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固阳,青山葱茏、万物并秀、气候宜人,是阴山北麓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初夏时节,早晚仍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走在固阳县城区北协和义至七分子10万亩乔木林区内,环顾四周,头顶阳光明媚,枝头绿意盎然,脚下青草如茵,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近年来,固阳县立足“三山两城”发展定位,锚定“山青水绿、林茂草丰、业兴民惠、和谐共生”目标,采取“增林扩绿、存量调优、变量防控、总量盘活”措施,一体化推进林草生态高标准建设、林草质量高品质提升、林草经济高水平发展,厚植生态底色、守护绿水青山,在大青山北麓建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为全县生态保护提供坚强保障(构筑大青山北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1)

◆拓展植绿空间 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固阳县位于自治区中西部、包头市正北方约53公里处,地处大青山北麓、黄河上中游地区,土地总面积5025平方公里,总人口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万人。县域内南部大青山山峦起伏,中部滩川交错,北部丘陵广布,地形被形象地喻为“四分丘陵五分山,只有一分是滩川”。

为全县生态保护提供坚强保障(构筑大青山北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2)

历史上,固阳县曾经树木繁茂、水草丰美,清末民初以来晋陕冀等地农民“走西口”大量迁入垦殖,自然植被演替变化很大,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逐渐演替为疏林灌木、干草原及荒山草场,生态环境退化进而显现为生存环境艰难,“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成为常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到春季漫天黄沙,刮得人们白天不能出门、家里还得开灯,人们经常打趣道“大后山每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没有经历过也可以想像当时生态环境的恶劣。

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美好的生态空间,固阳县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实现“增林扩绿”。2016年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山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绿化等林草工程185万亩,其中重点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39.13万亩,占包头市总任务的91.3%,占自治区总任务的31.2%,工程总任务量及建设的两片防风生态林面积分别列全国旗县区第一,国土三调公布数据显示固阳县森林面积77.4万亩、草原318万亩、湿地9.3万亩。昔日“夏秋一片草、冬春一坡沙”,变成今日“四季可见绿、满眼是林海”的景象。

随着国土三调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聚焦“存量调优”及时调整林草工作重心,固阳县依托北方防沙带、财政补贴造林、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生态工程,重点在荒滩荒山、退化林地、矿山企业、村中隙地、景区周边等宜林区域开展高质量造林绿化,形成乔灌结合、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森林碳汇量。县级财政累计投资3亿元,多部门实施道路绿化200公里、美丽乡村绿化160个,建成国家级美丽乡村2个、自治区级美丽乡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13个,黄河流域矿山企业生态修复0.8万多亩。对划定基本草原、奖补禁牧等保护区域,采取人工封育、补播修复、生物防控等措施,完成草原围封6万亩、人工种草6.1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35万亩。2022年,全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草原植物群落结构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草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