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1)

不知不觉,已是秋天了。西风吹来,忽觉凉意飕飕,却有些不可思议,怎的流年已暗中换,秋凉拂面来?西风的吹拂,不似春风的温柔,南风的清凉,它来得那样突然,又来得那样苍凉,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有人欢喜,酷暑终于过去,也有人惆怅不已,时光一去不复返!当时觉得夏天太长,如今却嫌秋天来得太快!

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

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

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鹤归。

——唐·白居易《西风》

西风刚刚吹来,不过几天的光景,只见一片落叶已在空中飘落,好像在报告着秋的消息。雨后初晴,适宜出行,脚步分外轻快,天气转凉,换上旧日的衣裳,到处走走看看,清浅的水渠里,水流缓缓,稀疏的竹林里,漏下夕阳余晖。在苍茫的薄暮里,家僮带着白鹤,从青石巷归来了。初秋,西风带来了凉意,不再为暑热所扰,也让人感觉挺舒适的。

西风吹过树叶,拂过藤萝,无所不至,告诉我们,秋天来了。没错,植物是世间最敏感的精灵,它们最先感知到秋凉。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唐·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漫长的夜晚,不知何处响起了清越的琴瑟声,西风拂过翠萝,天气已凉。为露水所湿的野草,栖着几只残萤,秋天的清晨,大雁飞过银河,向南方迁徙。迎着清晨而看,高高的树木好像依然很繁茂,远山层层叠叠,沐浴着晴光。这世界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顿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秋的气息,渐渐袭来。

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2)

西风吹呀吹,夏天就这样过去了,秋天乘风而来,沧桑也来了,让人难以分清,是时光多沧桑,还是世间怕秋凉?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

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

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阙堪听。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迢迢去未停。

——宋·晏殊《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湖上西风吹拂,太阳已西沉,水中荷花落尽了红色花瓣,好像在和夏天告别,繁华已成过往。金色的菊花纻放,缀满了细细的露珠,海燕离开旧巢,展翅飞翔,体态轻盈。新酿好的美酒正好可以品尝,高歌数曲,十分动人。在樽前一醉,叹光阴似水,一刻也从未停止!去的且让它去,来的就让它来,又有何妨?

西风不分昼夜吹过,如同时光流逝,世界渐渐变了模样,不再如昨。

西风吹屋络纬鸣,星河错落已三更。

军城传警万家静,山堂含风遥夜清。

云收纤月映山尽,天转北斗向江倾。

舍南高林栖鹤鶂,危枝高巢雏夜惊。

——宋·张耒《西风》

西风吹过房屋,纺织娘鸣叫,星河错落,不觉已是三更。军城响起警戒声,千家万户一片寂静,山堂为风所吹,漫长的夜晚清朗。薄云散尽,一勾新月映着山川,斗转星移,北斗星向江边倾斜。房屋南面高高的树林,栖息着白鹤,在高枝上筑了巢,夜里雏鸟惊鸣,不知是何缘故。难道是风吹树枝,把它们从梦中吵醒了吗?西风,有点欠缺了温柔啊。

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3)

西风吹一夜,人间秋凉多。季节的更替,天气的改变,积蓄已久,却又在朝夕之间。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秋风劲吹,好像洞庭波都苍老了许多,一夜之间,连湘君也生了无数白发。醉卧船上,只见星光璀璨,闪烁不已,如梦似幻,让人如痴如醉,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这样的体验,实在是太奇妙了!

对于参禅的人来说,无论吹什么风都不要紧,任它去吧,心定,则是不变的笃定和淡然。

西风飋飋起松林,卷尽长空万里阴。

明月在天天似水,似余一片坐禅心。

——宋·释文珦《西风》

西风瑟瑟,吹拂着松林,卷尽了万里长空的阴霾。此时,只见一轮明月在空中,天空似水般澄明,月夜清朗,就好像我的一片禅心啊!

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4)

西风吹拂时,水芙蓉渐渐凋落,而木芙蓉却迎着秋风而放,世界不完美,却也并不那么糟糕。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斗拆繁红满树头。

——宋·翁卷《西风》

西风过处,无处不生愁,又听到阵阵雁鸣声,沧洲并非故乡。芙蓉花却不理会秋天萧索荒凉,水中繁华不能继续,就拆了纷繁的红花,又满枝满丫地点缀着岸上的芙蓉树!这份热闹,实在让人动容!

西风,就像秋天一样,总是沾染着几许忧愁,也会引来不少的感慨。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唐·白居易《南浦别》

西风吹拂,袅袅多愁,在萧瑟的秋天,在南浦告别,无限凄凉。每每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你就不要再回头了吧,好好地离去吧。秋天的离别,愁上心头,总是更加悲伤!

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5)

西风吹浓了秋意,也吹浓了思念,却无法将相思带给远方的人。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

残月尚弯环,玉筝各泪弹。

——五代·冯延巳《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昨夜西风吹过画堂,时时拂动着绣帘,朱门却紧锁。梦未成,颦蛾眉,香炉里清烟袅袅,烛光暗淡,纱窗外,又是拂晓。残月未褪,而弹着古筝的女子,也未安眠,泪珠洒落,这漫长的夜晚,终于过去了,而新来的一天,仍旧多愁又无奈!

夜听西风,有人愁,有人忧,对于人生,对于感情,有多少的不如意,且问西风。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

团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

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元·马致远《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夜来西风劲吹,九天雕鹗展翅高飞,翱翔于九天之上。可自己却是一个困居于中原的普通布衣,想要冲入云霄,却无能为力。我的心情老朋友你懂不懂呢?想要登上高楼,大展宏图,却没有登天的长梯!时不与我,陷于困顿,岂不悲催!

秋霜徐落万树寒(西风起秋凉生)(6)

漂零在外的游子,更容易感知西风,归心已久,却不得行,西风倒是比人的脚步更匆匆,转瞬间就来了。

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

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唐·廖凝《闻蝉》

蝉叫一声,所有的树木都迎来了西风。客居异乡的游子,比南飞的大雁更敏感,更早感知秋天的来临。太阳西斜,山谷幽静,雨水洗礼,石城空荡荡。听到蝉的鸣叫,让人觉得不胜凄凉,自古以来,每到秋天,皆是如此萧条的景象啊!

西风,在传统文化里,代表着萧瑟,忧伤,沧桑。不过,对于连日来苦热的我们来说,巴不得西风一吹,迅速降温。不是西风无情,而是世事多纷扰,时光易流逝,所以人们怕听西风。现在,我满心欢喜地迎着西风,迎着秋天,只差说一句,等你好久了!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