉“撕破脸”。

2004年5月中旬,常香玉委托自己的律师发表了一篇声明,其中提到:“时至今日,小香玉与我当初的愿望南辕北辙,既然如此,小香玉这个艺名,便已经名不副实。因此,从今日起,我收回对小香玉这个名字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5)

当了几十年小香玉的陈百玲,当年接受艺名,如今又被夺走。决定收回小香玉的艺名时,常香玉的内心也充满着纠结,她反复思索,最终还是痛下决心。

律师透露,常香玉签署最终声明时,拿笔的动作都慎重而沉重。维系了几十年的祖孙情,最终还是敌不过现实。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身患胃癌,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听闻此消息,小香玉几乎痛不欲生。那时她正在北京机场接受安检,随后匆匆飞往河南,见常香玉最后一眼。

少年时的小香玉经常陪伴在奶奶的身边,也正因如此,她对小香玉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6)

小香玉向记者透露:奶奶40岁就患上胃癌,尽管如此,常香玉依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及此事,小香玉言语之中,满是心疼。

作为孙女,作为徒弟,小香玉对常香玉的敬佩与尊重,似乎并未改变。

“奶奶开始忘我地演戏、教书育人,一直工作到退休,她的艺术成就和艺德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这是小香玉对奶奶的真挚评价。

2004年6月,小香玉现身常香玉的追悼会,记者欲问其他问题时,却发现她早已经低调离开。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7)

2005年,常香玉当年的律师声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展示。距离当年的舆论狂潮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记者再次提及小香玉这一名字时,陈百玲依旧未能完全适应自己身份的转换。

“我们也听说常香玉老人好像对你后来的所作所为并不满意,这才要收回你的名字。”记者如是问道。

时至今日,陈百玲依旧没有后悔自己当年坚持创新的决定。陈百玲始终坚信,时代在变化,艺术也需要改变,传统的《花木兰》与《白蛇传》,只能被时代与市场所抛弃。

有人认为,陈百玲被收回小香玉名字的使用权是咎由自取,有人批判她自作自受。然而在陈百玲与常香玉的争执中,是非对错原本就难以理清。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8)

陈百玲与常香玉,原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陈百玲是豫剧新人,渴望创新,喜欢追逐时代潮流,而常香玉执着于艺术的传承,喜欢一成不变的经典与传统。

小香玉想让豫剧更加现代化,担心它就此从舞台上消失;而常香玉代表的是传统,想要的是传统文化的完美传承。两个人都没错,只是立场不一样。

说白了,这对祖孙二人由豫剧传承引发的分歧,实际上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艺术之间的博弈。

常香玉演出观众(豫剧大师常香玉)(19)

双方各执己见,无法相互说服,这才造成了矛盾的不可调节。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理由应该生活在别人的影子下。陈百玲与常香玉的关系错综复杂,又岂是寥寥数语可以评判?

至于公众备受关注的陈百玲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艺名小香玉,律师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作为父母,虽有权力收回名字,却需要相关的证明才能行使法律效力。”

如此,常香玉收回艺名的权力,只能算是自己情感的表达。至于法律效力,却是难以获得。

一个名字,两代艺术家,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未来究竟如何,全凭陈百玲自己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