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哈数(音)”是个方言用词,在全国多地(如山东、山西、陕西、云南……)都有使用,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活动、事务而进行的有讲究(或有序) 的方法步骤的总称,即“行动之术”因具体事情、事务、场合不同,有时会用“套路、路数、招数、干(gàn)法”等其中的一个词代替常见的是写作“哈(hà)数”或“下(hà)数”,其实不对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哈、下在当地方言中音“hà”,写记者借以指代他并不知怎么写的“hà(音)”字其实,“哈数”的本字是“行(hà)术(術)”下面笔者借对襄汾方言的理解做一简单分析说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东北话表示稀奇的词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东北话表示稀奇的词语(辨析北方的方言中表示)

东北话表示稀奇的词语

一、引言:

哈数(音)”是个方言用词,在全国多地(如山东、山西、陕西、云南……)都有使用,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活动、事务而进行的有讲究(或有序) 的方法步骤的总称,即“行动之术”。因具体事情、事务、场合不同,有时会用“套路、路数、招数、干(gàn)法”等其中的一个词代替。常见的是写作“哈(hà)数”或“下(hà)数”,其实不对。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哈、下在当地方言中音“hà”,写记者借以指代他并不知怎么写的“hà(音)”字。其实,“哈数”的本字是“行(hà)术(術)”。下面笔者借对襄汾方言的理解做一简单分析说明。

二、“哈()数”中“哈()”的本字是“行”

“哈(hà)数”中的“哈”只是记音字,本字是“行”而非哈、下、或其它字。

① 现代汉语中,“ha”音字大致有“哈”,“蛤”、“铪”等,其字义都与方言词“哈(音)数”之“哈(音)”相去甚远。

② 在多地方言中发“ha”或近似“ha”音字大致有“下、吓、瞎、匣、杏……”等,其字义都与方言词“哈(音)数”之“哈(音)”相去甚远。

③ 在襄汾方言中仍保留着音“行”为“há”的现象,如说“行(há)车”、“行(há)路”、“行(há或hāng)上几针”等。“行”的方言音为há”、意思为进行,正与“哈(音)数”之“哈”音义相一致。

再如音“xìng”的“杏”字,在晋南多地方言中就音hè或hà或hè hà。与“行”字同理。

三 、说说“行”

行,现代汉语规范音为xíng、háng、hàng、héng、hèng,襄汾当地及相邻县(如乡宁、新绛、稷山)的方言音为xíng、hè、háng、há等。“行”的根本意思是:进行、行进、前行。

行音Xing是现代音,目前已是大众音,如行动、行走、行车、能行。“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无xing音,xing音或是自民国《国音常用字汇》发布后才有并推广的。

hè、háng、há是方言传承音,如一行(háng)两行、银行(háng)、修车行(háng);一行(hè)两行(hè);行(há)车、行(há)路。注:普通话音xìng的“杏”在晋南就有hè和hà两个音,同普通话音xíng的“行”也音hè和hà是一理。“行”的广州话发音为haang,似普通话ha。

“行”在襄汾方言中音“há”、意为“前行、进行”的句例:

① 村里那城(墙)上头宽着咧,能行(há)车,能行(há)两辆大车(dà-chǎ)。

② 人家那个路宽得都能行(há)车啦,你就骑一个烂自行车嘛还说人家那路窄!

③ 这行(há)路的都是炭块块。也不知道是谁屋拉炭不操心野(yā)下的,能拾满满的一筰。

④ 背包侧边开线啦,你拿到缝纫机上给行(há或hāng,也写作绗)上几针,缝结实了。

以上说明了,“行”在方言音“ha”是客观存在,其根本意思是“前行、进行”,指事情向前运动、或使事情前行的一切行为。

四、说说“数”

数,汉语拼音为shù,在当地(及多地)方言中音“sǒu”,形声字,本义:点数、计算,后常用作指计(数)、数目、技艺等几个意思。

①作动词讲,计数、数(多少个) 、数落。《说文》曰:数,计也。

②作数词讲,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数目、数量。如天数、气数、岁数、气数中的“数”;也指几个、多个,如数(拾人)。

③指技艺、方法,古同“术(術)”,如招数(術)、着数(術)、術数、数術、路数。

招数,进行某项活动时连续着的有序的多个“招”的总和,是数招的合称;“招”只是进行某项活动中的单一动作。

路数,进行某项活动时连续着的有序的多个“行进动作”的总和,是数个步骤的合称;而“路”,从足,从各,本意就是行进。古代,“路”同“行”,指道路,也指行走。

综上,数同术(術),数的其中一个意思是“技艺、方法”,包括襄汾在内的晋南多地、苏州、无锡、闽南、广州方言中多把“数”发音为sǒu。

五、说说“术”(当为“術”,《汉字简化方案》规定用“术” 代替了”術”)

术(術),汉语音为shù,(甲骨文)術=行 术,《説文解字》释:術,邑中道也,从行,朮聲。常引申指:途径、方法、策略、学说、技能、技艺等等,能表述其意思的词语有方術、術数、战術 、技術、武術、学術、医術,等等。古文中常见,如:

《广雅 • 释诂一》中有“術,法也”。

《正字通 • 行部》中有“術,道術”。

《广韵 • 術韵》中有“術,技術”。

《战国策·魏策》中有“臣有百胜之术”。

宋·苏轼《教战守》中有“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淮南子·人间训》中有“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六、“哈数”的本字是“行(hà)術”,也说“行(hà)数

行,方言中音ha(也有其它音),意为“行进、进行”,其音义与“哈数”中的“哈(音)”相符。

術,方言中音shu,与“数”同音,意为“方法、步骤、技艺”,其音义与“哈数”中的“数(音)”相符。”

方言“哈(音)数”,指进行或完成某项工作、活动、事务的有讲究(或叫有序)的步骤总和,即“行进(或做事)之方法、技艺。

由上可知上,方言词“哈(音)数”的本字即“行(音哈)術”,古时数/術通用,故也作“行(音哈)数”。

行術,亦见于古文。如:《荀子·仲尼》中有"天下之行術,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是之谓天下之行術。"

“行(hà)数”的(书面)同义词是“流程”,近义词有“路数”、“套路”、“规矩”、“招数”、“干法”、“方法”等。

七、“行(hà)術(也作行数,常被写作哈数)”一词的使用句例:

1.张三处理问题却一直弄不好。旁边的王五(有点鄙视地)说:看你那行(hà)術吧,一边去,看我给你弄。

2.凡事都讲个行(hà)術行(hà)術不对那还能办成事唵?

3.你那行(hà)術就不球对。

4.这年轻人刚来上班没几天,啥(fà)“行(hà)術”都不懂。

八、结束语:

文字及其发音(即语音)都是人们用以交流信息的工具,应是对应、统一、互为表里、包含精准信息的东西。其中文字是根、语音是表,语音动态地变化并常出现偏转。标准话的推广,使得不少方言词的传承音同现行标准音大相径庭、无人识得本字,“行术(術)”就是这样一个词。

方言中的“哈数”或“下(音hà)数”或其它近音词,其实都是“行(hà)術”方言音的记音词,一直代表着“行(hà)術”在方言俗语等的文字描述中不时出现。不管写成啥,我们都应该知道其本字是“行(音hà) 術”。

后语: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或许还会由小路变成大路;地上已有的路,如果一直有人走,那它就一直是路;如果走的人少了,它便会荒芜了;如果长时间没有人走,那么它便会没有了。文字、语言,亦是如此。随着农村城镇化和普通话的全面普及,方言类的物质文化是在逐渐变为残存、走向消失……。且行且珍惜吧!

,