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前生堕世间,

飘然人外御风还。

秋来化鹤三千岁,

独立荣州第一山。”

这是一百多年前清代大文人赵煕,游览威远镇西老君山,在石壁上留下的一首七绝诗。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2)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3)

老君山

老君山,古称荣德山,自隋朝威远建县以来就是自贡荣县与内江威远的界山,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是道家修炼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所记载的“老君丹灶”,便是威远八景之一。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4)

老君山,四海之内皆名山,作为威远土生土长的人,虽曾早闻其名,但却无缘相识。今年阳春三月,携同威远县作家协会的文朋诗友一游,才得以相见,了却心中夙愿。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5)

我们一行十多人,自县城坐车到镇西镇,然后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一路向西,过中岩洞,来到老君山脚下龙王坝村,抬头一望,只见山势巍巍,高耸云端,一条人工开凿的石梯,隐隐约约,来回盘旋,直通山顶。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6)

当我们手脚并用,气喘吁吁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山上攀登,突然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了“身在仙山缥缈间,眼前山脚即尘寰。山山山色围天外,山外千山复万山” “万丈高处蹋秋晴,沆瀣何年饮太清,笑劝希夷一杯酒,天风吹下步虚声”等三首石壁上的题诗,这分别是赵煕、郭勇军、郭次纯题写的诗句。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7)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8)

沿石梯继续往上攀爬,好不容易到半山腰石梯处,右方有一石室,近二十平方米,乃古时道士修道之所,石刻皆已风化,依稀难辨,让人扼腕叹息。穿过石门往上,石梯更加陡峭险峻,仅二尺来长,宽只能容纳半只脚,如天梯般。爬完陡梯,从一历史非常悠久的古石洞穿出,此乃“神仙洞”,相传是太上老君居住之地。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9)

洞内有一石龛,仅二三平方,只见一朱红袍褂加身的老君,正手持法器端坐其中,神情自然安详,容貌栩栩如生。雕像旁边石壁上,雕刻着“丹岩”二字,传说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地。目睹石龛雕像,品味“丹岩”壁刻,耳边似有洞经曲乐不绝,余音缭绕,眼前仿佛老君正将炼好的一炉炉仙丹,装入八卦瓶中……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0)

老君山海拔约800多米,雄奇瑰丽,直插云端,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狭窄陡峭曲折小道,攀登时须手脚并用,故有华山之险。此山西南面岩壁上刻有题诗外,还有摩崖碑和题字,题字分别为“烟霞”“云梯”“丹岩”;特别是那几龛唐宋摩崖造像中,保存完好又最富代表性的是太上老君及侍者力士造像,是佛教、道教合龛,这在四川极为罕见,足以见证中西文化在此的交融汇合、和谐共生。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1)

登上老君山顶,极目眺望,四山朝拜,一览众山小。老君山下沟壑纵横,青山连绵不绝,一处处山村民居,错落有致点缀其间,时时清风徐来,松风阵阵,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真有把酒临风,神思飞渺天外之感。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2)

回头再看山上,只见地势平坦开阔,面积约三亩左右,种着各种花草果蔬。山顶正中建有一座简陋的“三清殿”,殿里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神像。在这诸多神像中,让人惊奇发现,屋中还有一台约40寸的高清彩电,正播放着精彩节目呢。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3)

我们三三俩俩观佛像,绕殿看风景,殿中道士郭明德,今年80岁左右。他对我们说,老君山主峰垂直高度200多米,突兀于群山之巅,乃山之领袖,所以山下众山莫不向它朝拜。大家仔细察看,真乃毫不差矣!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4)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观风景、数传说典故之时,脚旁走来一条毛色浅黄,头肩魁梧,腰身玲珑的狮首小狗,这是郭道士养的家犬,名叫“雄雄”。乖巧的“雄雄”摇着尾巴,两眼放光,清澈明鉴,每当有人去抚摸它的时候,它就将四爪弯曲,难道是怕自己尖利的爪子抓伤游客?我心里不禁怦然一动,山有灵气,连山上的花草动物也受了熏陶,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岂能用言语解说得清!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5)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6)

芸芸万物,生生不息;

融汇贯通,和谐天成。

这是上天留给我们的馈赠,

好好珍惜这大自然的宝贵遗产吧!

本文图片、文章来源于胡卫东

请点击以下图片,领取今日红包,数量有限,领完为止。今日手慢,明日再来!

名山奇洞探秘(攀天梯穿神仙洞)(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