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优质稻品种不断增多,各水稻主产区纷纷发展优质稻,而在选购优质稻品种时,在米质指标中有两个指标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少透明度高、垩白粒少则米质优。在江西双季稻区,早稻一向因垩白粒率高、米质差而不被认可,以及早稻稻谷价格差的原因,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双季稻区出现双季改单季以及大量抛荒的现象,因此江西早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改良垩白性状。下面笔者与大家聊聊水稻垩白形成的原因及降低稻米垩白的措施,以供参考。

水稻如何减少垩白率(什么是水稻垩白)(1)

1、什么是水稻垩白?

稻米垩白是指在水稻灌浆期水稻籽粒灌浆不充分导致稻米胚乳中的组织填充不紧实散光而呈现的白色不透明部分,水稻垩白包括腹白、心白、背白、侧白、基白等,其成因除了环境因素外,主要受遗传因子的制约。

垩白是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垩白度、垩白粒率等指标,垩白米透明度低,加工易断裂,直链淀粉含量低,食味营养品质差,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商品性和市场价值,是制约我国水稻优质达标率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水稻如何减少垩白率(什么是水稻垩白)(2)

依据2013年实施的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评判标准,优质稻米的垩白性状分为3个级别:一级,垩白度≤1%;二级,垩白度为≤3%;三级,垩白度为≤5%。可见,垩白的多少及发生程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十分巨大,垩白越少,稻米品质越优。

2、水稻垩白形成的原因

(1)稻米垩白的遗传特性

稻米的垩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品质性状,其遗传兼具母体效应、胚乳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控制,并受环境因素影响。简单理解就是,垩白形成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在品种间差异比较大。一般来讲细长的粒形垩白程度低,外观品质好。

水稻如何减少垩白率(什么是水稻垩白)(3)

(2)环境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灌浆影响垩白形成的原因有:灌浆物质不足,胚乳中贮藏物填充不充分;灌浆动态不合理和相关酶生理活性的变化造成一些部位(通常是腹部和心部)物质相对不足而形成垩白;也可能是“流”的障碍。具体表现到水稻种植上,则是灌浆期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环境条件对垩白有很大的影响。

①高温或低温天气影响。高温会影响水稻籽粒灌浆,缩短灌浆持续时间,使籽粒充实不良从而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反之,低温也会使稻米的青米率增加,垩白增大。

②光照。光照是仅次于温度之后对稻米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的气候因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易造成籽粒充实不良,灌浆不平衡,从而使得垩白米粒也增多。

③水分管理。水稻灌浆结实期保持适当的水层,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且垩白随着断水时间的推迟而减少。

水稻如何减少垩白率(什么是水稻垩白)(4)

④地理位置。据相关研究表明,从南到北垩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普遍认为同一地区低海拔点的垩白率和垩白面积高于高海拔点,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垩白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米质变优。这也许是与昼夜温差大、光照少有关系。

⑤施肥量对水稻籽粒垩白的发生影响极大,水稻籽粒的垩白大小及垩白度均随着施肥量增大而增大。通过叶面施肥可减少垩白的发生,例如叶面喷施磷肥、钾肥和硒肥等。

⑥根据品种特性,采用适当稀植,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可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营养物质转运,从而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

3、哪些措施可以降低稻米垩白?

(1)选育优良水稻品种

稻米的垩白特性是一种可遗传的性状,并且遗传力较高。因此在选种时,注意选择选择优质、抗病、丰产、垩白率低的品种,降低水稻垩白率。

水稻如何减少垩白率(什么是水稻垩白)(5)

(2)合理的田间管理

由于环境因素对水稻垩白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降低稻米垩白。主要措施有:

适期播种移栽,以避开灌浆期高温,是降低垩白粒率的有效途径;合理适量施用氮、磷、钾,喷施磷酸二氢钾、含硒叶面肥和施用有机肥等;合理的田间水分管理,移栽后应及时灌溉返青水,够苗及时晾田,在水稻灌浆结实期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后期断水不能过早等。

在生育中后期,当灌浆物质不足时,通过喷施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或化学调控物质来增加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水稻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运往水稻籽粒部位从而减少垩白的发生。

另外,病虫害等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显著,阻碍水稻茎、叶功能,影响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沉积,进而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应注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减少水稻籽粒垩白的发生的条件,对改善稻米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总结起来,在实际水稻种植过程中,应选择优良品种,采取合理栽培方式和肥水管理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从而提高水稻优质达标率。

#谷丰计划#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