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种美德贾虎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尊重是一种态度还是品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尊重是一种态度还是品质(尊重是一种美德)

尊重是一种态度还是品质

尊重是一种美德

贾虎林

尊重:意思是敬重,重视。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生命的火。

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家人和外人,还包括对所有生命都怀有爱心和责任感。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比如:为航天员的成功飞天与安全返回送上鲜花与掌声是尊重,为运动员获得成功送上呐喊与喝彩是尊重。对各级领导的崇敬是尊重,对同事对下级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以诚相待、友好合作,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样是尊重。当他人功成名就时给以赞扬而不是贬低是尊重,对情趣相投的人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性格不合的人心存宽容同样也是尊重……

马斯盾定律强调:每个人都有三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每一个人,既有尊重别人的责任,也有被人尊重的希望。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尊重常识都没有,则这种人就不配做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

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是尊重老师的典型案例。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cu)一起去向程颐(yi)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亲眼目睹:一位老农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当年栽植的小果树苗,用玉米秸秆裹住并捆绑起来,防止小果树苗被冻死。这既是农民对小树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付出劳动、花费时间、购买树钱的尊重。

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与人谈话时,表情冷漠,眼睛不看对方,而是看向别的地方;给别人起绰号,贴标签;向别人请教,不使用礼貌用语;浪费粮食,不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老师讲课,学生不专心听讲,既不尊重老师,又不尊重知识……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一个优秀的人。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愿尊重这颗道德种子,在每个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