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编写出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并经得起一定时期检验的名人资料,首要的一条,是须广泛收集和掌握丰富而又详实的文字资料。基于此,我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和翻检与之有关的古今方志、文史资料、人物传记、回忆录以及诸如人物辞书等书刊。同时,为弥补馆藏档案、图书资料之不足,还通过闻听到的一些线索,到各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了解。

由于历史上本县的名称及区划沿革较多,情况复杂,这样,在一些人物籍贯的考查确认方面,也便存在着诸多不利情况。为妥善解决此一问题,经反复考虑,决定对那些籍贯不甚详明或存有争议的人物,一般情况下,应从旧史中姑录其原籍,然后,从如下两方法中选用其一:一是在后面的括号内,采用现代史书中较为常见或较通行的说法,注明该地名如今的大致方位。例如:“庄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二是在括号内,采用史志上的新观点或其他不同意见(但切忌无根据地臆测或有意无意地以讹传讹),同时,应在后面注明现代较通行的说法。例如:“庄周,宋国蒙(今山东曹县,一说河南商丘)人”;“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一说山东菏泽)人”等等。编写中,我曾采用第一种方法,因而在本县的名人资料正文中,庄周、黄巢等人均未被收录进去,只是在编辑说明中提了一下。

进一步的工作,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收录标准,结合本地的实际,对初步收集到的大量人物材料进行筛选。筛选中掌握三条标准:一是选取在本地或本区工作,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本籍人物。如笔者收录的本地著名烈士孔庆嘉、刘齐滨等;二是选取在本地或本区长期生活和工作,做出较大贡献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非本籍人物。如笔者收录的著名抗日烈士朱程,闻名全国的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等;三是选取在外地生活和工作,做出较大贡献或具有一定影响的本籍人物。如笔者收录的我国著名电影导演成荫、上海著名骨科专家魏指薪等。选录中,还应当照顾到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以及文教、卫生、宗教等各方面、各阶层的较著名人物。

编写过程中,应既严格依照史实,又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陈旧迂腐的思想观点;既不可有任何与史实不符的夸张或溢美之辞,也不可故意隐去历史人物的局限性甚至反动性,当然更不能偏激地以现代的思想观点或道德水平苛求古人,或任意诋毁、贬损历史人物。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避免片面性和可能出现的偏颇。语言文字方面,注意使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语言,避免有些人物(如古人)用文言或半文言,另一些人物(一般是近现代人物)则用白话文的不相协调的做法,尽量使古今人物在体例上保持一致。同时,应注意语句简练,文字生动准确。

人物生卒年月考订方面,应主要以史书本传为依据,同时,应注意从其他文献资料或实物遗存,如御制、铭赞、碑文、诗词或日记、回忆录等等中,去挖掘材料、发现线索。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进行考查、验证,就会准确计算出人物的生卒年月,还有可能获取新发现或新线索。

人物顺序的编排上,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按人物的性氏笔画或名字的首位拼音字母音序依次排列。此一方法于那些收录人物较多的大中型编纂物较适用,其最大优点,是便于快速检素;其缺点,是因全部人物不分生卒先后和活动区域而混合编排,给按时代或按地域查找人物带来了困难。二是按人物的生卒年月依次进行排列。此方法于那些收录人物较少,不存在检索困难的小型编纂物较适用。三是按一定的行政区划或地域进行编排。此方法是将同一籍贯或主要活动于某一区域内的人物编排在一起,便于全面查找和了解某一地区的人物。其缺点,是部分籍贯有争议或曾在不同地区活动并留下较大影响的人物,可能会在不同地域内被重复收录。在有些大型的编纂物中,这三种方法有时还被结合在一起使用。

正文编好后,还要写出前言和编辑说明,编出目录,书后一般还附上索引或编写参考书目等。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1)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2)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3)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4)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5)

名人传50字简介(编写名人资料概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