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秦孝公因国家疲敝已久,东方各国诸侯卑秦、压秦、欺秦,不得已,向天下发布招聘广告——《求贤令》,希望有才之士到秦国帮助他把国家建设的又好又强。魏国士子卫鞅,或名公孙鞅,亲赴秦国应聘,用法家霸道学说打动了秦孝公,于是秦孝公就任用卫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以图强国,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1)

商鞅变法

二十年后,秦国因“商鞅变法”果然强大了起来,国库丰盈,军力强盛,还夺回了曾经失去的河西之地,秦国在东方诸国眼中立马不一样了。卫鞅此时在秦国国内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头正劲,权势之大,一时无两,真正实现了屌丝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谁知,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驷继位,他的人生却急转直下,最后被杀,尸体被五马分尸,一世繁华成为过眼云烟。为什么卫鞅的结局如此悲惨?在他春风得意之时,贤士赵良曾劝谏过他,让他急流勇退,以保性命,他却没有听,如果当时他听从了,及时抽身,是否能避免杀身之祸?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问题: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2)

商鞅初期变法大义凛然

首先,卫鞅为什么这么惨?这要先从此人性格上来说。此人理智又冷酷,严厉又刻薄,我们具体说一下。

卫鞅本是魏国相国公叔座家的中庶子,公叔座病重,魏惠王来探望,老公叔趁此机会向魏王举荐卫鞅,同时告诫魏王,若是不用卫鞅,就杀了他。魏王走出公叔家门后讥讽老公叔老了,竟说胡话。老公叔把给魏王说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卫鞅,并劝卫鞅赶快离开魏国,卫鞅冷静地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如此可见卫鞅此人的理智程度,理智才能体现睿智,如果哪天理智不在,那么人也就傻了。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3)

《大秦帝国》中的公叔痤

再看他的冷酷、严厉和刻薄。古语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是说给别人听的,太子犯法,除非皇帝要废太子换人,不然谁敢真治太子的罪。卫鞅就敢,他还干了,如果不是秦孝公哀求,他就把太子赢驷的鼻子割了,秦孝公非好色之徒,没多少媳妇也没多少子女,就这个太子还是悉心教导。结果面子是给了,但是还是把太子驱逐将为了庶民,代太子受过的是两位老师,孝公亲哥公子虔和亲信长史公孙贾,这俩人跟反对派甘龙杜挚这些旧贵族不同,他们算是支持变法的,因为他们是国君派的,结果,他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公平和严酷,那是从上到下得罪个遍,就连他的东主(东家)秦孝公可能也是对他不满的,要不怎么说孝公伟大呢,为了国家大计,孝公继续支持他变法,可是这根刺,扎进去可就不好拔了。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4)

公子虔剧照

司马迁还说他寡恩,我不赞同,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而是近代以来,西方法治思想传入中国后,很多专家学者都这么想的,特别是《云梦秦简》的发现和整理后,为我们大家揭开了秦法的神秘面纱“秦简”为当时的县级大法官“喜”所藏,记录了全套的秦法条例,还有喜大法官审过的案件卷宗等,很清楚明白的告诉大家,秦法对刑法设计是十分细致的,比如什么程度的犯罪要判什么样的刑罚,又比如诬告是要反坐的(这条对现代的碰瓷和讹诈可以说是致命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法律竟然不能有效的保护被诬告者和见义勇为者,这说明我们现代人的法律设计甚至都不如古人,确切地说是不如卫鞅一个人设计出来的法律条文)。说秦法严苛,惩罚严重,但是有一条,有罚必有赏,奖励同样高的吓人,足以让人为了奖励而铤而走险,比如战场上几个秦兵经常为一个脑袋的归属大打出手,这属于私斗,是犯法的。可以想见,能设计出如此法律的人怎么可能寡恩呢?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5)

云梦秦简收入“国家宝藏”

其次,变法成功后,卫鞅已经位极人臣,这个时候的他飘了,膨胀了。

赵良来他家里劝他急流勇退,他怎么肯呢,废了20年之功,终于走上人生巅峰,正是享受眼前荣华之时,让他辞官回家抱孩子种地,怎么可能。所以前面我说,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智,也就成傻子了,这时的卫鞅已经站到了山顶,而山顶的另一面就是万丈悬崖,他看不见啊。孝公生前在病榻上为了试探他,说要把君位送给他,幸好他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竟然坚决不受,不然必横死当场。孝公又暗示他急流勇退,他没明白,那好吧,只能把卫鞅留给自己儿子刷声望了。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6)

秦孝公剧照

在此就可以说明,卫鞅真的无药可救了,两个人劝你急流勇退你都转不过来弯儿,还占着茅坑,那就只能凉拌了。但是如果在赵良劝卫鞅之后,卫鞅经过思考,能像范睢一样的及时退隐,会不会活下去呢?我觉得,难!

第一、他变法以来得罪人太多。那些被他得罪的人隐忍他近20年,怎么可能说你卫鞅退出了我就不报仇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20年呢?作为东主孝公,也是希望他死在秦国的,这样对秦国上下就有了交代,总要有人去背锅吧,但是不能死在孝公手里,孝公是很爱惜羽毛的。还有老百姓,史书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老百姓对卫鞅的态度:“秦人不怜”。惨不?东主一死,他就成“寡人”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跑到哪里?只要不出秦国,那就都是“人民战争的海洋”,淹死你。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7)

你把公子虔的鼻子割了,人家能不恨你?

第二、我觉得,赵良来劝卫鞅,有可能是个阴谋。当然,我不是说赵良和反对派合伙,而是有可能赵良被人利用,来劝说卫鞅,如果卫鞅答应了,那么就等于有了信号,反对派就可以立刻开始布局,卫鞅一辞官,他就失去了保护,只要一出咸阳宫,反对派就可以随时擒杀他。可惜,卫鞅没答应,那就放到孝公死而新君继后再杀不迟。

商鞅变法经过与结果(商鞅变法结果惨死)(8)

甘龙剧照,甘龙是反对派的领袖人物

总之,不管卫鞅是走是留,最终结果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他自己不清楚,当他走上这条变法之路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下场。据我了解,在他之前,有名的法家代表变法成功而寿终正寝的比比皆是,如齐国管仲,郑国子产,晋国赵鞅等,但也有死的,比如吴起,被乱箭射杀成刺猬,不过这些射箭的最后都陪葬了。卫鞅不是第一个死的,但死的比吴起惨。从此之后,变法者不管成功与否,结果就不怎么好,而且是人走茶凉,死后还能不废新法的,就独卫鞅一家,别无分号。此后中国历史两千年,再无一人一朝有卫鞅和秦国的成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