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在1945年的时候,毛主席的好友柳亚子来到重庆,探望当时正在进行重庆谈判的毛主席。

好友见面,两人心中自是激动。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1)

作为对好友来探望自己的回报,毛主席将自己所作的一首词送给了柳亚子,这首诗就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

柳亚子在看到这首诗后,惊为天人,当即用了八个字来评价,那就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六合为空间,万古为时间,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这首词已经超越了一切时间和空间,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这一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只是让人迷惑的是,为什么这样一首传世之作,在九年前就已经被创作了出来,却在九年后才问世呢?

一、送给友人的诗

毛主席送出这首词的时间是在1945年。

那时候,毛主席来到了重庆,与国民党商讨国家的未来以及国共两党后续的发展问题。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2)

在经过四十多天的努力之下,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签订了《双十协定》。

这场谈判对于毛主席来说是一场消耗战,当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他骤然松了口气,只觉得身心俱疲。

不过,接下来的一个消息让毛主席很快振奋了起来,因为主席的多年至交好友,南社领袖柳亚子,在得知主席来到了重庆之后,也匆匆赶了过来。

两位是多年的朋友,心中对彼此的挂念自然不必多。

虽然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任何的隔阂,相反,在刚见到的时候,两人便亲切地开始把酒言欢,说起了聊不完的话题。

对于毛主席来说,在自己刚刚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后,能够和老友相见,是一件让他十分开怀的事情。

为了感念老友千里迢迢过来看他,毛主席觉得,自己应当礼尚往来,送给老友一件东西当做回报。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3)

这种回报并不意味着是金钱或者是财物,而是能够让柳亚子同样感受到他作为好友的心意,毛主席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将自己九年前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

在看到这首词后,柳亚子先是仔细品读了一番,随后越发感觉到词句点精妙,更加仔细地一字一句研读了一番。

在仔细琢磨过之后,他只觉得自己仿佛被拉入了词句中一样,仿佛置身其中,身边是说不尽的荡气回肠。

这样的情绪让他的思绪极其复杂,根本想不出该如何来作出评价,他斟酌再三,最终选择了引用辛弃疾所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这个评价可以说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而柳亚子却还嫌不够一样,又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词来当做更加细致的评价。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4)

二、创作背景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这便是柳亚子所作的词,可以说,他对《沁园春·雪》的喜欢已经无需多言,全部融入了这首词当中。

那么,作为毛主席的亲笔,一首柳亚子评价如此之高的词,《沁园春·雪》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创作出来的呢?

那是在1936年的时候,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下过大雪之后,放眼望去只能看见一片白雪皑皑,仿佛把战争所带来的一切灾难都掩埋了起来。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5)

可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战争还没有结束

毛主席正在带领着军队进行激烈的战争,在与敌人正面较量了一番之后,他们的队伍已经筋疲力尽,不得不停在清涧县里,稍作休整。

这里是一个安全之地,用来恢复力量、休养生息再合适不过。于是毛主席便带着军队在这里多停留了一段时间。

他们在这里一呆就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当中,这里下了一场大雪,毛主席向远处望去的时候,只觉得那些群山全都蒙上了一层皑皑白雪,自成一番恢弘之势。

主席看见这样的景象,心有所感,于是挥袖落笔,写出了《沁园春·雪》这一作品。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6)

三、九年后才问世的原因

在1945年将其送给柳亚子后,这首词被正式发表了出来,刊登在了《新民晚报晚刊》之上。

刊登之后,这首词顿时轰动全国,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讨论。

而在研究这首词的同时,人们也在思索,主席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才创作出了这样的句子。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主席近期所做的词,早在九年前,这首词就已经成型,只不过是在现在才问世而已。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7)

而主席之所以等到现在才问世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首词的书写风格是古言词,对于已经步入了近代的中国来说,这样的风格有些过于古板,不符合当今灵活自由的创作风格。

所以主席担心,倘若当时就把这首词发表出来,那么当其传播到了学子文人们耳中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一阵模仿之风。

而这样的风气自然而然地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写作思路,不利于他们发展自身对文学的思考。

不得不说,毛主席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为新一代的中华儿女考虑,他所担心的事情未必会发生,但是即便有一点可能性,他也要避免。

沁园春雪毛体真迹的7个版本(传世之作沁园春雪成稿)(8)

所以,这首《沁园春·雪》即使在1936年就已经创作了出来,却被毛主席留了九年,一直到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将其作为送给友人的礼物,将其公布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