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市文保中心,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文物是一个黄金手镯,以其厚重、精美、大气的隋唐金饰风格,受到各界喜爱这件文物不但见证了隋唐时期贵族们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而且还是主人爱情的见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文物大案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物大案故事(监守自盗的文物案)

文物大案故事

在咸阳市文保中心,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文物是一个黄金手镯,以其厚重、精美、大气的隋唐金饰风格,受到各界喜爱。这件文物不但见证了隋唐时期贵族们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而且还是主人爱情的见证。

有意思的是,这件文物的出土,居然不但彰显了咸阳农民淳朴的拳拳之心,而且将一个人的贪婪尽显,跨越千年后见证了一段畸形的爱情。

橱窗内的手镯

文物出土,让我们见到了民工们淳朴美好的心灵

1988年,咸阳市机场开工建筑,工人们在地底下挖到了一座古墓。

这在古长安附近,是司空见惯的事。工人们毫不惊慌,立即报告了施工现场的领导,领导转报文物考古部门。剩下的事就是由文保部门研究确定,是机场择址另建,还是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结果取决于古墓的级别和被破坏程度,以及采取何种措施相应的性价比。

文保部门研究结果出来了,是对工地发现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很快,由陕西考古所专家组成的考古队进入工地,开始对古墓抢救性发掘。

陕西考古所办公室主任贠(yùn)安志也是考古队成员,负责现场调度,人员调配以及每天的善后工作等。

考古队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将古墓清理出来。经考古专家确认,墓主人是南北朝末期,隋唐迭代之际的舒国夫人贺若氏,其丈夫是北朝名将,美男子独孤信的嫡长子独孤罗。

墓中出土的文物较多。在贺若氏头部附近出土了大批金器,包括一件金梳子、四件金头钗、一对(两只)金耳坠、一枚用作项饰的东罗马金币。在这些文物之外,另有一些陪葬的器物,但最令人惊艳的,还是一套精美绝伦的头饰。

这套金头饰出土时,尽管其丝绸编织物已全部腐朽,但金圈仍戴在墓主人头上,其余饰件则散落在头部周围。此头饰是用金萼托、金花钿、金坠、金丝、金花和玉饰、宝石、珍珠等连缀组成,总数竟然达到了109件。

考古队收获颇丰,带着发掘的文物离开了。负责现场善后的贠志安,请来两位民工,安排他们连夜清理捡拾现场,然后也离开了。

这两位分别叫做武戊昌、罗月娃的民工,其实来自甘肃天水。他们不但要做一些扫尾工作,还有负责夜间看护古墓。

年轻一些的罗月娃在清扫发掘现场时,捡到了一个手镯,一个异常漂亮的黄金手镯。罗月娃觉得,手镯拿在手中沉甸甸地,他欢喜地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会之后,就将手镯交给了年长一些的武戊昌。

武戊昌仔细看了看手镯,说了句明天交给领导,就将手镯认真地包好睡觉了。两个人都非常喜爱这件精美绝伦的手镯,但都知道不能据为己有。二人之间没有讨论,没有争执,也没有任何的不信任。

第二天一早,负责善后的贠安志来了。武戊昌将手镯交给他,然后告诉他,是罗月娃捡到的。贠安志认出来这是一件雕龙金镯,价值非凡,他不动声色将手镯收起来。

发掘现场

手镯不但见证了墓主人的爱情,而且彰显墓主人家族的尊贵奢华

手镯的主人贺若氏,是北周末年名将贺若弼的侄女,而她的丈夫独孤罗,则是另一个更豪横的名将独孤信之子。

这样的婚姻组合,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非常令人艳羡的天作之合,一定拥有非常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他们夫妻都生在战乱频仍的年代。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试图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率众投奔关中的宇文泰。因事起仓促,鲜卑美男子独孤信单人独骑追上了元修,但父母和妻子如罗氏,还有刚出生的独孤罗则被丢在高欢控制的东魏。

此后二十多年,独孤罗就一直过着囚徒生活,被高氏作为人质关押在东魏(北齐)。而独孤信追随宇文泰之后,因领兵有方战功卓著,慢慢成了西魏(北周)的肱骨之臣,八柱国之一。

后来,宇文泰死后,独孤信因为不满宇文护擅权,试图为北周皇室清君侧,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宇文护所迫在家中自杀。

父亲独孤信的死,反而成了独孤罗的福音。北齐见独孤信已死,人质失去意义,于是将独孤罗释放。出生就被囚禁的独孤罗终于获得自由,但他并未去往父亲生前所在的北周。

因为此时,他的美男子父亲已经在北周为他生了很多弟弟妹妹,其中有个著名的妹妹就是后来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因为独孤罗的母亲如罗氏也是人质,未曾受到北周女爵封赏,这也导致弟弟妹妹们对独孤罗非常冷落和抗拒。

独孤罗只好寄居在中山,孤苦伶仃、生活贫苦,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北齐的将领独孤永业和独孤罗的先人都出自独孤部落,属于同宗。他看到这个情况之后非常怜悯,于是为独孤罗买了房宅和田地,赠送了一些资产 。

不久之后,周武帝因为独孤罗是流落异国的功臣之子,于是任命他为楚安太守。独孤罗因为生病,到任后不久就辞官来到了长安。

应该也就是此时,独孤罗与贺若氏,因为上天注定的缘分,走到一起成了父亲。

不知道是何时,独孤罗将那个精美绝伦的手镯,戴在了妻子贺若氏的手上。也许是新婚的时候,也许是贺若氏从娘家带过来的,独孤罗在洞房之夜,肯定也曾为这个精美的手镯流连注目吧。

但可以肯定的是,妻子贺若氏死后,肯定是独孤罗同意,才会让她戴着这个手镯,入土为安跨越千年吧。

橱窗内的手镯

手镯的精美,完全称得上无与伦比

这件手镯,后来根据出土时间、纹饰、材质等特点,被文物部门命名为唐代四龙双鞘金镯。四龙是指手镯上雕刻有四条戏珠的金龙,双鞘则是指手镯不是一体成型的圆形镯,而是带铰链和搭扣的两个半圆。

这个金手镯合拢后并不是正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直径大约 6.5 厘米,厚度不均,从 1厘米到1.7 厘米不等,重 111 克。

两节半圆各相对雕刻有两条龙,共四条。四个龙头两两相对处,正好是铰链和搭扣。铰链是两条龙口对衔的一朵四瓣花。花的下面是两穿扣合的铰链,用一根细小的金条作销。销子上面连着一个一小圆金珠,可随意活动,就是二龙戏珠的珠子了。搭扣处与铰链如出一辙,也是用带小金珠的接口组成。四条龙的眼睛、耳朵和龙鬃均清晰可见,龙身雕刻的鱼鳞纹也是十分细致清晰。

整件手镯做工精美,设计巧妙,质地精美,用材考究。作为文物,这件唐代四龙双鞘金手镯,无疑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高超先进的冶炼工艺,是我国古代冶金和审美的完美代表。作为首饰,其制作工艺和大气精美的外形,放到现代,也是意见不可多得的精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富含的美好爱情,忠贞于婚姻等方面的意义。

当年追缴时的手镯

优秀的考古工作者,却监守自盗将这件宝贝中饱私囊

贠安志虽然在考古所任办公室主任,但实际上也是考古界的一位专家,尤其对隋唐史很有研究。挖而优则仕嘛,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而成了考古所的中层骨干。尤其是这家伙温文尔雅长相俊朗。

体面的职业、儒雅的谈吐加上渊博的学识,贠安志很受人喜欢,前途也是一片大好。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私底下贠安志却是个监守自盗的文物窃贼。

武戊昌与罗月娃二人将手镯交给贠安志后,贠安志马上就起心将其据为己有。

他反复告诫武戊昌和罗月娃,手镯属于国宝级文物,私藏是犯罪,透露消息也是犯罪,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在二人点头答应之后,贠安志又要求武戊昌和罗月娃与自己签订了保密协议。

这一切都做好之后,贠安志将手镯带回单位,偷偷塞在办公桌抽斗内。

一直到不久之后,贺若氏墓葬的考古报告和出土文物清单出炉。文件在签发报告国家文物局之前,需要在所办公室审核并编号。贠安志仔细的看了几遍,确认报告和清单中,都没有这个手镯之后,才安心的将手镯带回家,稳稳当当的将其变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

假如不出现意外,这个手镯将一直是贠安志的,永远不再会跟它的真正主人贺若氏发生任何关联。甚至还会在合适的时机被卖到国外,卖出天价。

但意外总会发生。

贠安志当年编著的书,93年出版

连手镯都不会想到,它会在千年之后,见证一桩狗血畸形的婚外情

贠安志喜欢一个女人,被这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

这个女人是一个名叫巴艳芳的纺织女工,长相美丽、作风大方,是远近闻名的交际花。

贠安志和巴艳芳都有各自的家庭,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他对巴艳芳的追求。

贠安志对巴艳芳自己心仪已久,被她美丽的容貌和火热的个性吸引,但他追求了很久也一直不能得手。巴艳芳有不少情人,虽然她缺一个像贠安志这样温文尔雅,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情人,但她依然刻意保持对贠安志若即若离。因为她接近贠安志的目的,是为了他的钱。

或者,她也认为像贠安志这种人,手里肯定有几件值钱的宝物。

果然,面对始终不上钩的巴艳芳,贠安志实在忍不住了。他告诉巴艳芳,自己手中有一个价值三亿的手镯,事成之后一定将手镯送给巴艳芳。说完还将手镯的照片给巴艳芳看了。

为了吊住贠安志,巴艳芳这次扭扭捏捏的同意了。完事之后,二人趁着余温,谈论了很久与手镯有关的事。

事后没几天,贠安志家的保险柜被撬,手镯不翼而飞。连同手镯一起丢失的,还有四件贵重文物和五万元现金。

贠安志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次失窃肯定跟巴艳芳有关。他想找巴艳芳私了,但他妻子坚决不同意,选择了报警。

警方介入后,很快抓获盗窃犯巴艳芳和他的情人赵某。巴艳芳和赵某对他们入室行窃的行为供认不讳。

警方根据巴艳芳他们的供词,找到了失窃的手镯和其他几件文物。但对于贠安志家里文物的来源,警方没发做出结论,只好请文物管理和鉴定部门介入。

最后,经专家鉴定,这个手镯确实是从贺若氏墓出土的文物。

而此时,贠安志则在想办法如何为自己脱罪,而且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手镯细节

监守自盗,却试图逍遥法外,最终等来的是冰冷的手铐和铁窗生涯

贠安志得知妻子报警后,第一时间蹿回办公室,在档案室找到当年贺若氏墓的文物清单和考古报告,在上面手写添加了手镯的条目。

果然,对贠安志的调查和指控开始后,他胸有成竹的一口咬定,那个手镯,他只是借回家做隋唐文物研究之用,没有及时归还而已。

警方调查当年的档案,询问当年的考古人员。但此时贠安志已经对手镯进行了补录,尽管他的补录行为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没人知道,但当时确实有不少类似的工作漏洞。

现在,手镯在,考古档案中的记录也有,对于贠安志的判决陷入两难。

为此警方甚至找到武戊昌和罗月娃。二人从照片上,一眼就认出手镯和贠安志。他们确认当年正是在贺若氏墓中找到的手镯,而且确定是交给了贠安志。

但这些都不足以对贠安志定罪,因为证据链不完整,无法闭环证据链。

1996年,贠安志侵吞国家文物案一审,因证据链不完整,一审法院最终判定贠安志无罪。

贠安志非常得意。但这一判决结果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受到很多与文物保护和法治相关的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这些专家和学者纷纷就此案联名向最高法院提出质询。

2000年,在贺若氏墓出土唐代四龙双鞘金手镯十二年之后,在贠安志侵吞该手镯十二年之后,在巴艳芳盗窃该手镯七年之后,在贠安志被判无罪四年之后,咸阳中院终于重审此案。

最后,二审法院依法判处贠安志侵吞文物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2年。

至此贠安志没有戴上金手镯,而是戴上了冰凉的银手镯,而且是连体的一对。

一对儿银手镯

写在最后:一件文物,原本是千年前贵族夫人的手镯,见证爱情和幸福的信物,因历史而承载了文化内涵和文明价值。跨越千年之后,武戊昌罗月娃等普通民工面对它,彰显的是他们淳朴无私的农民本色,体现的是他们对祖国心存敬畏的拳拳之心。贠安志面对它,却被照出贪婪的嘴脸和膨胀的私欲。

不得不说,文物是死物,却能折射人心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