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果果的幼xiao衔接已经上了一个多学期,我们离小学一年级也越来越近了。

我们的幼升小群里和其他群里,新一年级家长们,也在平静和不平静中度过了一大半的时间。

去年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根据群里家长分享的新一的课程表聊了聊幼升小,

开学一周后,根据新一年级的课表来聊聊幼升小~

今天,想再次和大家聊聊幼升小,以及新一年级。

这次的分享,有我个人的分享,也有不同家长对于公办民办学校一年级的一些感悟,也许这些能让大家更完整的窥探到一个真实的幼小衔接以及真实的新一年级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2)

果妈说

果果上的是幼儿园的幼xiao衔接班(对外叫大大班),果果整体来说,算是一个蛮有规则感的小孩能坐的住,学习习惯也还可以。

我们是因为年龄不够才上的幼xiao衔接,所以对这一年没有特别大的期许和目标,非要说一个的话,能保持住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好。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3)

上学期大大班,果果最大的进步算是,会自己记作业了。

果果幼儿园的大大班,平日的作业量并不大,以涂涂画画读读书为主,每天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但到了周末,作业就会比较多些,但也以张嘴类的为主,比如背诵周内学的古诗、小短文以及看图说话录视频等等。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4)

网络图片

因为我们之前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启蒙英语和数学了,所以古诗背诵对于我们来说起初还是有点压力的

但后来听果果讲,老师其实每天其实是有口头提醒孩子们回家后读课文,读古诗什么的。但群内发给家长的作业清单,是比较简单的涂涂画画。

对于部分平时听记作业能力就比较好的孩子,或者之前就有背过那些古诗的孩子,周末作业一个小时内就能提交。而我们一般要在周六或者周日才能提交。

果果的两个小闺蜜基本每次都是秒速提交。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5)

网络图片

落后的次数多了,果果慢慢开始在平时听记老师布置的额外作业了,怕自己忘记,有时也会在本子上记下她自己才能看懂的“神秘语言”,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6)

果果本子上记录的我们看不懂的作业

慢慢的,每天作业多复习一些,到了周末,她的古诗作业也能很快提交了。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7)

关于幼小衔接其它知识性的学习,我的感受是:幼儿园就是过了一遍,听了个热闹。

因为果果幼儿园还是以各种活动课为主,除去每天一节的体育和外教英语,以及时不时的武术,机器人,非洲鼓,画画,科学课,社交礼仪,一个月一次的户外研学等等。留给知识类课程的时间能做到一天一节语文和数学就已经很不错了。(有时语文课还是讲交通安全,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异等等常识类内容

再加上幼小衔接班的班额是和小学差不多的,每个班30人左右,刚开学的几个月,老师基本都在维护课堂秩序。

所以知识性内容的课程进度是非常赶的。

所以抱着累积知识的角度来讲,感觉作用不是很大。但整体来说,目前上半学期对于孩子的习惯形成,我们还是很满意的。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8)

Leo妈妈分享

Leo的基本情况:男孩,6岁半。

孩子学习能力还不错,平时在家启蒙重点主要是数学,英语在上蹦跳机构

孩子平时会比较情绪化,容易爆炸,不太能坐得住。目前幼xiao衔接是在幼儿园里上。

家长的幼升小阶段目标:

因为孩子比较好动,所以幼升小阶段希望孩子能更加有规则意识,能坐满一整节课;老师在批评的时候能管理好情绪,不大哭大闹。最好是能知道基本的学习习惯,比如先写完作业再玩。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9)

幼小衔接目前最大的感受:

在纪律方面孩子有非常大的进步,一节课能坐的住大半节,虽然还是在椅子上扭啊扭,时不时脱离椅子跑开,但不像之前一样无聊时发出怪叫声。

搞清楚了举手和发言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要发言之前先举手。之前是别人举手孩子也跟着举,老师点到他一脸懵圈:叫我什么事?我需要说点什么吗?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0)

知识性的衔接上,语文感觉还是累积了很多东西的,比如组词,比如成语,虽然进度比较赶,但能多积累一点是一点。

整体来说,我们对这一年的幼小衔接还是相当满意的。希望今年的这学期,孩子能坐的住一节课,上课不再乱跑。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1)

其实我们上面分享的还是比较片面,比如果果和Leo都是在幼儿园里的幼小衔接里上,

对于机构里的幼小衔接的具体情况,并没有办法给出参考。

但从上面的分享中,大家也能看出来,幼小衔接有没有必要上,一看孩子,二看学校。毕竟,幼小衔接的主要目标是:孩子能否根据自己的节奏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2)

对于新一年的孩子们,经过上半学期的适应,很多幼升小家长担心的纪律问题早已经不是问题了。

根据群里家长反应,半学期下来,占据孩子时间和精力最多的科目是语文。

@小一上半学期11月份之前,每天虽然没有书写作业,但每天花在语文上时间最长,语文就是无底洞,除了背默写,需要掌握的太多了!

@我们学校是11月开始学写字,感觉压力还是很大。娃虽然在班里成绩还行,但是为娘我一点不敢怠慢,每天回来至少花半个小时给她默写生字,就为了第二天去学校不会默不出来。因为老师还会默一些除了课本上要求写和认的字,虽然知道老师这样对小朋友是好的,但是对家长的要求就更高了。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3)

公办家长说:

@新一年级,没有任何衔接压力,孩子每天都蛮高兴的,学校也基本没什么作业,有作业时也能很快就完成。

但是自己想鸡娃吧,娃各种顶嘴老师没让学啊,学校没让写啊!哎,难以推进。。。

@一年级语文作业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写字速度。

刚开始写字慢,作业有时候能写2个小时,现在慢慢适应了,一个小时以内差不多能搞定。

鸡血类民办家长说:

@刚开始写字慢,作业有时候能写2个小时,现在慢慢适应了每天写作业需要2个小时了。

@学校老师要求非常严,每天都有写字,组词,背诵成语接龙,背诵课文,一周一次看图写话,方格本最少一页,数学每天口算打卡,幸好学龄前一直在鸡英语,现在英语能吃老本,哎,太累了!

从上边也能看出来,减负后的公办还是蛮佛系的,但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写字都是一个大难题

但貌似公办的孩子在适应写字后,作业完成时间就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民办,似乎孩子们做作业的时间一直都非常久,家长也感觉孩子压力山大。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来看下公办和民办的语文进度就能知道原因了。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4)

在讲公办和民办的语文进度区别之前,先跟幼儿园的妈妈们普及一个概念,小学语文每篇课文在学习汉字时,是将汉字分为一类字和二类字的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5)

网络图片

简单来说,一类字就是要完全掌握的,能读,会写,会用。

二类字,要求不高,认识就行,会不会写都无所谓。

一般公立学校,也都是按照一类字二类字地这个要求来给孩子布置作业的,起初孩子们写字速度慢,自然而然做作业时间会久一些,

但之后熟练之后,加上一类字的数量并不多,做作业自然很快了。

那么民办学校对一类字二类字是怎么要求的呢?

一些民办学校也会按照一类字二类字的要求来布置作业,但要求会更高一些,比如二类字的注音、组词,音序、偏旁结构的拆解等,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6)

汉字要求注音,音序,偏旁,结构,比划,组词

在学校默写字词时也会要求默写二类字,总之,在认字写字这一部分,作业量可能是公办学校的2倍。

因为一二类字写字的问题,不少家长还发现了很多与写字有关的神器,比如这个田字格印章: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7)

因为很多老师会要求家长在课本上画好格子,让孩子直接在课本上组词,注音及拆解汉字,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8)

如果作业里再有家默(家里默写生字)这一项,作业量就又多了。

除了生字,在预习复习上,公办民办的也有一些差别,

公办的预习和复习一般都是通过读课文或背课文来完成的。

民办的预习和复习,流程要求会更高一些,比如有些民办会要求: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19)

某地民办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要求

1、预习读课文的时候,将一类字和二类字找出并标记出来,标记段落。

2、对预习课文内的一类字的笔顺描红并组词。

仅仅是预习课文这一项,不少家长反应,每天都需要花费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而复习课文,除了写字组词,还需要完成课后习题,以及背诵课文。

正常情况下,民办学校的语文作业每天花费1个小时左右都是正常的。

当然,也听说过一些民办学校会将以上作业在校内由老师统一辅导完成,回家只用给家长背诵签字就可以。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20)

关于幼小衔接,相信我们号的家长都明白幼小衔接并不是要提前学多少知识,

一年级家长及小低年级的家长也都明白低年级孩子的重点并不是学会了多少字,拼音学的好不好。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难度大的(上了将近一年的幼小衔接)(21)

图源: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幼小衔接行业调研白皮书

完整版pdf高清白皮书可私信:白皮书获得

但我们不得承认,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态度的端正,很多时候,正是在一个个认字,写字,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而这,需要学校、家庭和孩子三方共同的合力,才能顺利进行,并不是一个幼小衔接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培养出来的。

以上就是在经历了大半学期幼小衔接和新一年级的各位家长的分享,如果你家娃也正在经历这些,来留言分享更多不同视角的信息呀~

#育儿研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