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这个年头有梦想的人很多,甚至说梦想都有些俗套了,我表达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我们这代人的生活记录,我们的态度。”

——陈敏

当钢琴清冷的和弦遇上陈敏温暖内敛的声线,让焦虑慌张的现代人一切欲求与落寞都显得无处遁形。“时代变了”总是挂在嘴边,也永远只是一句有心无力的叹息抱怨。

“理想”、“远方”更像是种聊以自慰的永恒一厢情愿。“现实”难道真的那么不忍卒睹与苦不堪言?对于灵魂而言,逃避到一个只剩下“诗意”、“岁月静好”的远方精神“乌托邦”才的是一个最安全的避风港湾。

而陈敏更愿意放眼整个人类世界,以一种直视的眼光打量扑面而来的时代汹涌大潮,试图从坚硬的现实裂缝中再次深掘出崭新的希冀与美好。

这位80后的独立音乐人,从校园走入社会,从起初的翻唱、改编,到尝试创作,成立原创乐队,再到游历世界、自己出单曲、专辑,然后华丽转身成为钢琴唱作人……陈敏用音乐记录着青春当下最自然的状态。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1)

陈敏的音乐绽放之路

陈敏,成都人,现居北京,中国内地独立创作歌手、音乐制作人、中国内地创作型歌手,在原创乐队任主唱兼键盘手,涉猎的音乐领域包括摇滚、电子、流行、爵士等,随着在海外丰富的游历生活,逐渐形成随性自由又不乏理性思索的国际化创作理念。

自幼受古典音乐熏陶,18岁考入四川音乐学院。

毕业后到北京,参与组建多支原创乐队。

2009年参与张楚、陈劲、汶霖组建“雪茄烟”乐队并出演西安“城墙下的摇滚”音乐会;

2010年发起创建 “Fresh8”乐队;

2012年独立制作个人唱作EP《阳光下梦游》,收录《阳光下梦游》、《墙上的风景》、《午后三点》、《一个人 两个人》、《享受月光》等5首单曲;

2013年EP《阳光下梦游》获台湾金音奖最佳海外专辑奖

2014年作品《让我们游向月亮》入选由国内五大知名DJ评选的原创合辑《享乐派》

2015年作品《on the subway》入选台湾角头音乐两岸三地华语女摇滚合辑《about her》;个人作品《无主之地》入选虾米与滚石一同举办的原创音乐比赛合辑。

2016年作品《北京city》获得太合音乐合音量T榜第五期冠军、《低空飞行》获第三期第八名。根据个人经历创作单曲《糖城的阳光》入选“网易云音乐石头计划”,通过对美国中产阶层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思东西方文化差异;

2017年以钢琴唱作人的新身份携乐队在上海On Stage Live House举办《看不见的距离》个人专场音乐会。发表歌词改编自著名诗人俞心樵诗作的单曲《墓志铭》并获得原作者盛赞与肯定,在海外反响强烈;

2017年底应邀为香港著名作家、媒体人马家辉作词的歌曲《温柔的路途》作曲并演唱。

2018年初发表个人原创单曲《暖冬》,其中的真挚情感赢得无数人对亲情与乡愁的共鸣,之后由“三感故事”倾情推荐,更广为人所知。

行舟乐评:陈敏的作品将流行爵士的气质融入到敏感、具有人文关切的个人化音乐表达中,表现出平滑整齐的创作素养和微妙动听的诗情。她对于诗歌的诠释独到有力,如她改编的《墓志铭》,将原诗中的夸饰性引向了更具有普遍性的悲怆情怀,在某种意义上要高于原作。

阳光的地下乐队歌手

19岁时,陈敏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毕业后随即于2007年北漂,参加过“怒放摇滚”、“雪茄烟”乐队等多支乐队,担任键盘及主唱,风格涵盖爵士、电子、摇滚。

比起部分地下乐队男人们颓废的生活方式,陈敏显得阳光多了。和闺蜜谈起自己和音乐之间的感情,陈敏说,

“这辈子如果要我不做音乐,那就好像是不让你嫁人一样”。

和所有刚进大学的新生一样,陈敏的大学生活亦是在新鲜中带着迷茫。虽每天繁重的课程已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但她仍然感觉心中藏着无限的压抑和感情需要抒发。

“我是一个极度闷骚的人,要让我把心中的事情向别人倾述明显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开始试着创作歌词”,陈敏说。

这种尝试让她的情感找到了出口,让她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陈敏回忆,自己的第一首歌词,是表达对以前喜欢的男生的怀念,“那时候写的词大部分都比较简单,而且情歌偏多”。

在北京参加了许多乐队,陈敏显得与地下乐队那种颓废的旋律格格不入,除了随队参加演出,陈敏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歌曲、编曲及制作方向。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2)

2010年11月13日,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参演“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担任乐队键盘手。

2011年9月24日,加入由张楚组建的“雪茄烟”乐队,在西安音乐厅参演“城墙下的摇滚”演唱会。

乐队期间,陈敏参与大量歌曲、影视剧配乐的编曲及制作:为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入围电影《子弹情人》配乐;为独立电影《浮云法兰西》配乐;为艺术微电影《回声》配乐,并编写由担纲主演的钢琴演奏家陈萨录制的钢琴主题曲

会写词,会吉他,会键盘,能摇滚、能编曲、能配乐,陈敏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内容从最初的关于爱情,发展到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疑问。在她看来:

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寻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全新的自己,也让她越来越离不开音乐。

行舟乐评:现场演出中的陈敏坐在键盘前,弹起琴来似乎要比唱歌还要自如。这与她的创作者身份相符,音乐是骨子里的东西,也是她修炼到家的东西,面对观众的从容则是另一回事。难得的,是那份功底的“到家”和音乐精神内涵表达的比翼齐飞。她的歌曲在编曲上也体现为键盘的主导,乐器的进入很有章法,简约恰到好处,流行而不流俗,形成了贯穿在她一致性风格中的灵动性。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3)

入驻音乐平台相遇贵人

在国内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和版权保护的大环境下,诞生了一批音乐平台供音乐人入驻和收益。

像陈敏这种只在圈内有名气的音乐人,在音乐平台的背景下,结交了一批贵人,也收获了不少粉丝。

2014年把作品上传到YYQ平台,获邀参加星外星YYQ平台创作营,经过几天与同是原创音乐人的切磋交流,在眼界开阔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良师益友,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星外星推出打造YYQ原创音乐合辑的计划,陈敏有幸受邀担纲合辑中大部分歌曲的制作人与编曲,并且有一首自己的歌曲入选,于是又有机会与当时的朋友再度联手。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4)

在这一时期,陈敏和许多音乐人共同推出一首专辑《布谷鸟》。这首《我的夜晚快要用完了》在demo民谣的基础上,在歌词创作时却巧妙淡化了事件过程与背景,用意象来传达情绪,成为一首都市感很强的离别情歌。于是就决定改编为Urban Jazz曲风,更加适合歌词要表达的内容与营造的氛围。

制作过程中,每一组音乐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平台通过保持并放大这些闪光点,也反复与音乐人进行沟通,力图保证效果最佳。

除了入驻YYQ平台,陈敏也入驻了QQ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汪峰重磅推出的碎乐平台。

听到陈敏的作品后,著名摇滚音乐人汪峰不吝赞美之词:

他认为陈敏的声音让他想起了那些如Joni Mitchel与Jone Baze般富有时代洞见及人性反思的冷峻女声,可以说是国内女权主义的不二音乐代表人。

著名DJ、乐评人曾克也赞叹道:“她节制与隐忍的演唱方式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总能直击人心”。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5)

除此之外,著名DJ、乐评人董鹏、李青、王帅等也表达了对陈敏词曲功力的赞赏。

在平台一众贵人的相助下,相信听众能够感受到陈敏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追寻,她独立,她有才,她潮流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她不仅仅是国语女权音乐人,风格也非常的多变,在未来的道路上陈粒也将能够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行舟乐评:陈敏唱歌的状态有些微醺。不知这是不是她生活的状态。“微醺”是一种有趣的中间性,它面对的是生存情境中的倾斜、缝隙、不可尽然把握之处,却也有着一种并不彻底远离的观照。希望有更多听众,轻轻地尝到她作品中酒精。

心静如水陈敏女中音(陈敏游弋于热情与冷酷之间)(6)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涉版权请联系行舟乐评。

行舟

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