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芝兰之室,久不觉其香。

负千斤之躯,脚不知其重。

无它,知觉不在其上。

……

当人睡着的时候,既便外界很凉,你也不会觉得冷。但是只要你一醒来,你马上就会觉得很冷。因为你的知觉回来了。

……

常人的知觉在外、在物、在形、在欲而不在其内,不在其神。

……

此后知后觉---后天的知觉,为后天的环境同化导致的惯性意识。

……

什么是后天?

……

后天的世界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标准下的分解而已。如果不分解,分离,分化你怎么知道好坏、美丑、对错、黑白?

人类后天的知识、经验都是从不断的分解、分化当中去学习和了解的各种不同。

而后天的一切物质,最终一定是会被空间和时间同化并分解的。人也一样。分解到最后也就没了。

“合其光,同其尘”。因为常期物质世界的分离和对立的世界观会同化我们心灵世界的分解和对立观。

知识是对立世界观。

智慧是同一世界观。

不能对立,要合而为一,打通一切内外与对立的通道。

……

外面的形色很容易勾起我们的欲望,

外界的压力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吃力。

外界的寒暑很容易引起身体的冷热。

因为不通,所以有压力差,故有寒热、压力之觉。

因为不合,所以有对立差,故有美丑,好坏之别。

……

“塞其兑,闭其门”。就是要关闭后天对物性(形)的知觉通道,也即关闭眼耳舌等等后天知觉,这样才能恢复先天的神知。“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极则神通。

……

后天之美在外、在形。

先天之美在内、在神。

先知先觉,在于人的天性。开天性,闭物性,则人与神通,合济万物。

手与心合,不知有其手,心到手到。

曲与心合,不觉有其曲,意到曲至。

不知有世界,心便是世界。

不知有岁月,人便是岁月!

……

♥所以一切修行的关键在于破“有”!!!

因为不通,因为分离、因为分化、因为对立所以才有了“有”。

有物性,失心性;

有自我,无真我;

有疾病,无健康;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开先天之门,载营魄抱一。

无离,即合;无为,归一;无知,智之。

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呼吸。

能看得见自己的肌肉、血脉。

则心宁神至,以通万物。

修行从根本上修 一切修行之关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