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大众因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国召回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产的新速腾汽车和2012年4月24日至2013年7月17日生产的甲壳虫汽车,涉及车辆分别为563,605辆和17,485辆。

对于新速腾车主而言,似乎终于可以放心了。

在质检总局介入后,大众决定对存在断轴隐患的56万余辆新速腾进行召回,解决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大众声称金属衬板会使悬架的临界纵向负荷增加,如后轴纵臂发生断裂,金属衬板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会发出持续的警示性噪音。

纵观速腾从简配断轴到矢口否认再到被质检总局调查最后到召回,三个月的时间,速腾车主经历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维权”。

一汽大众全新速腾下线(大众56万新速腾将召回)(1)

速腾简配始于2012年,当时不仅被各大媒体吐槽视为配置上的倒退,更因引发包含后悬断轴在内的质量问题而引发车主不断维权,2014年7月一汽大众针对愈发严重的新速腾后悬问题发布了一份极其强硬、诚意不足的声明,在声明中大众表示新速腾后悬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同时宣称保留追究有意散布不实信息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全文声明如下:

此份“神声明”可以看做是大众有史以来最差的公关案例,因为他不仅没有起到息事宁人的效果,反而遭到了消费者及媒体更加激烈的讨论与投诉,从7月22日大众发布声明到9月末,大众速腾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量达到1045例,是排名第二的福克斯投诉量的近6倍。声明发布不到一个月,国家质检总局8月份随即宣布针对新速腾问题已约谈一汽大众并启动缺陷调查,不到1个月的时间,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戏剧化的转折。

一汽大众全新速腾下线(大众56万新速腾将召回)(2)

调查两个月后,大众决定对56万余辆新速腾进行召回。那么召回能够凸显大众“幡然悔悟”的诚意么?速腾车主可以放心了么?

恐怕没那么简单,大众给出被召回速腾的缺陷解决方案为“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以使悬架的临界纵向负荷增加,如后轴纵臂发生断裂,金属衬板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会发出持续的警示性噪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发生断轴后,金属衬板所发出的“警示性噪音”如何解决?消费者需不需要再额外承担费用?“警示性噪音”的声音有多大、消费者能否轻易辨识?金属衬板的安全性有多高?同四连杆式悬架(2014年5月后国产新速腾更换后悬)相比有多大差距?同时针对7月份那份“神声明”大众将如何解释?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大众来做出让消费者放心的答案。

新速腾召回事件,凸显车主维权的重要性,更凸显出车企责任心与契约精神的缺失。值得让大众以及更多车企反思,在从消费者口袋中掏出丰厚的市场利润的过程中,是否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是一个让消费者能否放心的问题,更是一个拷问企业良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