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夜行人”“‘挖’煤人”“义务租房中介”,疫情期间,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公益岗工作人员杨丹的身份在不停变换。从疫情开始,她每天都忙到深夜,好不容易躺下来,脑海里又开始盘算着明天的工作。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时刻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将辖区内人民群众护在身后。

杨丹是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顺风石材城的一名网格长,主要服务辖区企业、商户。疫情开始,她负责的区域除了石材城的商户外,还包括了二煤气宿舍小区和一片平房的住户,共1300多人。杨丹说:“最开始有疫情的时候,我们自主把这个区域划分了三块都封闭管理起来了,然后我们分片移动着给他们做核酸检测。居民有看见我们竖围挡的时候,有私下问的,就是想了解下情况,我也解释了一下,就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这几年社区工作以来,跟他们接触的很深, 很信任我们。现在我们这也属于很稳定的,保护的非常好。”

梅家埠街道乡村公益岗(长青街道城建社区公益岗杨丹)(1)

居民静止了,她就要动起来。自此,杨丹就开始了她没日没夜没休息的为居民解决困难,保障居民安全的工作。3月28号,顺风石材城有一位居民急需甘舒霖30R胰岛素,因为品类特别,杨丹给区域内的药店打了一圈电话都没有药,最后得知吉林大药房高格兰湾店还有药。她匆匆跑去却被告知胰岛素被人预定了不能卖,杨丹急得边哭边发朋友圈,利用各种人脉寻求帮助。杨丹说:特别难,就是买药这个经历,当时都晚上八点多快九点了,就是感觉挺无助的,但是就是想想办法呗,其实很多事都是通过想办法解决的,然后就在辖区群里发,谁家有这个药,就是救急一下吧,然后就找到有使他那个同类型药的,就帮他解决了一支。就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杨丹服务的一片平房区,有一家有两个小孩,急需烧煤取暖。杨丹向来是能自己解决绝不给社区添麻烦,3月29号,她联系到东环城路四通路一家煤厂,“软磨硬泡”好半天,杨丹终于“挖”到了4袋煤。“东环城路那有一家,人家老板接到电话就说不卖,斩钉截铁的,我就说我这个情况,说我是社区的,你要是担心的话,我穿隔离服消杀好,你把煤放到门口,我拿走就行,我微信给你支付。同意了去我拿了四袋,分了两家,都是有小孩的。”

梅家埠街道乡村公益岗(长青街道城建社区公益岗杨丹)(2)

杨丹不仅帮助常住居民,目前滞留在所属社区的流动人员也是她日常关注的对象。开学返校,学校无法接收的孩子,她帮忙找地方住宿,又把自己的工作餐,拿给吃泡面的孩子们改善伙食。辖区内独居老人很多,对手机的使用很生疏,她就挨个给注册好吉祥码,怕老人错过核酸检测的通知,总是跑去独居老人的家中敲门。核酸检测时留心排队情况,将老、弱、妇、孺安排在排队人员较少的时间。杨丹:“我有我的居民群,大家在里面夸奖我也好,认可这些,都表达,我跟大家说的是,如果大家能感受到温暖,就回报社会,我觉得我就是个缩影,社区工作者都在这样干。”

梅家埠街道乡村公益岗(长青街道城建社区公益岗杨丹)(3)

在杨丹的感召下,一支由顺风石材城业户组建的志愿者队伍成立了。这支志愿者队伍为杨丹工作的开展,增添了很多助力。杨丹说:“他们让我非常感动,真的,所有的志愿者出来人家都是冒着风险的,特别敬佩他们,而且我这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是山东商会的山东人,就是他们每天都问我有啥任务有啥任务,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事儿。我特别感动,有他们我就觉得我应该干的更好。”

其实,杨丹的家中也有两名孩子和生活自理较为困难的老人,母亲还在住院,但全家人都支持她的工作她说:“现在我认为我家庭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上的所有事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他们因为封控不能出来,只有我能在外头活动,他们一切困难我一定能帮他们办到,不管我下班有多晚。”

记者:徐冬雪

编辑:焦中可

责编:陈敏 陈险峰

监制:王丽茹

总监制:梁慧

出品人:张万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