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网友@我,咨询《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应该是家猪还是野猪?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西游记》原著对猪八戒形象描写及专业知识,做如下回答,供大家参考。

《西游记》原著描述猪八戒原为天庭的天蓬大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因酒后乱性,在生活作风出现问题,调戏嫦娥仙女遭受玉帝惩罚,贬到凡间误投了猪胎,成为人身猪头的“妖怪”。

我们多数人对猪八戒的形象受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影响,在人们大脑印象中猪八戒的形象是大耳朵、长鼻子、白白胖胖、大腹便便,憨态可掬的样子。这种形象明显具备经过高度驯化的家猪特征,并且还是白颜色的家猪品种。

西游记里猪八戒排第几:西游记中猪八戒应该是家猪还是野猪(1)

86版《西游记》猪八戒形象

我们再对比一下《西游记》原著对猪八戒形象的描述,在《西游记》第八回对猪八戒的外貌有介绍:观音按下云头,前来问道:“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间挡我?”那怪道:“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从观音菩萨的口中看出猪八戒是野猪成精,还专门描述猪八戒的外貌。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中的描述:“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对猪八戒的外貌描写,有两处描述尤为关键:其一为獠牙;其二为脑后鬃长。这两处特征和野猪特别吻合,尤其是长有獠牙,只有野猪具备这一特征,而家猪是没有獠牙的。《西游记》第十九回“……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从乌巢禅师口中看出猪八戒外貌属于野猪。

西游记里猪八戒排第几:西游记中猪八戒应该是家猪还是野猪(2)

《西游记》原著猪八戒形象

关于猪八戒的身体颜色,作者吴承恩也没有明确是白色。中国本土驯化的家猪多是黑猪,纯色的白猪几乎不存在,白猪最早驯化于欧洲,直到20世纪才传入中国。和中国黑猪相比,白猪吃得少,长得快,下仔多,成长周期短,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肉食。于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白猪几乎取代了中国黑猪,大量中国土猪走向灭亡。

从时间节点分析,孙悟空大闹天宫发生在唐僧取经(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前500年,由此推断猪八戒投胎时间大概最早发生在公元100年左右的东汉时期。考古学家在距今9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猪骨,其特征与野猪明显不同,说明早9000年前中国已经驯化野猪。而在4000-5000年前出土的猪骨已经与现在的家猪几乎一样了,仅从时间上进行推断,猪八戒错投猪胎之时,人类早已经驯化出了家猪,因此他投身家猪和野猪都有可能。

从行为习性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自述:“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这里的描述符合野猪的习性。

自然环境中,野猪非常凶猛,成年雄性野猪体重达200千克时,粗壮的鼻子可撼动50公斤重的树桩,锋利的獠牙和巨大的蛮力使老虎都要对它退避三舍,民间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野猪是杂食性动物,喜吃腐肉,甚至连同伴的尸体也不放过,领域行为比较强,群居生活,群居是个体社会等级分明,在家猪的人工饲养的过程中,这些行为特性不明显。

从猪八戒出生地分析,推测猪八戒应该属于哪个野猪亚种,我们就要看看猪八戒投胎的地方——高老庄。

《西游记》第十八回中,孙悟空师徒途径高老庄,从高太公的家人高才口中得知“高老庄在乌斯藏”,虽然唐三藏是唐朝人,可是这乌斯藏却是宋朝以后对西藏的称呼。在唐朝称西藏为吐蕃,宋朝、元朝的时候吐蕃与乌斯藏的称呼并存,清朝的时候才正式定名为西藏。对高老庄描述,“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西游记》原著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竹子/杨柳,这属于典型亚热带的植被,而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可以长出此类植物的地方非常有限,仅限于林芝地区。根据野猪的亚种分布情况,此处活跃的野猪很有可能是野猪印度亚种。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青黑色粗糙皮肤、大嘴巴、长长獠牙、大圆眼睛露凶光、脑后到颈部鬃毛长而逆立;性情凶猛好斗、喜吃腐肉及同伴的尸体;出生在公元100年左右,出生地为西藏林芝地域。故此,《西游记》中猪八戒原型应该是印度野猪亚种。

西游记里猪八戒排第几:西游记中猪八戒应该是家猪还是野猪(3)

印度野猪亚种

我是李长生,一位从事野生动物专业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欢迎关注野生动物专家李长生头条号和西瓜视频号。

西游记里猪八戒排第几:西游记中猪八戒应该是家猪还是野猪(4)

作者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