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德兼备(德才-兼备)(1)

“德才兼备”是人们一直向往拥有的才能,而且现今的教育方针也是力求教导出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才能者。

常言道:“德才双全为圣人,德才皆无为愚人,德高于才为君子,才高于德为小人。”那么德才兼备的君子是否是能够轻松培养出来的呢?

当然是不能!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圣人基本上都是孔孟那样先秦诸子百家时代的少数十几个人,之后的历朝历代,有名的人不少,无论文韬武略,手艺理法,能够有一技之长的人大多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但是很少有被称作圣人的存在,“武圣”关羽也有“慢上”的缺点,对于有名之名士态度轻慢,所以难免落下了傲慢的评价,而所得到武圣称谓更多是因为他在武将这个领域的成就,并非什么德才兼备的圣贤。

而与他类似的所谓“圣人”还有很多,比如: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乐圣李龟年等等,被称作圣人的存在,多数是在某个领域里成就非凡而被称作圣人,当然其中也并非没有真正“德才兼备”的圣人,历史上也可能有着不少可以算是“德才兼备”的人存在,但是即便是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之中,能够得到人们承认的也只是少数,而放眼全世界,能被称为圣人的也是少而又少。

那么,我们为何要那么希望出现“德才兼备”,甚至“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出现呢?

是为了领导平凡的人生活得更好?

不!当然不可能,历代开创盛世的明君也都大多并非圣人。秦皇统一列国,却残暴不仁,绝非德才兼备;汉武在文治武功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却也在后期穷兵黩武,为祸一时,算不得德才兼备;唐宗开创一代盛世,却也背负着杀害兄弟的恶名,品德有亏。如此看来,能够开创盛世领导平凡人们生活更好的君主并非一定要是德才兼具的圣贤之辈。

那么德才兼具的圣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成为凡人的标榜,激励人们能够见贤思齐的吗?

应该也不是这样!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个话肯定没有错,但是勤劳和谦让这类高尚的品德往往并非那么容易就能传播成为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特点。而懒惰和贪婪才是更加可能轻易被传染的东西。因为懒惰,人们才会发明工具让劳动变得轻松简单,因为贪婪人们才能发现方法让产量增加满足自身的欲望。如此说来高尚的品格未必能够造就社会的长期和平发展,而低劣的人性往往才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那么为何我们还是要追求“德才兼备”这样理想的人才?我能想到的理由大体上有两个,一个是用来被坑,德高者往往不会轻易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利,所以计谋暗算往往最容易对付的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另外一个就是被用来当做借口,比如“我不是XX那样的圣人,做不到那样的事情。”无论是欺骗自己还是忽悠别人,这样的借口都是很值得信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