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完疫苗后,会有哪些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2 天均属正常反应。

异常反应: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

婴儿接种疫苗前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宝宝接种疫苗后的症状与护理贴士)(1)

出现这些反应时,家长们该如何处理?

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发热,只要体温低于38.5℃,则不需要服药,采取物理降温,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5℃,这个时候就要服用退烧药,避免体温过高引起高热惊厥。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用脱敏药。当宝宝出现过敏性休克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宝宝全身反应较严重,持续发热数日或伴有精神不振、咳嗽、流涕、腹泻等其他症状,这很有可能是偶合了其他疾病,这时候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观察宝宝打完疫苗后的反应,如果您发现不正常的话,那么就要及时解决处理,带宝宝就医,不要耽误。

婴儿接种疫苗前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宝宝接种疫苗后的症状与护理贴士)(2)

接种可能出现的偶合反应

接种疫苗后,宝宝还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就是偶合反应。我们应该都知道很多疾病都是有潜伏期的,在疾病的潜伏期,宝宝没有任何表现。但潜伏期结束时,不管有没有在这一天接种过疫苗,潜伏的疾病都要发作。而恰好在这一天或之前几天,给宝宝接种了疫苗,如果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病,这种情况就叫做偶合反应。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与疾病没有因果关系,仅仅是时间上巧合在一起。出现偶合反应的时候,妈妈首先要通过各种检查明确病因,对症处理,再针对具体的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

注射疫苗后的一些护理小贴士:

宝宝的接种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洁,24小时内保持干燥,即便要洗澡,打针的部位也不要沾水,也不能让宝宝随意抓打针部位,如果忽视了这些小细节很容易造成宝宝接种部位严重红肿。

如果宝宝接种部位的红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无需做任何处理,一般都能在1-3天内消退,妈妈无须为此担心。

如果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硬结,接种当天可采用干热敷(热水袋外面包裹一层干净的毛巾)。等到第二天针眼完全闭合后,可用清洁的毛巾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民间也有采用土豆片外敷法,即将新鲜的土豆切成3mm的薄片,敷在接种局部红肿处,效果也是很好的。

如果接种当天,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发热明显,也可先采用冷敷,以收缩毛细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可起到缓解肿胀,降低皮肤温度的作用。但是如果红肿范围较广,较为严重者或者出现波动感,那妈妈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请关注微信号【童芽卫士】

TONGYAWEISHI

提供全面专业的儿童安全与健康信息服务是我们义务,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童芽卫士”为0-6岁儿童提供安全与健康信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