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六百年,视听方寸间。2010年6月12日,为迎接世界文化遗产日,中国邮政再次与爱国者妙笔联手,将业内领先的高科技妙笔视频识读笔率先应用于传统的邮票中,打造出全球第一套“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

昆曲14世纪中叶产生于我国江苏昆山,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2)

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昆曲》邮票一套3枚,邮票画面选择《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作为邮票主图,印刷精美,通过爱国者妙笔国际领先的最新科研成果——视频妙笔将昆曲华丽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全方位、多维度、多感官地呈现给集邮爱好者和广大戏迷。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3)

(3-1)邮票图名“浣纱记”。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线索,写越王勾践复仇灭吴的故事。

戏剧不仅音律和谐,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成功,以范蠡、西施的悲欢离合表现吴越的兴亡,对其后的传奇创作有很大影响。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4)

(3-2)邮票图名“牡丹亭”。说的是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游玩花园,为春色所感,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而死。

《牡丹亭》文辞华美,故事浪漫,礼赞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积极肯定人性并深刻批判束缚人性的礼教。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5)

(3-3)邮票图名“长生殿”。《长生殿》作者是清代人洪昇,浙江杭州人。全剧写作历时十数年,前后三易其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歌颂李杨“精诚不散”的真挚爱情,表现其爱情理想,同时还希望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一部以描写李杨的“钗合情缘”为主,寓以“垂戒来世”之意的历史剧,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感。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6)

《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三部戏剧具有一个共性,均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而展开的故事情节。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7)

但《浣纱记》邮票图谱展现的却是伍子胥寄子齐国的内容,似与戏剧主题不大合拍,寄子一段虽是该剧中的重要情节,却还不足以喧宾夺主。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8)

《牡丹亭》、《长生殿》邮票图谱内容则非常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两部戏剧的主题思想,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男女两情相悦时的亲密与缠绵。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9)

《昆曲》多媒体视频邮票,是继2009年9月13日发行《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之后的第二套多媒体邮票,与《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所不同的是,《昆曲》特种邮票增加了“视频”功能,这也是世界上首套多媒体视听邮票。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0)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于8月13日在昆山启幕,大戏、折子戏好戏连台,相关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1)

以“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为主题活动于8月13日至23日在昆山举办,线上展演和延伸活动将延续至10月上旬。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2)

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将线下演出7台大戏、3台折子戏组合,线上展播4台大戏、17台折子戏组合,共演出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合。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3)

昆山是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经济,一面是文化,戏曲的高雅与地区的繁荣让这面折扇左右生风。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4)

2018年至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已经举办三届,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实现“大团圆”,为戏曲剧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积累了宝贵经验。

昆曲邮票大版图(多媒体视听邮票)(15)

戏曲百戏盛典被誉为“中国戏曲文化史上史无前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

来源:网络

整理:邮海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